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辐照消毒中药成药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68019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束辐照消毒中药材的工艺,在制药混合粉剂生产环节后采用电子束辐照消毒。完成该工艺的设备由加速器、辐照盒、螺旋推进器、粉末搅拌器、振动可调出料装置、进、出料料位计和管道组成。辐照盒的前、后壁上装有钛窗。振动可调出料装置由固定栅栏、可动栅栏、驱动杆和驱动轮组成。在辐照盒内的管道是垂直的,在进料口、出料口的管道采用迷宫式。这种改进和已有技术相比,不仅使药品的卫生质量达到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而且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所属
是电子束对中药材的辐照消毒工艺和设备。作为已有技术蜜丸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剂型,绝大多数中药厂生产蜜丸的传统工艺其工艺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传统工艺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严重,杂菌总数为几十万~几百万/克。1978年卫生部、化工部、商业部联合制定了《药品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不同药品(包括蜜丸)中杂菌总数的限度(杂菌<10000个/克),以及致病菌、活螨不能检出。按照上述《药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对蜜丸进行检验,发现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要求,细菌总数远超过限度。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针对蜜丸不能采用加热灭菌的特点,个别中药厂对包装后的成品采用辐照灭菌法消毒。应用60Co 射线、电子束辐照消毒蜜丸的常规工艺其工艺示意流程图如图3、图4所示。但是,采用60Co 射线辐照丸剂的常规工艺(图3),由于(1)环境和操作人员的防护要求高,因此基建投资成本高;(2)由于半衰期的影响,五年内要衰减50%,因此需要经常增加钴源的投资;(3)一旦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例如失控、断电等),钴源降不到井下,人身安全不能保证;(4)公安部规定,消毒所用的大钴源不能装在市区和近郊区,因此不能在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束辐照消毒中药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药混合粉剂生产环节[4]后采用电子束辐照消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束辐照消毒中药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制药混合粉剂生产环节[4]后采用电子束辐照消毒[6]。2.一种完成电子束辐照消毒中药材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由加速器[12]、辐照盒[19]、螺旋推进器[17]、粉末搅拌器[24]、振动可调出料装置(图8)、进、出料料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