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物联网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738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物联网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装置与方法,它可用于直接接口普通传感器、直接接口射频识别(RFID)、直接接口现行以太网系统及互联网,集成为智能汽车用物联网系统;它将数据接口模块、单片机、存储模块、射频收发器模块、GSM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及通用的数据的接口等集成在单块双层混合集成电路板上,成为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其中传感器包括,道路安全传感器、GPS卫星定位装置、行车安全传感器、危险品安全传感器等;射频识别包括车主及车辆信息;网络及电脑智能软件包括:优化行车路径、道路安全及行车安全提示、危险品监控与警示、车货防盗及事故监测智能录像记忆,最后配置车载接收机,组成完整的车联网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物联网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装置与方法,它主要用于普通传感器、RFID与以太网之间的物理连接,之后形成汽车用物联网系统,属于车联网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汽车用物联网技术即车联网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国家对于包括车联网技术在内的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产业给予了战略上的重视,金融危机以后,依靠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实现国家经济转型成为政府,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产业,科技部、工信部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国家有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 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指经营者自有营运客车10辆以上、客位200个以上), 以及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车辆)都需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已经取得道路运输证但尚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营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督促运输企业加装,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这是我国推动运营效率技术的良机,汽车交通智能运营车联网技术系统,包括道路安全信息、GPS卫星定位装置、行车安全信息、车况与故障诊断、维修管理、娱乐试听、视频监控、危险品的状况信息监控、防盗监测、优化行车路径、安全车速监测、安全车距监测、良好的驾驶习惯辅助、油耗检测、综合运营效率优化、车辆识别安全等综合信号无线传输及后方服务器平台总控,这些构成了车联网通智能运营系统;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客户可以灵活选择,可以选择安全、油耗等最基本功能的管理模块,也可以选装更多元的模块,而且能够与客户已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兼容,客户需要什么软件,就安装什么;将为用户提供的也是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车联网一套安全高效的运营解决方案,它致力于从车辆技术、驾驶方法、智能管理体系等三方面为客户提供“人、车、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并组建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综合上述车联网通智能运营系统,从器件上分,车联网的组成为三大块,一是传感器,二是射频识别,三是网络电脑及智能软件,这三者缺一不可,三位一体,三者的“连接”是由硬件支撑、硬件连接,软件控制;其中传感器包括,道路安全信息监测传感器、GPS卫星定位装置、行车安全信息传感器、车速监测传感器、安全车距监测传感器、车况传感器、故障诊断传感器、视频监控单元、危险品的状况信息监控传感器、防盗监测装置、油耗检测传感器等,射频识别包括车牌照、车主及驾驶员信息系统,还包括发动机、车架及荷载信息系统,网络及电脑智能软件包括GPS卫星定位与优化行车路径智能信息与提示、道路安全智能信息与警示、安全车速监测智能信息与提示、安全车距监测智能信息与提示、良好的驾驶习惯辅助智能信息与提示、危险品的状况智能信息监控与警示、油耗检测及综合节油智能信息与提示、车货防盗监测智能录像系统、车辆道路事故监测智能录像系统。目前传感器、射频识别及网络电脑三者在物联网意义上的物理连接的“通用中间连接件”研究很少,几乎是空白,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用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这种通用中间连接体电路模块可直接用于直接接口普通传感器、直接接口射频识别(RFID)、直接接口现行以太网系统及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升级改造现行的普通传感器、RFID及互联网路,逐步升级为物联网智能系统,这些是开发物联网实用系统的踏实的一步,对物联网的实用化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物联网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装置与方法,这种通用中间连接体电路模块可直接用于直接接口普通传感器、直接接口射频识别(RFID)、直接接口现行以太网系统及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升级改造现行的普通传感器、RFID及互联网路,逐步升级集成为智能汽车用物联网系统。其中普通传感器包括,道路安全信息监测传感器、GPS卫星定位装置、行车安全信息传感器、车速监测传感器、安全车距监测传感器、车况传感器、故障诊断传感器、视频监控单元、危险品的状况信息监控传感器、防盗监测装置、油耗检测传感器等;射频识别包括车牌照、车主及驾驶员信息系统,还包括发动机、车架及荷载信息系统;网络及电脑智能软件包括GPS卫星定位与优化行车路径智能信息与提示、道路安全智能信息与警示、安全车速监测智能信息与提示、安全车距监测智能信息与提示、良好的驾驶习惯辅助智能信息与提示、危险品的状况智能信息监控与警示、油耗检测及综合节油智能信息与提示、车货防盗监测智能录像系统、车辆道路事故监测智能录像系统,最后配置车载接收机,组成完整的车联网系统。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接口模块、单片机、存储模块、射频收发器模块、GSM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等,将它们集成在单块双层电路板上,组成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其智能控制由中间体模块中的单片机并结合上层计算机智能软件完成,再配置车载接收机,组成完整的车联网系统。其中典型应用结构中,数据接口模块采用MAX125多路数据采集芯片,单片机采用 MSP430F149,存储模块采用双口 RAM模块IDT7132,射频收发器采用CCM20模块,电路板采用双层混合集成电路板配以输入输出及数据通用端口。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用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集成物联网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数据接口模块辅之输入输出及数据用用端口,与传感器的数据线链接,传感器信号传输到数据接口模块中,经数据接口模块,模拟多路开关控制通道的切换,采样保持、A/D转换、再通过MAX125的双向并行口对MAX125 二次编程,转换完成后结果数据储存在芯片内部的 ^HbitRAM中,外部电路接收到全部转换完毕发出的中断信号后,可以依次对MAX125的读使能脚施加读脉,由单片机MSP430F149程序控制,经存储模块双口 RAM模块IDT7132,缓冲数据,发送到射频收发器采用CCM20模块上,由他按指令发射数据信号到以太网接收模块上,由智能软件控制通过无线通讯网输出到车载接收机上,控制被控对象,如轿车、客车、货车、预警台等,实现车联网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用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集成物联网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将数据接口模块、单片机、存储模块、射频收发器模块、GSM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等集成在单块双层混合集成电路板上,通过该电路板间连线链接,及无线/有线传输通讯,在该电路板上还设置通用的输入、输出、数据及电源等的通用端口,集成组建为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再配置其智能控制的单片机与上层计算机智能软件,组成完整的物联网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用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集成物联网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物联网用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通过它的通用端口直接与普通传感器接口链接、直接与射频识别(RFID)接口链接、直接与现行以太网系统及互联网接口链接,直接升级组建为智能物联网系统。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其中分别为,1.道路安全信息监测传感器、2. GPS卫星定位装置、3.行车安全信息传感器、4.车速监测传感器、5.安全车距监测传感器、6.视频监控单元、7.车况及故障诊断传感器、8.油耗检测传感器、9.防盗监测装置、10危险品的状况信息监控传感器,11.通讯连线/无线通讯、12.标准接线端子、13.万能数据接口处理模块、14.射频收发器模块/GSM模块、15.无线通讯网、16.轿车车载接收机、17.互联网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物联网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装置与方法,它将数据接口模块、单片机、存储模块、射频收发器模块、GSM模块及电源管理模块及通用的数据的接口等集成在单块双层混合集成电路板上,组成为通用中间连接体模块;它直接接口普通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现行以太网系统及互联网,集成为智能汽车用物联网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郭玲王阳姚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