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175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属于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领域。该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包括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粗粒沉降分级三个步骤。用于实现该重浮混合分选工艺的重浮混合分选装置包括搅拌桶(1)、渣浆泵(2)、重浮混合分选器(13)和静态浮选分级柱(32)。重浮混合分选器(13)由压气式矿化器(4)和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17)组成。静态浮选分级柱(32)由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27)和静态浮选分级柱外筒(28)及分级柱锥部(30)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可实现3-0mm宽粒级粉煤的联合分选,分别得到粗粒级与细粒级精煤和高灰粗、细粒尾煤。分选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适用于选煤厂的老厂改造与新厂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洗选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对3-0mm粉煤进行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选煤厂的分选工艺无论是选前脱泥工艺流程,还是全粒级进入重选分选的工艺流程,都会涉及到3-0mm粒级分选的问题。大多数选煤厂是重选和浮选联合分选工艺,大于 3mm的块煤采用重选方法进行分选,分选依据是物料的密度差别。小于0. 3mm细煤泥采用浮选,分选依据是物料的表面性质差异。对于粒度处于重选与浮选有效分选范围交界附近的 3-0. 3mm级的粗煤泥的分选效率是最低的。随着选煤工艺不断的发展,一些粗煤泥分选设备被引入到选煤工艺中,如螺旋分选机、煤泥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等,这些设备的引入使3-0. 3mm级粗煤泥经分级后单独重选,-0. 3mm浮选,分选效果有所提高,但该工艺需要独立的分级、重选和浮选设备,存在着选煤工艺流程较长,且选煤厂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等问题。如果能够把重选和浮选有机结合乃至集成将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M.曼科萨等“借助空气的浮选水力重选机的应用”一文中提到研制的新型 HydroFloat分选机,此分选机是为了克服常规干扰床分选机在分选中存在低密度粗颗粒错误地进入高密度底流中的缺点研制的,它由位于上部的矩形横截面的分选槽和位于下部的脱水圆锥组成,通过分选室底部整个横载面的网状管路供给流态化水,向流态化水中添加少量起泡剂,连续向流态化床充气,在离心泵组成的闭路中水通过高剪切混合器循环,气体分散为小气泡,通过气泡选择性固着使颗粒表观密度发生差别,这样可削弱粒度对按密度进行分选的不利影响。此分选机虽然分选效果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对-Imm窄粒级细粒物料的分选。专利号为CN91213128. 4的“旋流器式浮选柱”是把重选方法中的旋流器引入到浮选柱中,采用浮选、重选方法混合来分选煤炭,其特点是上部为浮选柱,下部为水介旋流器, 由空气引射器排出的空气加中矿混合物以高速剪切进入旋流器,由于旋流力场的存在强化了对物料的分选与回收,同时通过流体机械剪切作用可将引入的空气分割成微小气泡,提高了浮选柱分选的选择性,分选效果较好。此装置重点强调了浮选柱分选,旋流器分选仅起到强化作用。该旋流器式浮选柱适合用来处理-0. 5mm常规煤泥及微细粒煤泥的分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3-0mm粉煤进行分选并将传统的水力分级、 粗煤泥重选,细煤泥浮选分选工艺改为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粗粒沉降分级的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本专利技术显著地缩短了选煤工艺流程,降低设备、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并提高了分选精度,大大提高处理能力。本专利技术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分为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 粗粒沉降分级三个步骤步骤1、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原矿调浆后,进入压气式矿化器,在压气式矿化器内矿浆、压缩空气、浮选药剂混合,矿化后给入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矿浆、空气、浮选药剂在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内进一步旋流分散、矿化,由于高灰重物料与低灰轻物料之间的密度差,其受到的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阻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高密度物料和少量细颗粒高密度物料与气泡分离从旋流器底流口排出,经脱水后得到粗粒尾煤产品。而大部分细颗粒物料和粗颗粒低密度物料随气泡由旋流器溢流管直接排出, 或者细颗粒物料和粗颗粒低密度物料分别从旋流器溢流管和旋流器内筒切向出料口分别排出,从而实现重浮混合分选粗选环节。步骤2、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重浮混合分选粗选的溢流泡沫产品进入静态浮选分级柱,经矿浆分配器均勻的分散在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体里,粘附于气泡之上的细粒精煤将上浮进入泡沫层,由溢流槽收集排出,经脱水得到细粒精煤产品。脱水设备的溢流作为循环水,实现细粒静态浮选精选环节。步骤3、粗粒沉降分级细粒尾矿与没有被泡沫带走的粗粒精矿经静态浮选分级柱锥形部分沉降分级。在重力作用下粗粒低密度物料沉降到静态浮选分级柱锥形底部,从底流口排出,与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排出的粗粒精矿合并经脱水后成为粗粒精煤产品, 脱水设备的溢流返回到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细粒高灰煤泥沉降速度慢,由静态浮选分级柱外筒上细粒尾矿出料口排出,与短锥型水介旋流器底流口排出的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合并经脱水后成为细粒尾煤产品。细粒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作为循环水,实现粗粒沉降分级环节。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重浮混合分选工艺的重浮混合分选装置包括重浮混合分选器、静态浮选分级柱、搅拌桶和渣浆泵。所述重浮混合分选器是由压气式矿化器和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组成。所述静态浮选分级柱由内筒、外筒及锥形部分组成。重浮混合分选器的溢流经管道自流进入静态浮选分级柱的内筒。所述搅拌桶由管道与渣浆泵连接,渣浆泵与重浮混合分选器的压气式矿化器由管道连接,压气式矿化器与短锥式水介分选旋流器由法兰连接,短锥式水介分选旋流器溢流管与静态浮选分级柱的入料管由管道连接。本专利技术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与已有分选技术、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可实现3-0mm宽粒级粉煤的联合分选,分别得到粗粒级与细粒级精煤和高灰粗、 细粒尾煤,可显著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回收率。本专利技术有利于产品的后处理脱水作业, 粗粒尾矿单独脱水,降低了浓缩机的负荷,提高了脱水效率。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煤泥分选工艺相比,工艺得到简化;分选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适用于选煤厂的老厂改造与新厂建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选装置系统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分选工艺流程图。图3重浮混合分选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俯视图。图5静态浮选分级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桶;2-渣浆泵;3-压气式矿化器入料口 ;4-压气式矿化器;5-筒体;6-充气入口 ;7-加药口 ;8-喷嘴;9-法兰;10-矿化管;11-法兰;12-旋流器入料口 ; 13-重浮混合分选器;14-旋流器外筒;15-旋流器内筒;16-法兰;17-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 18-旋流器底流口 ;19-旋流器锥体;20-旋流器外环给料区;21-法兰;22-旋流器内筒出料口 ;23-旋流器溢流管;24-静态浮选分级柱入料口 ;25-精矿溢流槽;26-精矿溢流槽排料口 ;27-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28-静态浮选分级柱外筒;29-法兰;30-分级柱锥部;31-分级柱底流口 ;32-静态浮选分级柱;33-矿浆分配器;34-细粒尾矿出料口 ;35、36、37_管道。图1中A-粗粒尾矿脱水设备;B-粗粒精矿脱水设备;C-细粒精矿脱水设备; D-细粒尾矿脱水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重浮混合分选工艺流程,该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包括原矿充气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溢流产品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与粗粒沉降分级三个步骤。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步骤1、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原矿调浆后,进入压气式矿化器4,在压气式矿化器 4内矿浆、压缩空气、浮选药剂混合,矿化后给入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17 ;矿浆、空气、浮选药剂在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17内进一步旋流分散、矿化;由于高灰重物料与低灰轻物料之间的密度差,其受到的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阻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高密度物料和少量细颗粒高密度物料与气泡分离从旋流器底流口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重浮混合分选工艺包括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粗粒沉降分级三个步骤:步骤1、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原矿调浆后,进入压气式矿化器,在压气式矿化器内矿浆、压缩空气、浮选药剂混合,矿化后给入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矿浆、空气、浮选药剂在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内进一步旋流分散、矿化,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高密度物料和少量细颗粒高密度物料与气泡分离从旋流器底流口排出,经粗粒尾矿脱水设备脱水后得到粗粒尾煤产品;大部分细颗粒物料和粗颗粒低密度物料随气泡由旋流器溢流管直接排出,实现重浮混合分选粗选环节;步骤2、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经过步骤1重浮混合分选器粗选的溢流泡沫产品进入静态浮选分级柱,经矿浆分配器均匀的分散在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里,粘附于气泡之上的细粒精煤将上浮进入泡沫层,由精矿溢流槽收集排出,经细粒精矿脱水设备脱水后得到细粒精煤产品;细粒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作为循环水,实现静态浮选分级柱细粒精选环节;步骤3、粗粒沉降分级:细粒尾矿与没有被泡沫带走的粗粒精矿经静态浮选分级柱的分级柱锥部沉降分级,在重力作用下粗粒低密度物料沉降到静态浮选分级柱锥形底部,从分级柱底流口排出,与短锥型水介分选旋流器排出的粗粒精矿合并经粗粒精矿脱水设备脱水后成为粗粒精煤产品,粗粒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返回到静态浮选分级柱内筒;细粒高灰煤泥由静态浮选分级柱外筒上的细粒尾矿出料口排出,与粗粒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合并经细粒尾矿脱水设备脱水后成为细粒尾煤产品;细粒尾矿脱水设备的溢流作为循环水,实现粗粒沉降分级环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民强刘爱荣杨宏丽董连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