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胜文专利>正文

电动花椒采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910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花椒采摘器,它包括机壳、电动机、电源导线、连杆、剪切装置,电动机固定在机壳中后部,剪切装置的动刀片和定刀片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和下盖前端顶面的插槽中,定刀片设有“U”或“V”形刀刃,动刀片有尖形刀刃,动刀片插板和下盖前端平板相互叠合并通过动刀片转动轴转动连接,剪切装置的刀刃端自机壳前端伸出,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转动轴前端设置有一电机传动轮,连杆的一端与电机传动轮上设置的连接柱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刀片插板的后端活动连接,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导线穿过机壳后端的导线穿孔与电源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动直接,使用灵便,易于制造、装配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摘花椒的电动器具。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采摘花椒主要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进行,由于花椒果实颗粒小,花椒树枝、叶多刺,人工采摘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刺伤手、臂,引起过敏反应。为实现花椒高效机械采摘,本申请人在ZL201020563869. 4中公开了一种电动花椒采摘器,该采摘器包括机壳、电动机、减速装置、连杆、剪刀部分、手柄,机壳为一段金属套管制作而成,后端保持圆管状,前端制作为底部呈平板,顶部呈弧形状的套管,中间段前侧开口,后侧通过管壁与前后端相连,电动机固定在机壳后端的套管中,减速装置由安装在电动机转动轴上的小齿轮和设置于机壳中间段开口侧的大齿轮组成,大、小齿轮相互啮合,剪刀部分由动刀片、定刀片、 动刀片插板、动刀片转动轴构成,动刀片插板的底面和机壳前端底部平板上均设置有刀片插槽,动刀片和定刀片后端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和机壳前端底板的插槽中,定刀片的前端设有“U”形刀刃,动刀片的前端设有矩形刀刃,矩形刀刃两侧刃部相对各设有一卡槽,动刀片插板和机壳前端底板相互叠合并通过穿置在摆幅调节孔中的动刀片转动轴转动连接, 剪刀部分的刀刃部自机壳前端伸出,动刀片插板的后端与连杆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减速装置的大齿轮活动连接,金属套管制作的手柄竖向固定于机壳后下方,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导线穿过金属套管手柄与电源相连接。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和减速装置及连杆的传动,带动动刀片左右摆动,从而使动刀片与定刀片相互配合达到剪断花椒柄的目的。该采摘器投入生产后使花椒的采摘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减轻了广大椒农的劳动强度。不足之处在于①动刀片的摆幅依靠改变插置动刀片转动轴的摆幅调节孔来调节,而摆幅调节孔由动刀片插板、动刀片、定刀片、机壳前端底板上对应的开孔叠合形成,只有当各部件上的开孔相互一一对应时,动刀片转动轴才能插置成功,给各零部件的制造、装配造成了一定的困难。②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将动力传至连杆,而减速装置由大、小齿轮相互啮合组成,使得动力传动不够直接,且造成该采摘器减速装置部分径向面积过大,导致该采摘器在花椒枝丛中使用不够灵便,影响采摘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对该采摘器进一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力传动直接,易于制造、装配且使用灵便的高效电动花椒采摘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花椒采摘器,包括机壳、电动机、电源导线、连杆、剪切装置,所述机壳为上盖与下盖相合而成的可手握的长筒,下盖前端为平板状,机壳后端设有导线穿孔,所述剪切装置由动刀片、定刀片、动刀片插板、动刀片转动轴构成,动刀片插板的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的顶面相对均开设有刀片插槽,动刀片和定刀片后端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顶面的插槽中,定刀片的前端设有“U”形或“V”形槽口,槽口周边开刃,动刀片的前端为尖形,两侧开刃,动刀片插板和下盖前端平板相互叠合通过动刀片转动轴转动连接,剪切装置的刀刃端自机壳前端伸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机壳下盖中后部的一侧,电动机转动轴前端设置有一电机传动轮,连杆的一端与设置在电机传动轮前端面摆幅调节孔中的连接柱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刀片插板的后端活动连接,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导线穿过机壳后端的导线穿孔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动刀片尖形刀刃两侧刃部相对各设有一卡槽。所述定刀片前端并列设有二或三个“U”形或“V”形槽口。所述电机传动轮上设置连接柱的摆幅调节孔按照与电机传动轮前端面圆心距离的远近设置有多个。所述机壳顶部设有电机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由于本技术按照与电机传动轮前端面圆心距离的远近在电机传动轮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动刀片摆幅调节孔,不仅易于制造、装配,而且更易于将动刀片的摆幅调节至理想效果。②由于在电动机转动轴前端仅设置一电机传动轮,不仅使动力传动更为直接,而且使传动部分径向面积大大缩小,在花椒枝丛中使用更为灵便,更有利于提高花椒采摘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摘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动刀片摆幅调节孔在电机传动轮前端面的分布示意图;图3是开设双“V”形槽口的定刀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电动花椒采摘器,包括机壳1、电动机2、电源导线3、 连杆4、剪切装置,所述机壳1为上盖与下盖相合而成的可手握的长筒,下盖前端呈平板状, 机壳后端设有导线穿孔5,顶部设有电机开关6,所述剪切装置由动刀片7、定刀片8、动刀片插板9、动刀片转动轴10构成,动刀片插板9的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11的顶面相对均开设有刀片插槽,动刀片7和定刀片8后端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顶面的插槽中,定刀片8的前端设有一“U”形槽口 12,槽口周边开刃,动刀片7的前端为尖形,两侧开刃,两侧刃部相对各设有一卡槽13,动刀片插板9和下盖前端平板11相互叠合通过动刀片转动轴10转动连接,剪切装置的刀刃端自机壳前端伸出,所述电动机2固定在机壳下盖中后部的一侧,电动机转动轴14前端设置有一电机传动轮15,电机传动轮15前端面上按照与该传动轮前端面圆心距离的远近设有六个摆幅调节孔16,连杆4的一端与设置在电机传动轮15前端面摆幅调节孔中的连接柱17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刀片插板9的后端活动连接,连接电动机2的电源导线3穿过机壳后端的导线穿孔5与电源相连接。工作时,先在花椒树下铺好布单或塑料膜,将充电电池挂在腰间,电源插头插入充电电池,再按下电动机开关,即可开始工作。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定刀片8前端设置的槽口为二个并列的“V”形槽口 18,两槽口周边均开设有刀刃。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花椒采摘器,包括机壳、电动机、电源导线、连杆、剪切装置,所述机壳为上盖与下盖相合而成的可手握的长筒,下盖前端为平板状,机壳后端设有导线穿孔,所述剪切装置由动刀片、定刀片、动刀片插板、动刀片转动轴构成,动刀片插板的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的顶面相对均开设有刀片插槽,动刀片和定刀片后端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顶面的插槽中,定刀片的前端设有“U”形或“V”形槽口,槽口周边开刃,动刀片的前端为尖形,两侧开刃,动刀片插板和下盖前端平板相互叠合通过动刀片转动轴转动连接, 剪切装置的刀刃端自机壳前端伸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机壳下盖中后部的一侧,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转动轴前端设置有一电机传动轮,连杆的一端与设置在电机传动轮前端面摆幅调节孔中的连接柱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刀片插板的后端活动连接,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导线穿过机壳后端的导线穿孔与电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椒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片尖形刀刃两侧刃部相对各设有一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椒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片前端并列设有二或三个“U”形或“V”形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椒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传动轮上设置连接柱的摆幅调节孔按照与电机传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花椒采摘器,包括机壳、电动机、电源导线、连杆、剪切装置,所述机壳为上盖与下盖相合而成的可手握的长筒,下盖前端为平板状,机壳后端设有导线穿孔,所述剪切装置由动刀片、定刀片、动刀片插板、动刀片转动轴构成,动刀片插板的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的顶面相对均开设有刀片插槽,动刀片和定刀片后端分别插置在动刀片插板底面和下盖前端平板顶面的插槽中,定刀片的前端设有“U”形或“V”形槽口,槽口周边开刃,动刀片的前端为尖形,两侧开刃,动刀片插板和下盖前端平板相互叠合通过动刀片转动轴转动连接,剪切装置的刀刃端自机壳前端伸出,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机壳下盖中后部的一侧,其特征在于,电动机转动轴前端设置有一电机传动轮,连杆的一端与设置在电机传动轮前端面摆幅调节孔中的连接柱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动刀片插板的后端活动连接,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导线穿过机壳后端的导线穿孔与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文
申请(专利权)人:孙胜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