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辰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匀分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19636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匀分布系统,其由接料口、输送装置及落料口构成,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位于上、下层且相互密封隔断的上、下输送道,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是位于上、下层中间由电机减速机驱动循环转动的多排链条输送带;输送带上均匀分布中间输送桶;上输送道的尾部与下输送道的起始部相通;其中,上输送道的顶部开有一组接料口,下输送道的底部开有一组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所述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是在下输送道的底部板上开设完整落料口,落料口两侧的底板上设一对导轨,一受驱动装置驱动的调节挡板可沿导轨往复运动。其主要是应用于锅炉的均匀布料及其它多个需要均匀卸料的场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电厂锅炉燃料分布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质发电厂锅炉在运行时,要求燃料进入炉膛时应均勻、连续,这样才能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目前,国内的生物质电厂,使用的锅炉基本是震动炉排燃烧方式。按照锅炉燃烧的工艺要求,进入炉排的燃料应相对均勻,并能视锅炉燃烧状况可调节,以便燃料的充分燃烧和锅炉负荷的均勻分布。目前锅炉的燃料上料技术引自国外,基本分为主上料系统和辅助上料系统。主上料系统采用双螺旋解包机将燃料分别送入炉前给料机,然后进入炉膛燃烧。 辅助上料系统采用皮带输送机将燃料送至炉顶,然后通过螺旋分配机从顶部落入炉前螺旋给料机。然而通过国内多家生物质电厂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上料方式故障率高,燃料进入炉膛炉排的均勻性和调整性能差。由于燃料的多样性,现今的这种上料方式愈发显现其缺点1、土建和设备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2、燃料均勻分配功能很差;3、燃料进入锅炉时不能调整,不利于燃料在锅炉内充分燃烧;4、造成锅炉负荷不平均,波动较大;5、上料系统故障率高,需要经常停机检修;6、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燃料的浪费。由于以上缺点,致使大部分电厂不能满负荷运行,使得电厂不能正常运行,经常处于低负荷或检修状态,实际发电量远低于设计发电量,不能达到电厂的实际设计要求,给电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输送物料种类范围宽且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由接料口、输送装置及落料口构成,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分位于上、下层且相互密封隔断的上、下输送道,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是位于上、下层中间由电机减速机驱动循环转动的多排链条输送带;输送带上均勻分布中间输送桶;上输送道的尾部与下输送道的起始部相通;其中,上输送道的顶部开有一组接料口,下输送道的底部开有一组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所述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是在下输送道的底部板上开设完整落料口,落料口两侧的底板上设一对导轨,一受驱动装置驱动的调节挡板可沿导轨往复运动。多排输送链条横向间分段配设一体的横拉杆;在链条传动带上设置L型料钩。所3述的L型的料钩成对设置,每一对构成U型。各L型的料钩的顶部带有滚轮。在上输送道的尾部底端设有一可将输送料导入下输送道的半圆形导料板。本技术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可按燃料的配比设置一组接料口的数量。本技术主要是应用于锅炉的均勻布料及其它多个需要均勻卸料的场合。本技术的优点是1、设备体积小,重量轻;2、没有扬尘,极大改善了工作环境;3、使用范围广,可以输送任何生物质燃料;5、可以实现锅炉燃料的精确调整给料,锅炉负荷平稳;6、不同的燃料可以按照不同的热值,通过接料口实现配比,让锅炉燃料的热值趋于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整体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局部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局部输送链条结构示意图(俯视)。图4为图3中的A-A向视图。图5为图3中的B-B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燃料均勻分布系统落料口调节机理的示意图(俯视)。图7为本技术燃料均勻分布系统落料口调节结构示意图(俯视)。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的主体构成是由机头6,机尾1,链条输送带8、上、下输送道4,5,接料口 2和卸料口 7组成。本技术输送装置部分包括分位于上、下层且相互密封隔断的上、下输送道4, 5,各自的截面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视物料的输送量及空间位置)。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是位于上、下层中间由电机减速机驱动循环转动的多排链条输送带8 ;参阅图2所示,其中,上输送道4中容置了由一组接料口 2注入的各种生物质电厂燃料进料12 ;上输送道的尾部与下输送道的起始部相通以形成转弯处,在上输送道的尾部底端设有一可将输送料导入下输送道的半圆形导料板,使得燃料经过上输送道到达转弯处,可以被导入倒入下输送道。下输送道5中容置的是由上输送道4输送导入的混合后的生物质电厂燃料16,动力总成14为驱动链条输送带8的包括电机减速机在内的动力机构。另,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链条输送带8的多排输送链条横向间分段配设一体的横拉杆11 ;在链条输送带8上设置安装有适应于生物质电厂燃料的L型料钩10,L型的料钩成对设置为佳,每一对构成U型(参见图示)。各L型的料钩的顶部带有滚轮13,用于减小钩子10和下输送通之间的摩擦。所述的接料口开设在上输送道的顶部,可以是一个,也可是按要求设置多个,可以设在任意位置。接料口数量的多少可按燃料的配比设置。所述的落料口开设在下输送道的底部,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可以设在任意位置,按照锅炉炉前给料机的位置布置。为实现落料口开口大小的可调,本技术的调节装置采用了如下设计参见图6、图7所示(示出了两个落料口部分),在下输送道的底部板21 上开设完整落料口 7,落料口两侧的底板上设一对导轨22,一受驱动装置驱动的调节挡板 23可沿导轨22往复运动。调节挡板23挡住落料口部分的差异就形成落料口大小的差别, 如图6所示的不同的阴影区域。由于底部板21是封闭的,所以阴影部分就形成了一定面积的开口。开口的大小同时即控制了燃料落料量的多少。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各种所需燃料通过一组接料口 2进入,分别落在上输送道内,之后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向图1中所示的右方运动,到达右侧机头处6后, 燃料通过半圆形的导料板被导入下输送道,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继续向图示的左方运动, 到达每个落料口时,燃料分别落下,以进入锅炉的炉前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当改变落料口开口的大小时,燃料的落料量也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可以任意调节燃料的落料量,这样,通过调节,就可以让各个落料口的落料量按照锅炉的燃烧要求,达到每个给料口均勻布料的目的。本系统的驱动装置可以接入电厂的DCS控制系统,由操作人员随时监控调整。通过试验,证实它可以对树皮、棉花秆、玉米芯、花生壳、碎木、小麦秆、稻壳粉、稻草、玉米秆、锯末等实现均勻布料的要求,布料能力最大可达70吨/每小时。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由接料口、输送装置及落料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分位于上、下层且相互密封隔断的上、下输送道,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是位于上、下层中间由电机减速机驱动循环转动的多排链条输送带;上输送道的尾部与下输送道的起始部相通;其中,上输送道的顶部开有一组接料口,下输送道的底部开有一组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是在下输送道的底部板上开设完整落料口,落料口两侧的底板上设一对导轨,一受驱动装置驱动的调节挡板可沿导轨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排输送链条横向间分段配设一体的横拉杆;在链条传动带上设置L型料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的料钩成对设置,每一对构成U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均勻分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输送链条的生物质电厂燃料均匀分布系统,其由接料口、输送装置及落料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分位于上、下层且相互密封隔断的上、下输送道,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是位于上、下层中间由电机减速机驱动循环转动的多排链条输送带;上输送道的尾部与下输送道的起始部相通;其中,上输送道的顶部开有一组接料口,下输送道的底部开有一组可调开口大小的落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辰马博
申请(专利权)人:霍辰马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