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新生专利>正文

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519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包括医用泡沫材料、外接引流管和内置引流管,外接引流管的前端与内置引流管的后端通过插接式引流接头连接,外接引流管后端连接负压源;内置引流管的前段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中、后端连接插接式接头并伸出于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或侧面外;还可包括有外接冲洗管和内置冲洗管,外接冲洗管的前端与内置冲洗管的后端通过插接式冲洗接头连接,外接冲洗管后端连接冲洗源;内置冲洗管穿过或包埋于医用泡沫材料中、后端伸出于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或侧面外、前端伸出于内表面下方或是穿进内置引流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在插接外接引流管时方便用力且不会挤压到患者伤口,特别适用于臀部及背部等易受到挤压压迫的人体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治疗专用软垫技术领 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负压治疗专用软垫。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人曾在现有VSD技术基础之上做出改进,设计了一种创面冲洗_负压封闭引流专用软垫,该专用软垫兼具创面冲洗和负压引流的功能,其结构包括引流管、冲洗管和医用泡沫材料,为方便使用,引流管和冲洗管均分为两段,其中,引流管分为外接引流管和内置引流管,内置引流管部分或全部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之中且管壁上开有多个侧孔。当内置引流管全部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之中时,外接引流管前端通过一种埋设在医用泡沫材料内,并且接口外露于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的插接式引流接头与内置引流管可拆装连接,夕卜接引流管后端连接负压源。冲洗管结构类似,且内置冲洗管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内、前端插进内置引流管内或伸出于医用泡沫材料内表面外,内置冲洗管后端同样采用一种埋设在医用泡沫材料内,并且接口外露于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的插接式冲洗接头可拆装地与外接冲洗管连接。上述的采用VSD技术的敷料结构的使用过程是首先需要将该敷料结构的医用泡沫材料帖附于患者的开放性伤口或创面上,然后应用医用粘贴薄膜将医用泡沫材料粘贴和密封于正常皮肤上,最后将外接引流管和外接冲洗管插入相应接头内并连接负压源和冲洗设备,启动冲洗源和负压源,即开始对创面进行冲洗,以及渗液或坏死物质引流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在插接外接引流管或外接冲洗管时, 必须适当用力才能将外接管插入接头内,由于接头埋设于泡沫材料内,接头是垂直于泡沫材料的外表面,此时无法用一只手拿住并固定接头、另一只手将外接管插入接头,只能用外接管将接头连同泡沫材料一起向患者肉体方向用力压,这样才能将外接管插进接头内,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将触压伤口,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此外,由于外接管是垂直插入接头的,因此会突出于泡沫材料上,当患者翻身或当患者身体多处需要治疗时,有可能导致患处朝向床铺,此时垂直的接头和外接管将会顶住患处造成痛苦,严重时会影响病人创面的愈合。还有,一般来说外接管是可以绕接头转动的,但现在由于接头是垂直设在泡沫材料中的,外接管只能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这对使用上有时有不方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插接式外接管的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其插接外接管时方便用力且不会挤压到患者伤口,还能避免患者受到外接管连接处的顶压而产生痛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包括医用泡沫材料、外接引流管和内置引流管,所述的外接引流管的前端与所述的内置引流管的后端通过一插接式引流接头连接,所述的外接引流管后端连接负压源;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置引流管的前段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中且管壁上开有多个引流侧孔、后端伸出于所述的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或侧面外。所述的插接式引流接头的外接引流管的插接口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的医用泡沫材料的外表面。在上述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还包括有外接冲洗管和内置冲洗管,所述的外接冲洗管的前端与内置冲洗管的后端通过插接式冲洗接头连接,所述的外接冲洗管后端连接冲洗源;所述的内置冲洗管穿过所述的医用泡沫材料、后端伸出于所述的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或侧面外、前端伸出于内表面下方或是穿进所述的内置引流管内,且前段管壁上开设多个冲洗侧孔;所述的外接冲洗管中段穿在所述的外接引流管内、前端和后端都从所述的外接引流管管壁上开有的通孔引出;所述专用软垫还包括外接冲洗管,所述的外接冲洗管后端连接冲洗源、前端穿在所述的外接引流管内;所述的引流接头和冲洗接头制成一体式的引流冲洗接头,所述的引流冲洗接头分别与内置引流管和/或内置冲洗管相连接,外接引流管、外接冲洗管的前端通过一体式引流冲洗接头可拆装式连接,外接冲洗管后端连接冲洗源或设有堵头;所述的插接式接头为单头插接式的接头,接头与内置管一体制出,外接管是插入式连接,插接式引流接头的外接引流管的插接口的轴线平行于医用泡沫材料的外表面;所述引流接头和冲洗管接头为直角接头或者直通接头,所述直角接头的两个插接口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直通接头的两个插接口的轴线同轴;在泡沫材料2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不透气材料层,不透气材料层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医用泡沫材料,大于医用泡沫材料的不透气材料层的外周边具有粘性并覆盖有粘性保护纸。这样既可以另行使用粘膜,也可以直接将医用泡沫材料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外接引流管和负压源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该软垫的引流接头和冲洗管接头均位于医用泡沫材料外部,因此,连接外接引流管或者外接冲洗管时,可一手捏住接头一手将外接管插入,从而避免插接时的力量传导到创面而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2、由于引流接头和冲洗管接头均可采用直通接头或者水平接头,从而可将外接引流管/外接冲洗管与医用泡沫材料的连接角度随时调整,以适应外接仪器的方位和距离; 另外,也可将多条外接管调整到同一方位,进行规整排列,方便手术后的护理和治疗;3、由于内置管和外接引流管在敷料表面呈平行方向联接,可以保证即使该软垫使用部位会被患者压迫,引流管和引流接头也不会顶压创面,从而避免了直立的接头部位被压迫而引起的痛苦或影响创面愈合等不良状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治疗专用软垫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沿图2的A-A线);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去掉外接管后的俯视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接头旋转为插接口轴线平行于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水平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具体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纵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四的水平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五的水平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六的纵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七的纵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八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包括引流管1、医用泡沫材料2和冲洗管13,引流管1分为外接引流管3和内置引流管4,在本实施例中,内置引流管4的前段埋设于医用泡沫材料内且前段管壁上开有多个引流用侧孔5,内置引流管的后端伸出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并通过插接式引流接头6与外置引流管4连接,本例的引流接头6采用直角接头,即该接头的两个插接口的轴线相互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直通接头,直通接头的两个插接口的轴线同轴。外接引流管3使用时通过插接式引流接头6与内置引流管4连通,也即外接引流管与引流接头为可拆装式连接,外接引流管3后端接负压源。冲洗管13的结构与引流管1相同,同样分为外接冲洗管9和内置冲洗管10,内置冲洗管前段穿过医用泡沫材料2,穿出部分置于医用泡沫材料2内表面下方,后端伸出医用泡沫材料2外表面外,外接冲洗管9的前端和内置冲洗管10的后端通过插接式冲洗接头11 可拆装式连接,外接冲洗管后端连接冲洗源或设有堵头。使用时,将本装置覆盖在开放性伤口或创面上,敷料可采用医用聚乙烯醇泡沫材料或医用聚氨酯泡沫材料等,应用医用粘贴薄膜将本装置粘贴和密封于正常皮肤上,然后在粘贴薄膜上,内置引流管和内置冲洗管的出口处戳孔,然后从戳孔位置再依次连接各接头、各外接管、负压源或冲洗设备,启动负压源就可以对创面渗液或坏死物质进行引流,负压源一般为-12 _80kPa。由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治疗专用软垫,包括医用泡沫材料、外接引流管和内置引流管,所述的外接引流管的前端与所述的内置引流管的后端通过插接式引流接头连接,所述的外接引流管后端连接负压源;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置引流管的前段包裹于医用泡沫材料中且管壁上开有多个引流侧孔、后端伸出于所述的医用泡沫材料外表面或侧面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朱新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