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含有再生骨料、再生砂、水泥、水,外加剂,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砂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为55~95∶0.5~5∶10~40,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2~0.6,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005~0.02。所述再生骨料是断级配再生骨料。所述断级配骨料,是指粒径为5~20mm级配。进一步的,为优化强度,加入粒径≤5mm的再生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缓解天然石材的需求,强度可以达到C15、C20、C30,大面积施工后透水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材料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即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起骨架作用,也称为骨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 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经搅拌、成型、养护, 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 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解决普通混凝土的上述问题,透水性混凝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其主要作用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现有的透水混凝土大多是以粗骨料天然石子为主导原料制造的,对天然石子的需求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建筑垃圾,节约建筑资源,提供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含有再生骨料、再生砂、水泥、水、外加剂,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砂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为55 95 0.5 5 10 40,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 2 0. 6,所述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 005 0. 02。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所述再生骨料是断级配再生骨料。所述断级配骨料,是指粒径为5 20mm级配。进一步的,为优化强度,还加入粒径< 5mm的再生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再生骨料含有再生水泥石、再生烧结砖。进一步的,为使强度达到C15、C20、C30,所述再生水泥石与所述再生烧结砖的重量之比分别为10 60 10 60、或为20 80 5 40、或为40 100 0 2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缓解天然石材的需求,强度可以达到C15、C20、C30。大面积施工后透水性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大型铺装工艺流程图。图2为小型铺装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所述“再生砂”将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获得的再生砂,粒径< 5mm ;所述“再生骨料”为将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获得的再生骨料,粒径为5 20mm, 其中,建筑垃圾为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所述水泥采用市售水泥,优选为标号42. 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减水剂为本领域常用的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 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超速高性能减水剂,减水激发剂,葡萄糖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盖,膨胀剂等。通用方法施工过程如图1所示,大型铺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运输将原材料全部运送至施工现场;②搅拌、摊铺、碾平采用可铺装移动式搅拌车进行实施。此设备可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进行摊铺、碾平。③养护待再生透水混凝土初凝(大约ISOmin)后,用湿麻袋等覆盖物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④切缝各种接缝假缝上部均应切缝;⑤拆模;⑥质量控制对其均勻性进行评定,测试抗折、抗压强度(在现场施工时制作试块)。如图2所示,小型铺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运输将原材料全部运送至施工现场;②搅拌按设计配合比进行现场搅拌;③摊铺将再生透水混凝土倒入支好的模板内,用叉、耙等工具人工摊铺;④振捣以平板振捣器为主整平,边缘处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⑤整平用滚筒在表面来回滚动,整平;⑥养护待再生透水混凝土初凝(大约ISOmin)后,用湿麻袋等覆盖物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⑦切缝各种接缝假缝上部均应切缝;⑧拆模;⑨质量控制对其均勻性进行评定,测试抗折、抗压强度(在现场施工时制作试块)。实施例1C15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本实施例中C15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再生砂、再生骨料和水泥按表1所示的配方混合,搅拌均勻,其中所述再生骨料中含有再生水泥石、再生烧结砖,且再生水泥石、再生烧结砖的重量比为10 60 10 60。接着按照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 2 0. 6添加量水,继续搅拌至物料均勻,最后,按照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 0. 005 0. 02添加外加剂(这里的外加剂可用减水剂),搅拌均勻,即可获得C15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在施工时,可采用上述大型铺装工艺或小型铺装工艺,混凝土的孔隙是连续的,孔隙率为20%,抗压强度为15Mpa,透水系数(15°C )可达20. 0X 10—Ws。表1C15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原料配比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含有再生骨料、再生砂、水泥、水、外加剂, 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砂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为55 95 0.5 5 10 40,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 2 0. 6,所述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 005 0. 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是断级配再生骨料,所述断级配再生骨料是指粒径为5 20mm级配再生骨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砂的粒径 ^ 5mm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含有再生水泥石、再生烧结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水泥石与所述再生烧结砖的重量比为10 60 10 60、或为20 80 5 40、或为40 100 0 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含有再生骨料、再生砂、水泥、水,外加剂,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砂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为55~95∶0.5~5∶10~40,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2~0.6,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005~0.02。所述再生骨料是断级配再生骨料。所述断级配骨料,是指粒径为5~20mm级配。进一步的,为优化强度,加入粒径≤5mm的再生砂。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缓解天然石材的需求,强度可以达到C15、C20、C30,大面积施工后透水性良好。文档编号C04B28/00GK102219448SQ20111008626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丹丹, 杨德志, 祝向阳, 陆沈磊 申请人: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含有再生骨料、再生砂、水泥、水、外加剂,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所述再生砂与所述水泥的重量比为55~95∶0.5~5∶10~40,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2~0.6,所述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0.005~0.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丹丹,杨德志,陆沈磊,祝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