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劳致朝专利>正文

一种燃油热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18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热风出口以及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加温效率高、热量利用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热风机,其能广泛应用于工厂产品烘干、建筑工地、园艺场、花卉场、畜牧养殖场等需要加温取暖的场所。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油热风机由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以及热风出口构成,燃烧机头为燃烧室输入火焰,燃烧室产生的烟气直接通过笔直的烟囱排出,因此, 高温烟气在机壳内停留的时间过短,导致烟囱内的高温烟气还未来得及与机壳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就被排出了机壳外,吹风机只能把极少部分的热空气从热风出口吹出,从而降低了加温热效率,热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温效率高、热量利用率高、结构简单的燃油热风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热风出口以及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囱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包括第一火管、与第一火管的末端连通的第一集烟箱、第二火管以及第二集烟箱;所述第一火管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通过第二火管与第二集烟箱连通,所述第二集烟箱与烟 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与第二集烟箱分别位于机壳内的两侧。所述第一火管套接在燃烧室上,第一火管的直径大于燃烧室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为具有折弯部的第三火管。所述折弯部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机壳内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室位于机壳内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吹风机位于机壳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烟囱位于机壳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机壳侧面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脚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迂回的多回程导烟装置排出机壳外,极大地延长了高温烟气在机壳内的停留时间,使高温烟气可以与机壳内的空气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大大提高了加温效率及热量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燃油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燃油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1、燃烧机头2、燃烧室3、控制电箱7、吹风机4、烟囱12、热风出口 5以及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3 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囱12连通。所述控制电箱7控制整个热风机的运作,控制电箱7可以安装在机壳1的外侧。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包括第一火管8、与第一火管8的末端连通的第一集烟箱9、 第二火管10以及第二集烟箱11,所述第二火管10的数量为二,可有效增强与机壳1内的空气的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火管8的起始端与燃烧室3的起始端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9通过第二火管10与第二集烟箱11连通,所述第二集烟箱11与烟@ 12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9与第二集烟箱11分别位于机壳1内的两侧,即第一集烟箱9与第二集烟箱11是相对地设置在机壳1的两侧的。为了加强导烟效果,所述第一火管8套接在燃烧室3上,从剖面看,就像把整个燃烧室3包起来,因此,第一火管8的直径大于燃烧室3的直径。所述燃烧室3位于机壳1内的底部。所述燃烧室3为半封闭的腔体,其起始端设有两个开口。开口 31,可以让燃烧机头2的火焰进入;开口 32,可让回弹的烟气进入第一火管8。所述吹风机4位于机壳1的顶部。所述烟囱12位于机壳1的顶部,可以设置在吹风机4的旁边。所述热风出口 5位于机壳1侧面的底部,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集烟箱9的地方。所述机壳1的底部设有脚轮6,方便了热风机的移动。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打开电源,控制电箱7工作,燃烧机头2向燃烧室3输送火焰,火焰在燃烧室3内燃烧,由于燃烧室3的末端是封闭的,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会从燃烧室3的起始端运动到燃烧室3的末端,然后反弹折回,从燃烧室3起始端的开口 32进入第一火管8,然后,高温烟气沿着第一火管8、第一集烟箱9、第二火管10、第二集烟箱11迂回地进入到烟囱12,高温烟气经过三个回程的运动才排出机壳1外;在高温烟气运动的过程中,机壳1顶部的吹风机4 把外部的冷空气打入机壳1内,冷空气流经火管及集烟箱的外壁,充分地带走热量,最后从热风出口 5吹出,达到对外加温的效果。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当本实施例的燃烧室3的温度为300°C时,其热风出口 5处的空气温度为70°C,烟囱12出口处的气体温度为85°C。而现有技术的热风机的燃烧室温度为300 V时,其热风出口处的空气温度为50°C,烟囱出口处的气体温度高达250°C。因此,本实施例的热交换效率更高,热量利用得更充分。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多回程导烟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多回程导烟装置为具有折弯部的第三火管13,所述折弯部的数量可以为二(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分别位于机壳1内的两侧,即高温烟气从燃烧室3的开口 32 进入第三火管13后,是经过折弯部来完成迂回过程的。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似。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为优选的两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作出的简单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以及热风出口,其特征在于,该热风机还包括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 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包括第一火管、 与第一火管的末端连通的第一集烟箱、第二火管以及第二集烟箱;所述第一火管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通过第二火管与第二集烟箱连通,所述第二集烟箱与烟 连通;所述第一集烟箱与第二集烟箱分别位于机壳内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管套接在燃烧室上,第一火管的直径大于燃烧室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为具有折弯部的第三火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机壳内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位于机壳内的底部。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位于机壳的顶部。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位于机壳的顶部。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机壳侧面的底部。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脚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热风出口以及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囱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加温效率高、热量利用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文档编号F24H3/08GK202032736SQ20112010630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劳致朝 申请人:劳致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热风机,包括机壳、燃烧机头、燃烧室、控制电箱、吹风机、烟囱以及热风出口,其特征在于,该热风机还包括多回程导烟装置,所述多回程导烟装置的起始端与燃烧室的起始端连通,多回程导烟装置的末端与烟囱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致朝
申请(专利权)人:劳致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