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偏心轴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6552 阅读:4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偏心轴的夹具,由夹具套、底板、安装板、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固定板、内锥套、偏心垫块、弹性锥套、盖板及压缩弹簧组成,该夹具能够保证偏心轴的偏心距精度,夹具偏心距的调节方便容易,并且夹具的耐磨损性得以提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类零件的加工夹具,特别是加工偏心轴的夹具
技术介绍
在对偏心轴类零件进行加工时,普遍采用四爪卡盘装夹车削,该装夹方式加工出的偏心轴零件的偏心距精度低,只适合单件生产或小批生产。为了提高偏心轴零件的偏心距精度,目前普遍采用如图12所示的专用夹具装夹进行偏心轴的加工,该夹具的夹具体与车床主轴同轴线,只是偏心夹套27偏心,虽然能够提高偏心轴零件的偏心距精度,但却存在有以下缺陷一、偏心夹套27采用6片5mm厚的爪子沈,夹具的锥套25压紧爪子沈的锥面以实现零件的夹持,这种结构由于锥套25与爪子沈锥面的接触面积少,故容易导致锥套25 和偏心夹套27的磨损。二、零件的偏心距是通过偏心夹套27的偏心量来实现,故对于不同偏心距的偏心轴零件必须配备不同的偏心夹套,这将导致加工现场具有较多的偏心夹套,不利于换型管理。三、该种结构的偏心轴加工夹具在零件装夹时,偏心距的调整非常困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偏心轴的夹具,在确保偏心轴的偏心距精度的前提下,夹具偏心距的调节方便容易。本技术所述加工偏心轴的夹具,由夹具套、底板、安装板、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固定板、内锥套、偏心垫块、弹性锥套、盖板及压缩弹簧组成,夹具套的后端呈法兰盘状,其上开设有滑槽,设置有支撑凸台,并沿滑槽方向开设有螺栓过槽,支撑凸台位于滑槽端。内锥套前端内表面为锥形面,其锥度与弹性锥套前端外表面的锥度一致,内锥套后端内表面设置有台阶,内锥套位于夹具套内与夹具套间隙配合,弹性锥套位于内锥套内与内锥套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弹性锥套后端与内锥套后端内表面的台阶之间,所述盖板固定在夹具套前端端面,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弹性锥套前端与盖板抵触。底板中心开设有通孔,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有圆环形定位凸台,底板位于夹具套后端的滑槽内与滑槽间隙配合,其通过夹具套上的螺栓过槽用螺栓固定在夹具套后端,偏心垫块位于底板与夹具套的支撑凸台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安装板中心开设有锥形孔和定位沉孔,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底板的圆环形定位凸台位于定位沉孔中与定位沉孔间隙配合,锥形孔轴线与弹性锥套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夹具套滑槽方向平行。第二连接套的后端设置有台阶,其前端与内锥套后端旋接,第一连接套的后端开设有内螺纹,其前端开设有沉孔,固定板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的前端面,第二连接套穿过固定板,其后端的台阶在第一连接套前端的沉孔中,位于该沉孔底面与固定板之间,并与其间隙配合。该加工偏心轴的夹具通过安装板用螺栓安装固定在车床主轴上,并且,夹具的第一连接套后端与车床的液压拉杆旋接。安装时,夹具是靠安装板中心的锥形孔实现在车床主轴上的定位。装夹时,将轴类零件放入夹具中(位于弹性锥套和第一、第二连接套内),车床液压拉杆向零件方向移动,其依次推动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和内锥套向前移动,内锥套前端的锥形面压动弹性锥套,使弹性锥套将轴类零件夹紧。需要调整偏心距时,将连接夹具套和底板的螺栓松开,并松开连接夹具套、底板和偏心垫块的螺栓,通过更换偏心垫块,便可实现偏心距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调整。本技术所述加工偏心轴的夹具通过更换偏心垫块便可实现偏心距的调整,由于偏心距精度由偏心垫块的厚度来保证,故该夹具能够使偏心轴的偏心距精度得到可靠保证,而偏心垫块的更换非常方便容易,同时,在加工现场不会有许多备用的偏心夹套,利于换型管理。并且在装夹过程中,内锥套与弹性锥套的接触面积较大,故提高了夹具的耐磨损性。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加工偏心轴的夹具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夹具在去掉安装板、第一、第二连接套及固定板后的左视图图3为夹具套的主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底板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安装板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9为内锥套的主视图;图10为弹性锥套的轴测图;图11为该加工偏心轴的夹具在机床主轴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12为现有加工偏心轴夹具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夹具中偏心夹套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该加工偏心轴的夹具由夹具套5、底板6、安装板、第一连接套 9、第二连接套10、固定板4、内锥套12、偏心垫块11、弹性锥套1、盖板2及压缩弹簧13组成,夹具套5的后端呈法兰盘状,其上开设有滑槽观,该滑槽是由夹具套5后端面与设置在其上的以夹具套5中心对称的两个凸台14组成,夹具套5上还设置有支撑凸台15,并沿滑槽观方向开设有四条螺栓过槽16,支撑凸台15位于滑槽观端,夹具套5的外圆柱表面上固定有配重块3。内锥套12前端内表面为锥形面,其锥度与弹性锥套1前端外表面的锥度一致,内锥套12后端内表面设置有台阶21,内锥套12位于夹具套5内与夹具套5间隙配合,弹性锥套1位于内锥套12内与内锥套12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弹簧13位于弹性锥套1后端与内锥套12后端内表面的台阶21之间,所述盖板2固定在夹具套5前端端面,在压缩弹簧13作用下,弹性锥套1前端与盖板2抵触。底板6中心开设有通孔17,底板6的一端面设置有圆环形定位凸台18,底板6位于夹具套5后端的滑槽观内与滑槽观间隙配合,其通过夹具套5上的螺栓过槽16用螺栓固定在夹具套5后端,偏心垫块11位于底板6与夹具套5的支撑凸台15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安装板7中心开设有锥形孔19和定位沉孔20,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6上,底板 6的圆环形定位凸台18位于定位沉孔20中与定位沉孔20间隙配合,锥形孔19轴线与弹性锥套1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夹具套滑槽观方向平行,这样能够保证偏心垫块11厚度的变化量即是偏心轴的偏心距调整量。第二连接套10的后端设置有台阶,其前端与内锥套12后端旋接,第一连接套9的后端开设有内螺纹,其前端开设有沉孔8,固定板4固定在第一连接套9的前端面,第二连接套10穿过固定板4,其后端的台阶在第一连接套9前端的沉孔8中,位于该沉孔8底面与固定板4之间,并与其间隙配合。如图11所示,将该加工偏心轴的夹具通过安装板7用螺栓安装固定在车床主轴23 上,并且,夹具的第一连接套9后端与车床的液压拉杆22旋接。安装时,夹具是靠安装板7 中心的锥形孔19实现在车床主轴23上的定位。装夹时,将轴类零件M放入夹具中,车床液压拉杆22向零件M方向移动,其依次推动第一连接套9、第二连接套10和内锥套12向前移动,内锥套12前端的锥形面压动弹性锥套1,使弹性锥套1将轴类零件M夹紧。需要调整偏心距,将连接夹具套5和底板6的螺栓松开,并松开连接夹具套5、底板 6和偏心垫块11的螺栓,通过更换偏心垫块11,便可实现偏心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权利要求1. 一种加工偏心轴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夹具套(5)、底板(6)、安装板(7)、第一连接套(9)、第二连接套(10)、固定板(4)、内锥套(12)、偏心垫块(11)、弹性锥套(1)、盖板 (2)及压缩弹簧(13)组成,夹具套的后端呈法兰盘状,其上开设有滑槽(28),设置有支撑凸台(15),并沿滑槽方向开设有螺栓过槽(16),支撑凸台位于滑槽端;内锥套(12)前端内表面为锥形面,其锥度与弹性锥套(1)前端外表面的锥度一致,内锥套后端内表面设置有台阶(21),内锥套位于夹具套(5)内与夹具套间隙配合,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加工偏心轴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由夹具套(5)、底板(6)、安装板(7)、第一连接套(9)、第二连接套(10)、固定板(4)、内锥套(12)、偏心垫块(11)、弹性锥套(1)、盖板(2)及压缩弹簧(13)组成,夹具套的后端呈法兰盘状,其上开设有滑槽(28),设置有支撑凸台(15),并沿滑槽方向开设有螺栓过槽(16),支撑凸台位于滑槽端;内锥套(12)前端内表面为锥形面,其锥度与弹性锥套(1)前端外表面的锥度一致,内锥套后端内表面设置有台阶(21),内锥套位于夹具套(5)内与夹具套间隙配合,弹性锥套(1)位于内锥套内与内锥套间隙配合,所述压缩弹簧(13)位于弹性锥套后端与内锥套后端内表面的台阶之间,所述盖板(2)固定在夹具套前端端面,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弹性锥套前端与盖板抵触;底板(6)中心开设有通孔(17),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有圆环形定位凸台(18),底板位于夹具套后端的滑槽(28)内与滑槽间隙配合,其通过夹具套上的螺栓过槽(16)用螺栓固定在夹具套后端,偏心垫块(11)位于底板与夹具套的支撑凸台(15)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成一体;安装板(7)中心开设有锥形孔(19)和定位沉孔(20),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6)上,底板的圆环形定位凸台(18)位于定位沉孔中与定位沉孔间隙配合,锥形孔轴线与弹性锥套(1)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夹具套滑槽(28)方向平行;第二连接套(10)的后端设置有台阶,其前端与内锥套(12)后端旋接,第一连接套(9)的后端开设有内螺纹,其前端开设有沉孔(8),固定板(4)固定在第一连接套的前端面,第二连接套穿过固定板,其后端的台阶在第一连接套前端的沉孔中,位于该沉孔底面与固定板之间,并与其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君王安庆周勇徐端杨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心米勒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