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534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损坏检测装置以及发生误操作的问题。它包括安装在开关柜柜面上并与感应器电连接的插座、与插座相配的信号插头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取样电路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上的继电器其一对常开触点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机壳上的验电接口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5、Q6、电阻R9,R10、R11,R13以及继电器J构成,呈NPN型的三极管Q4其基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0接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源之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更具体来讲涉及到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开关柜尤其是户外开关柜均为全封闭式结构,因此柜内电缆是否带有高压电,仅能依靠安装在开关柜面板上的高压带电指示器进行指示,由于指示器仅能作为一种高压有电信号的警示标致,不能与柜锁进行机械联锁,因此高压带电器的是否正确,不能作为开关柜内电缆有无电的准确判据。根据带电的要求,在合接地刀之前必须用接触式验电器直接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操作接地刀。现有技术中由验电传感器、接地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验电仪构成,验电传感器由安装在开关柜上的插座、与插座相配的强磁环以及过压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组成,高压磁瓶接地端子经过压保护电路、整流电路后接插座,作为高压电缆信号。接地刀位置检测传感器由水银开关、水平传动轴和手柄构成。检测仪由棒形外壳、插头、检测电路和扬声器构成,当三个插头分别插入开关柜面板上的插座内,通过检测仪分别检测各相中的电缆的带电情况,当检测各相均发出无电音提示,确认无电后开锁后操作接地刀,当水银接点导通,则发出接地刀在合位的提示,确认合地刀己合位。但该种结构的检测仪虽然能对各相高压电是否带电及接地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但操作接地刀,该检测仪还是仅能作为带高压带电器,不能进行开锁操作,因此当检测仪的警示部分损坏或操作员没有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仍有可能发生误操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通过验电接口将柜内电缆是否带电信号准确输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损坏检测装置以及发生误操作的问题。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开关柜柜面上并与感应器电连接的插座、与插座相配的信号插头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取样电路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上的继电器其一对常开触点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机壳上的验电接口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5、Q6、电阻R9,R10、 R11,R13以及继电器J构成,呈NPN型的三极管Q4其基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lO 接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S的基极,电阻Rll接在三极管QS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三极管QS的发射极接共公端,二极管D4接在三极管QS 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继电器J连接在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 Q6的发射极接公共端。所述的信号插头与各自的相取样电路连接,各取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各自的二极管D2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取样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和信号电路构成,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光电偶合器Ul与信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各信号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5及发光二极管Dl构成,光电偶合器Ul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l和电阻R5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公共端。所述继电器J的两端还并联一个反向二极管D6以及由发光二极管DS和电阻R12 串联组成的支路。所述还具有电容C3,电容C3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s的基极的接点与公共端之间。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开关柜内高电压传感器采集各相高压电信号,并将引到开关柜柜面的各相插座上,不改变原设备状态,便于对现有运行设备进行改造。本技术通过信号插头从各对应的插座内取出高压带电信号是否有电,因此,本技术的验电装置在通过信号电路进行电缆有无高压电的同时,将从电缆处取得的信号输入到驱动电路中, 驱动继电器一对常开触点动作,而该一对常开触点作为验电接口,因此当电子钥匙插入该验电接口上,继电器的一对开常触点输出柜内电缆有电或无电信号,为能否进行操作提供准确的判据,当电缆任何一相无电时,电子钥匙插入验电接口后,验电装置输出闭合解锁信号,进行解锁操作;而电缆带有高压电时,则验电装置输出断开信号,因此通过验电接口的工作状态作为开锁提供依据。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整个操作程序上,达到了有效地防止带电检测装置损坏和人工误操作现象的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A,B,C的取样电路均由整流滤波电路和信号电路构成, 整流滤波电路采用常规的单向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前部连接一个防大电流冲击的电阻R和电容Cl以及限流电阻R2,经二极管整流及电容C2滤波后接光电偶合器Ul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3连接电容C2的负极及光电偶合器Ul的另一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通过光电偶合器Ul与信号电路连接,对输入信号进行隔离。见图2所示,该信号电路由三极管Ql、电阻R5及发光二极管Dl构成,光电偶合器Ul通过电阻4与电源连接,光电偶合器Ul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l和电阻R5串联后连接在电源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公共端,当柜内的高压电分别加载在各感应器后,会生产很小的电容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整流滤波和三极管Ql放大后,使发光二极管Dl发光,而起到警示作用,并将该信号输到驱动电路。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驱动电路由三极管04,05,06、电阻1 9,1 10、1 11,1 13以及具有一对常开触点的继电器J构成,三极管Q4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该三极管 Q4呈NPN型,电阻R10接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三极管 QS的基极,电容C3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S的基极的接点与公共端之间,以提高继电器J触点工作的稳定性,电阻Rll接在三极管QS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三极管QS的发射极接共公端,二极管D4接在三极管QS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继电器J连接在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公共端,以控制继电器J的触点动作,继电器J的两端还并联一个反向二极管D6,对继电器J起到保护作用,在继电器J的两端还并联由发光二极管DS和电阻R12串联组成的支路。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各取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各自的二极管D2还与电路连接,电路由三极管Q2、Q3以及电阻R6,R7, R8构成,呈NPN型的三极管Q3其基极与二极管D2 的正极连接,电阻R7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之间,三极管Q3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8,三极管Q3的集极与三极管的Q2的基极连接,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3串联后连接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其发射极接公共端。当开关柜内的感应器感应到电缆电流后,生产很小的电容电流信号,而输出信号, 该电流信号经整流滤波后,使三极管Ql导通,发光二极管Dl发亮,带电信号,该带电信号使驱动电路的三极管Q4,QS导通,而三极管Q6截止,此时,继电器J触无电而保持触头不动, 而电路的三极管Q2,Q3导通,电流信号经放大后,发光二极管D3发亮,信号;当开关柜内的感应器没有感应到电缆电流,三极管Ql,Q2, Q3以及Q4,QS截止,而三极管Q6导通,信号放大后驱动继电器J上的常开触点闭合,发光二极管DS点亮,解锁信号,当电子钥匙插在该验电接口上,取得开关柜内的电缆无电信号,进行解锁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开关柜柜面上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柜带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开关柜柜面上并与感应器电连接的插座、与插座相配的信号插头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取样电路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电路上的继电器其一对常开触点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机壳上的验电接口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5、Q6、电阻R9,R10、R11,R13以及继电器J构成,呈NPN型的三极管Q4其基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0接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S的基极,电阻R11接在三极管QS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三极管QS的发射极接共公端,二极管D4接在三极管QS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继电器J连接在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源之间,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公共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