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112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与活塞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从而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可替代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油缸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用于各钢厂生产钢板的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位移传感器的移动部分与移动杆连接,两进油口分别设于缸筒的有杆腔和阀块上;伺服油缸的响应速度或灵敏度决定了钢板的板厚精度,而伺服油缸的响应速度或灵敏度主要由活塞移动时与缸筒内壁的摩擦力决定,摩擦力越小,灵敏度越高;而目前使用的伺服油缸其活塞与钢质的缸筒内壁相接触,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伺服油缸的灵敏度较低,从而难以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导致较多的废品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伺服油缸,它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从而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与活塞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本技术由于在缸筒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镀铬层与活塞之间的摩擦系数较钢质的缸筒内壁更小,且镀铬层的表面光洁度更高,因此可以降低活塞移动时的摩擦力,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从而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伺服油缸,包括缸筒1、前端盖2、活塞3、活塞杆4、与缸筒1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5、与定位杆5后端连接的阀块6、与活塞杆4连接的移动杆7、位移传感器8和两进油口 9、10,位移传感器8的移动部分与移动杆7连接,活塞杆4移动时位移传感器8可测出其位移量,两进油口 9、10分别设于缸筒1的有杆腔和阀块6上,在缸筒1与活塞3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11。本技术由于在缸筒1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11,镀铬层11与活塞3之间的摩擦系数较钢质的缸筒内壁更小,且镀铬层11的表面光洁度更高,因此可以降低活塞3移动时的摩擦力,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从而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可替代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权利要求1. 一种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 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与活塞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与活塞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本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从而保证钢板的厚度精度符合要求,可替代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文档编号F15B15/20GK202031919SQ20112013012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牟太有 申请人: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油缸,包括缸筒、前端盖、活塞、活塞杆、与缸筒后端连接的中空的定位杆、与定位杆后端连接的阀块、与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杆、位移传感器和两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与活塞配合的内壁上设有镀铬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太有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