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灯管支架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287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及背光模组,该组合式灯管支架包含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灯管夹持件以及定位孔;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第二灯管夹持件以及与该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该定位柱可调地插置于该定位孔中,以使该组合式灯管支架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灯管支架可增加用于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上的通用性及降低开模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灯管支架及背光模组
本技术关于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及背光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的支架以及应用该灯管支架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已成为各类显示装置的主流。例如家用的电视、个人电脑及显示器、行动电话及数码相机等,均为大量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其中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用于供应液晶有着足够亮度及分布均勻的光源,以使液晶显示装置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各自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习知的灯管支架如图1所示,灯管支架100包括本体11、灯管夹持件12、扩散板支撑件13以及固定件14,灯管支架100通过固定件14固定于背光模组的背板上,灯管夹持件 12夹持灯管,扩散板支撑件13可进一步支撑灯管上方的扩散板。习知的灯管支架100适合于某一宽度的灯管,当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需要不同灯管时,则需要不同尺寸的灯管支架, 造成灯管支架开模成本的增加。为解决该问题,台湾专利申请TW 200914931《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装置》提供了一种在本体上开槽,多个灯管夹持件可滑动于该滑槽内以调整并适应不同宽度的灯管需要,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晃动较大,容易造成灯管的碎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可调整两个支架间的间距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用于背光模组中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其包含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灯管夹持件以及定位孔,该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一端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一端面相邻, 该第一灯管夹持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定位孔自该第一端面沿该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于该第一本体内镂空形成;该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本体、第二灯管夹持件以及与该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该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表面和第二端面,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二端面相邻,该第二灯管夹持件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该定位柱自该第二端面沿该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出,该定位柱可调地插置于该定位孔中,以使该组合式灯管支架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间的间距。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该组合式灯管支架还包括扩散板支撑件,该扩散板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或第二表面上。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该定位孔为圆孔、矩形孔、梯形孔或T字形孔。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该定位柱为圆柱、矩形柱、梯形柱或T字形柱。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该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该第一本体还包括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三表面上。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该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该第二本体还包括与该第二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第四表面上。根据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以及上述组合式灯管支架。该组合式灯管支架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间的间距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该组合式灯管支架固定于该背板上。根据所述的背光模组,该组合式灯管支架还包括扩散板支撑件,该扩散板支撑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或第二表面上。根据所述的背光模组,该背板具有多个安装孔,该组合式灯管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和该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本体和该第二本体上,该多个安装孔分别与该第一固定件和该第二固定件配合将该组合式灯管支架固定于该背板。根据所述的背光模组,该定位孔为圆孔、矩形孔或T字形孔,该定位柱为圆柱、矩形柱或T字形柱。本技术的组合式灯管支架是在第一支架上设置定位孔以及在第二支架上设置与该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可方便地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调上的灯管夹持件之间的间距,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另外,本技术的组合式灯管支架可增加用于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上的通用性及降低开模成本。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的灯管支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灯管支架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灯管支架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2至图5,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灯管支架200的第一支架210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组合式灯管支架200的第二支架220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背光模组400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背光模组600的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200,用于背光模组400及\或背光模组600中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该组合式灯管支架200包含第一支架210以及第二支架220。该第一支架210包括第一本体21、第一灯管夹持件22以及定位孔25,该第一本体21具有第一表面21a和第一端面21b,该第一表面21a与该第一端面21b相邻,该第一灯管夹持件22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21a,该定位孔25自该第一端面21b沿该第一本体21的长度方向于该第一本体21内镂空而形成。该第二支架220包括第二本体沈、第二灯管夹持件27以及与该定位孔25相匹配的定位柱四,该第二本体26具有第二表面26a和第二端面^b,该第二表面26a与该第二端面26b相邻,该第二灯管夹持件27设置于该第二表面26b上,该定位柱四自该第二端4面26b沿该第二本体沈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出。该定位柱四可调地插置于该定位孔25中, 以使该组合式灯管支架200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22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27间的间距。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式灯管支架200应用于背光模组时可在调整好该第一灯管夹持件22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27间的间距后将第一支架210以及第二支架 220粘贴固定于背板上。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200,该组合式灯管支架200还包括扩散板支撑件23, 该扩散板支撑件23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或第二表面上,用于支撑灯管上方的扩散板。上述的定位孔25可为圆孔、矩形孔或梯形孔,较佳的为T字形孔,所述T字形孔即是在矩形孔的一侧增加一槽部,如图2所示。该定位柱四为圆柱、矩形柱或梯形柱,较佳的为T字形柱, 该T字形柱即是在矩形柱上对应增加防呆凸出部,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定位孔 25和定位柱四仅以T字形孔和T字形柱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制。请参照图2和图3,根据所述的组合式灯管支架200,该第一支架2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对,该第一本体21还包括与该第一表面21a相对的第三表面21c,该第一固定件M 设置于该第三表面21c上,该第一固定件M可为卡钩。该第二支架22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观,该第二本体沈还包括与该第二表面26a相对的第四表面^c,该第二固定件28设置于该第四表面26c上,该第二固定件28与该第一固定件M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灯管支架200用于背光模组时可在调整好该第一灯管夹持件22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27间的间距后将第一支架210以及第二支架220卡合固定于背板上。根据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以及上述组合式灯管支架。该组合式灯管支架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间的间距以支撑不同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灯管支架,用于背光模组中以支撑不同宽度的灯管,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架,其包括第一本体、第一灯管夹持件以及定位孔,该第一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一端面,该第一灯管夹持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上,该定位孔自该第一端面沿该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于该第一本体内镂空形成;以及第二支架,其包括第二本体、第二灯管夹持件以及与该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柱,该第二本体具有第二表面和第二端面,该第二灯管夹持件设置于该第二表面上,该定位柱自该第二端面沿该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出,该定位柱可调地插置于该定位孔中,以使该组合式灯管支架根据不同灯管的宽度调整该第一灯管夹持件与该第二灯管夹持件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元辉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