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691 阅读:4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适用各种运动部件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该机构结构简单,采用大推力碟簧通过螺栓使运动部件滚轮支架与运动部件间浮动,从而消除其摩擦副间隙,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紧密贴合,可广泛用于带滚动或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部件的导轨间隙消除,保证运动部件运行平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适用各种运动部件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压力机上很多运动部件的导轨采用滚动或滑动摩擦副形式,特别是较长的导轨,导轨面加工往往会出现局部平行度不够,运动部件导轨间隙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运动部件运行的平稳性。因此,消除摩擦副导轨间隙是保证运动部件运行平稳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该机构采用大推力碟簧通过螺栓使运动部件滚轮支架与运动部件间浮动,从而消除其摩擦副间隙,使运动部件运行平稳。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运动部件,其特征是滚轮通过轴、轴承安装在滚轮支架上,滚轮支架通用螺栓、 碟簧安装在运动部件上,通过碟簧使滚轮支架在运动部件之间浮动,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紧密贴合。本技术的优点是该机构结构简单,采用大推力碟簧通过螺栓使运动部件滚轮支架与运动部件间浮动,从而消除其摩擦副间隙,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紧密贴合,可广泛用于带滚动或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部件的导轨间隙消除,保证运动部件运行平稳。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运动部件,2、导轨面,3、滚轮,4、滚轮支架,5、螺栓,6、碟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运动部件1,滚轮 3通过轴、轴承安装在滚轮支架4上,滚轮支架通用螺栓5、碟簧6安装在运动部件1上,通过碟簧使滚轮支架在运动部件之间浮动,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2 紧密贴合,可以消除由滚轮与导轨面之间间隙不均勻造成的运动部件运行不平稳。权利要求1. 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运动部件(1),其特征是滚轮 (3)通过轴、轴承安装在滚轮支架(4)上,滚轮支架通用螺栓(5)、碟簧(6)安装在运动部件 (1)上,通过碟簧使滚轮支架在运动部件之间浮动,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2)紧密贴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适用各种运动部件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该机构结构简单,采用大推力碟簧通过螺栓使运动部件滚轮支架与运动部件间浮动,从而消除其摩擦副间隙,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紧密贴合,可广泛用于带滚动或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部件的导轨间隙消除,保证运动部件运行平稳。文档编号B30B15/00GK202029425SQ201120093679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谢广玉, 陈春明 申请人: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而使滚轮与导轨面(2)紧密贴合。1.一种压力机摩擦副导轨间隙补偿机构,该机构包括有运动部件(1),其特征是:滚轮(3)通过轴、轴承安装在滚轮支架(4)上,滚轮支架通用螺栓(5)、碟簧(6)安装在运动部件(1)上,通过碟簧使滚轮支架在运动部件之间浮动,通过螺栓调整碟簧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明谢广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