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327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雷器现场运行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及通过通讯电缆与该CT传感器单元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智能监测单元IED通过光纤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与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连接。通过该智能监测装置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和动作次数进行实时不间断的监测来反映避雷器性能和过电压限制情况,运行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显示器了解避雷器的运行情况,实现了数据远传的功能,同时该装置还具有向控制中心的上位计算机提供远程通讯接口功能,使避雷器的运行参数实时进入控制中心的信息系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雷器现场运行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避雷器用监测装置是用于对变电站避雷器在线监测其电气性能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和动作次数等参数进行实时不间断的监测来反映避雷器性能和过电压限制情况。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保护电器,其运行状况,可以通过测量避雷器的运行参数进行判断。随着电力系统对设备运行提出高可靠性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避雷器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和判断,而普通避雷器监测器无法满足对避雷器运行监测的这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阻性电流、电容电流、动作次数及时间进行实时不间断的监测来反映避雷器性能和过电压限制情况,实现了数据远传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已实现。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及通过通讯电缆与该CT传感器单元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智能监测单元IED通过光纤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将监测数据传递至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自动记录避雷器动作时间和次数。本技术的进一步特点在于所述智能监测单元IED连接16 64个CT传感器单元。所述多个CT传感器单元对应于每个被测避雷器。所述CT传感器单元与智能监测单元IED通过通讯电缆传输测量信号和控制信号。 所述通讯电缆采用RS422或RS485模式。所述传感器CT采用单匝穿芯式安装,避雷器接地线直接穿过传感器后直接接地, 不改变避雷器的接地模式,被测避雷器一次侧与监测装置之间完全电气隔离,监测系统和主系统只有磁的联系。本技术采用多个CT传感器单元通过通讯电缆与智能监测单元IED连接,智能监测单元IED通过光纤与站控层连接,进行数据传递。通过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和动作次数等参数进行实时不间断的监测来反映避雷器性能和过电压限制情况,值班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显示器了解避雷器的运行情况,实现了数据远传的功能,不仅如此,系统还具有向电力部门控制中心的上位计算机提供远程通讯接口功能,使避雷器的运行参数进入供电部门的信息系统,该装置能够在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环境下运行,保证了实时对避雷器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记录、传递和判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CT感器单元;2、通讯电缆;3、智能监测单元IED ;4、光纤。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该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1、及通过通讯电缆2与该CT传感器单元1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3,智能监测单元IED3 通过光纤4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与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连接,进行数据传递。本装置智能监测单元IED 3能够连接16 64个CT传感器单元1,并且多个CT传感器单元1对应于每个被测避雷器。CT传感器单元1与智能监测单元IED3通过通讯电缆2传输测量信号和控制信号, 通讯电缆2采用RS422或RS485模式。本装置的CT传感器单元1与被测避雷器采用单匝穿芯式连接,避雷器接地线直接穿过传感器后直接接地,不改变避雷器的接地模式,被测避雷器一次侧与监测装置之间完全电气隔离,监测系统和主系统只有磁的联系。本技术避雷器用监测装置中,CT传感器单元1将现场传送来的避雷器泄漏电流等信号通过通讯电缆2传送到智能监测单元IED 3,由CPU统一采集,漏电流的全电流信号直接求解,其阻性分量则根据对全电流的波形分析和计算得出,从而实现避雷器全电流、 阻性电流及容性电流的监测;避雷器动作次数则通过传感器的检测装置记录并同漏电流信号一起送往智能监测单元IED 3,CPU在完成信号的采集以后对避雷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将测量结果通过储存在智能监测单元IED 3存储器中,同时将测量结果通过光纤4送给上位监控机,并通过管理软件在上位机的显示屏上显示。避雷器用监测装置通过智能监测单元IED 3进行电流数据和动作次数的分析、存储及上传,由用户端进行显示和查看历史数据。监测装置监测的避雷器运行参数包括避雷器的泄漏电流的全电流、其阻性电流、容性电流、动作次数及时间等参数。避雷器用监测装置配有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自动记录避雷器动作时间和次数。权利要求1.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 (1)、及通过通讯电缆( 与该CT传感器单元(1)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 03),智能监测单元IEDC3)通过光纤(4)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与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单元 IED (3)连接16 64个CT传感器单元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CT传感器单元(1)对应于每个被测避雷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传感器单元 (1)与智能监测单元IEDC3)通过通讯电缆( 传输测量信号和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传感器单元 (1)与被测避雷器采用单匝穿芯式连接,避雷器接地线穿过CT传感器单元(1)直接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电缆( 采用 RS422 或 RS485 模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避雷器现场运行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及通过通讯电缆与该CT传感器单元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智能监测单元IED通过光纤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与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连接。通过该智能监测装置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和动作次数进行实时不间断的监测来反映避雷器性能和过电压限制情况,运行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显示器了解避雷器的运行情况,实现了数据远传的功能,同时该装置还具有向控制中心的上位计算机提供远程通讯接口功能,使避雷器的运行参数实时进入控制中心的信息系统。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033432SQ201120043139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何计谋, 刘勇奇, 张宏涛, 祝嘉喜, 缪奎, 苗发金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设置在避雷器侧的CT传感器单元(1)、及通过通讯电缆(2)与该CT传感器单元(1)信号连接的智能监测单元IED(3),智能监测单元IED(3)通过光纤(4)与站控层连接,站控层与实时时钟和上位机校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计谋苗发金刘勇奇张宏涛祝嘉喜缪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