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体分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66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把不容易用热水等媒体搅拌开的粉体状或微细颗粒状食品等物体,从大容器分装到专用的小容器里,不用用具,可简单地将内装物搅拌开的粉状体定量分装容器为课题。解決课题的手段是,在容器主体1上可着脱自在地配设专用的小容器2,容器主体1上设有主容室3和分装室4。把容器主体1拿起倾斜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姿势,既可把主容室3的内装物分装到分装室4,并掉入小容器2里,再盖上小容器2的盖,用手摇晃几次就可使内装物轻易地搅拌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把难以用热水等液体搅拌开的粉状体或微细颗粒状物体,从大容器分装到专用的小容器里,再把小容器用手摇晃即可将内装物搅拌开的粉状体分装容O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一般家庭里冲喝奶粉,豆粉,可可粉,骨胶原粉等粉状体或微细颗粒状物体时,需要把装在袋里,罐里或瓶里的内装物放进杯子里,再用勺或筷子等用具搅拌开。后来, 为了省去麻烦,粉状茶,咖啡,奶粉等食品,出现了把一次性用量直接分装成细长或方形小袋的包装。也出现了能倒出一次性用量的定量倒出容器。该领域已公开的先行技术主要如下。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192074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8135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1,是在容器主体的口部插有定量栓体,上面设有附带小盖的盖子的定量排出容器。而专利文献2,是在容器的下部设有定量杯,在定量杯的一端设有安定保持板和覆盖物,从而只要把容器倾斜就可把粉状体内装物定量倒出的容器。上述专利文献,对粘性比较低的内装物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含有脂质较多,粘性比较高的内装物并不太适用。而且在构造上、把容器第一次倾斜时,其内装物先进入定量容器里,再把容器第二次倾斜时,才能把内装物倒出。所以,使用的间隔时间过长时,容易使进到定量容器里的内装物干燥发生凝固。而且,上述技术,均停顿于解決如何使内装物定量倒出的技术层次,没有涉及如何解决倒出后的内装物难以搅拌开的课题。粉状体食品,有些属于含有脂质、蛋白质、面筋成分较多的机能性食品,比如象黑五(日本商标)粉末,将黑大豆、黑芝麻、黑松籽等原材料,未经脱脂,直接加工成全脂微细粉末。因为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油脂等成分,用热水等液体搅拌,很快凝固成团块,想用筷子、勺或专用小棍等用具搅拌,就粘到用具上很难搅开。为此,有不少健康食品,则采取将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成胶囊,片剂,颗粒等状。但是,对食品来讲,加工的工艺越多,不仅成本越高,而且往往需要添入添加剂或加工助剂等多余成分,或由于进行再加热,出现丧失风味,破坏营养成分,生理活性作用下降等负效果。因此,对象上述黑五(日本商标)粉末,适合直接搅拌冲喝的自然食品或机能性食品来讲,如何将其进行小包装,或分装到其它容器当然是一个课题。但是,如何把小包装或分装到其他容器里的内装物,容易地将其搅拌开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水等液体难以搅拌开的粉状体或微细颗粒状物体,无须进行再加工,将所需要的量从大容器分装到专用的小容器里,也无须用勺或筷子等用具搅拌,容易地将其搅拌冲喝的粉状体定量分装容器。容器主体1和将该容器主体1的内装物进行分装用的专用小容器2配设在该容器主体1上,并使小容器2可自由着脱,容器主体1上,设有主容室3和分装室4,主容室3和分装室4之间设有通口 8,以使主容室3和分装室4相通连。分装室4的底面成开口状,与将周壁垂直地吊设在下面的通管6相连接。通管6的下端可容易插入小容器2的口部里, 而小容器2的盖子与其自身的容器主体相连接,容易开闭。以上述构造为基本构成,根据需要在主容室3和分装室4之间的通口 8上设滑动板5,并通过调整滑动板5的活动幅度来加减每次的分装量。不使用时滑动板5则对容器的通管6或通口 8进行封闭。在主容室3的内侧壁面上设隔离板7,可在一个容器里装上复数种内装物,或在附加将容器的外形设计成动物的形状等自己所喜欢的形状等机能。本专利技术由上述所形成,虽然构造简单,且有如下效果。1、连接分装室4和主容室3的通口 8的宽度,与分装室4等宽。所以,拿起容器主体1使其倾斜,内装物必然会向下流入分装室4,再把容器主体1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因为分装室4的底面则与垂直吊持在下面的通管6相接,内装物在自体的重量作用下必然通过通管6,掉入插在下端的小容器2里。而掉入小容器2的内装物,无须再用箸、勺或专用棍等用具搅拌,把小容器2从容器主体1取下,注入液体、盖上盖用手摇晃,内装物在与容器壁面的碰撞作用下,很简单地被彻底搅拌开。然后也不用将内装物再换装成杯子等别的容器直接饮用既可。用很简单的方法解決了课题。2、如实施例1,在通口 8设滑动板5,通过调整滑动板5的位子,便可自由调整每次的分装量,也不需要一次性小包装袋,可省去加工工艺,减少垃圾对净化环境有益。3、如在通口 8设滑动板5,可使滑动板5在用完后封闭通口 8或通管6的其中至少一个地方,防止内装物干燥,使虫、蝇、灰尘等的进入。4、小容器2可从容器主体1取下,盖上盖子后随身携带,可随时随地饮用,也可用电烤箱温热,使用方便。5、在容器主体1设隔离板7,使主容室3的空间变成复数个容室。可将复数种素材同时容纳在一个容器里,不必分装在各自的容器后再进行混合搅拌。可同时装在一个容器的不同容室里,再同时倒入小容器2里,搅拌使用。6、每次拿起容器主体1将其倾斜、不仅就可把内装物分装到小容器2里,与此同时容器主体1里的内装物自然上下翻动一次,这比第一次倾斜时把内装物分装到分装室里, 第二次倾斜时才能把内装物分装到小容器里的,不容易使内装物凝固。7、本专利技术不仅可用于食品,还可用于洗衣粉、浴粉等日用品或塗料等粉末状,颗粒状的化工产品。也可用于禁止用手触摸的毒品等。构造简单,且成本低,设备简单、其产业上的实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侧面断面图。图3是实施例1的使容器主体1处于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分装后的内装物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设有滑动板5的侧面断面图。图6是实施例2的使容器主体1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按照图5所示的切断线显示的实施例3的平面断面图。图8是实施例4的外观斜视图。图9是实施例4的侧面断面图。其中图号1.容器主体2.小容器3.主容室4.分装室5.滑动板6.通管7.隔离板 8.通口 9.壁面10.插入槽11.容器主体外盖12.容器主体内盖13.把手14.纵板15.内横板16.外横板17.横沟18.插板19.内装物20.小容器的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本专利技术,在容器主体1上、设有将该容器主体1的内装物进行分装用的专用小容器 2,并使其可自由着脱,生产容器用的原材料,采用适合于食品包装的材料。特别是小容器2, 适用烤箱等电器产品。通口 8的宽幅,至少与分装室4等宽,分装室4的形状成略筒状形, 周壁垂直,底面成空洞状与吊设在下面的通管6相连接,使被倒入分装室4的内装物必然向下滑动。然后在通口 8设滑动板5,在滑动板5和通口 8的上方或左右两侧的壁面9上设夹层,在夹层的里面插设滑动板5。并为了使插设的滑动板5能够上下滑动,在夹层的外壁设横沟17,然后在横沟17上插入插板18,通过限制上记滑动板5的滑动幅度来调整一次的分装量。小容器2尽可能使口部宽大,以便容易放入其它媒体,携带方便,便于使用,密封性好,其盖子连设在容器上容易用手指开闭,其外观做为家庭用具设计美观。实施例1图1至图4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在容器主体1上,配设把该容器主体 1的内装物进行分装用的专用小容器2,并使其可自由着脱,容器主体1上、设有主容室3,在主容室3和小容器2之间的壁面9的上方,设有通口 8,通口 8的外侧设有分装室4,使主容室3通过通口 8与分装室4相通连。分装室4程略筒状形、壁面的顶壁密封,周壁的约一半形成通口 8与分装室4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粉状体分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至少由容器主体1和,设在该容器主体1上的主容室3和,为了把主容室3里的内装物分装到小容器2而设的分装室4和,为了接受分装到分装室4里的内装物而设的小容器2所形成,而小容器2可着脱自在地配设在容器主体1上,分装室4通过设在主容室3的壁面上的通口8与主容室3相通连,分装室4的底面成开口状,与把周壁垂直地吊设在下面的通管6相接,通管6的下端部可往小容器2的口部里插脱,由此只要把容器主体1拿起倾斜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就可使主容室3里的内装物分装到小容器2里,再把小容器2从容器主体1取下,注入热水等液体后用手摇晃就可简单地把内装物搅拌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荣李圣源
申请(专利权)人:合同会社十八子发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