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105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控制开关。涉及对控制开关操作结构的改进。避免连切两档,进而防止误操作。包括开关本体、旋钮、连接开关本体与旋钮的方柄和面板,在旋钮与开关本体之间还设有定位器组件;定位器组件包括凸销、具有中孔的定位器和压簧;定位器朝向所述面板一端的为背面,背面上设有若干孔,若干孔均布在所述背面的同一圆周上;定位器的正面边缘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扇形的凸起,在一对扇形的凸起之间具有一对对称地能限制旋柄转动角度的扇形空隙;定位器的中孔与圆柱形的旋钮下部枢接;压簧设在所述定位器正面与所述旋钮之间;凸销位于面板上且朝向定位器方向凸起,凸销偏离所述方柄的轴心、与方柄轴心距离为孔所处圆周半径的尺寸。能避免误碰,不改变原回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变电所用的控制开关,尤其涉及对控制开关操作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控制方式的变电所,控制开关是对开关进行人为控制的唯一方法,为了防止误分合开关,控制开关采用专用的结构,如分闸的方式是控制开关从合位->预分位置->分间位置,可以可靠防止误分开关,再加上翻牌等手段,防止了误分合开关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新投变电站或综自改造后的变电站,对开关进行控制的主要手段为监控后台操作,同时在测控装置上安装了控制开关作为后备操作。因为此控制开关为后备操作,故采用简单的万能转换开关,如分闸的方式是控制开关从远方位置- >就地位置- >分闸。由于现测控装置上所配控制开关均为万能转换开关,从结构上不能防止连切两档,在实际操作中用力过大或过猛就可能连档操作,如从“远方”切至“就地”位置时,造成开关从“远方”位置跳过“就地”位置,直接切换至“分间”或“合间,,位置,造成开关误分或误合,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影响电网安全。比如,目前国内控制开关有以下两种形式1、在传统控制方式开关一对一控制回路中,控制开关有的采用老式控制开关,各档之间有限位,尽管不会发生连档操作;但进行后挡操作时,需用极大的力量。使得操作控制难度大。有的采用新式控制开关,其中分、合档必须将控制把手按下才能进行分合闸,也能防止误分合闸。但存在与前述控制开关同样的缺陷。2、在计算机综合控制方式下,在测控装置附近屏面上安装万能转换开关作为控制开关。小部分测控装置采用两只转换开关,一只转换开关为“远方” / “就地”切换开关,一只为“合闸”/ “分闸”切换开关,不可能发生连档操作。大部分测控装置采用一万能转换开关,可能发生连档操作,造成误分合开关。目前,国外控制开关有以下两种形式1、在传统控制方式下,采用新式控制开关(国内新式控制开关为仿制),分、合档必须接控制把手按下才能进行分合间,可有效地防止误分合闸。2、在计算机综合控制方式下,不安装控制开关,通过测控装置人机对话窗口完成开关的分合闸。不难看出,国内、外的第一种均为传统的机械模式,后者为计算机控制模式。机械模式中均存在有结构复杂、操作不灵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避免连切两档,进而防止误操作的同时,还能使结构简单,操作灵便的控制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关本体、旋钮、连接开关本体与旋钮的方柄和面板,所述旋钮下部的外表面呈圆柱形、上部设有旋柄,在所述旋钮与开关本体之间还设有定位器组件;所述定位器组件包括凸销、具有中孔的定位器和压簧;所述定位器朝向所述面板一端的为背面,所述背面上设有若干孔,所述若干孔均布在所述背面的同一圆周上;所述定位器的正面边缘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扇形的凸起,在一对扇形的凸起之间具有一对对称地能限制所述旋柄转动角度的扇形空隙;所述定位器的中孔与所述圆柱形的旋钮下部枢接;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定位器正面与所述旋钮之间;所述凸销位于面板上且朝向定位器方向凸起,所述凸销偏离所述方柄的轴心、与方柄轴心距离为所述孔所处圆周半径的尺寸。所述凸销设置在一嵌合面板上,所述嵌合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关本体的面板上。所述定位器背面上同一圆周处设有一圈凹槽,所述若干孔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相邻两孔间的槽底面呈山脊形,使得所述孔的孔口低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本技术在现有控制开关的基础上,增设了定位器组件。其中的定位器背面设有若干孔,只要其中任意一孔投入凸销,定位器的旋转自由度即被限制,也就是说,旋钮的旋柄只能在定位器正面一对对称的扇形空隙中(轻巧地)运动,以实现在一档空间中的操作。如果需要进行下一档动作,则需要将定位器“拉起”,使孔脱离凸销,随即转动定位器一定角度,使一对扇形空隙转移到需要操作的位置上,再放下定位器(放下动作由压簧作用; 放下时,需使另一孔投入凸销中,定位),即可进行下一档的操作。本技术可在不改变原控制开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外加简单、可靠的组件,防止控制开关连续操作两档,或在切换至“分闸”或“合闸”位置时必须打开闭锁装置才能进行。本技术对控制开关进行改造后,不影响原功能,不增加操作难度,不增加操作时间, 不降低操作速度。操作时,做到不停电,不改变原操作回路,不影响设备的运行,不会造成误碰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定位器,11是中孔,12是孔,13是凸起,14是扇形空隙;2是旋钮,21是弹簧槽,22是旋柄,23是方孔;3是开关本体,31是凸销,32是嵌合面板,33是方柄;4是间隙; 5是弹簧;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定位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5是凹槽,151是山脊形,152是坡面。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4所示,包括开关本体3、旋钮2、连接开关本体3与旋钮2的方柄33和面板,所述旋钮2下部的外表面呈圆柱形、上部设有旋柄22,在所述旋钮2与开关本体3之间还设有定位器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旋钮2轴心开设有与所述方柄33适配的方孔 23,以实现对开关的操作。所述定位器组件包括凸销31、具有中孔11的定位器1和压簧5 ;所述定位器1朝向所述面板一端的为背面,所述背面上设有若干孔12,所述若干孔12均布在所述背面的同一圆周上;所述定位器1的正面边缘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扇形的凸起13,在一对扇形的凸起13之间具有一对对称地能限制所述旋柄22转动角度的扇形空隙 14 (如图2显示位置,旋柄22可在“远控”-跳闸方向的“就地”,“远控”-分闸方向的“就地”之间切换);所述定位器1的中孔11与所述圆柱形的旋钮2下部枢接;需要说明的是 附图中对扇形空隙14的表达仅仅是为了进行示意。扇形角度,以及若干孔12数量的选择, 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所述压簧5设在所述定位器1正面与所述旋钮2之间;所述凸销31位于面板上且朝向定位器1方向凸起,所述凸销31偏离所述方柄33 的轴心、与方柄33轴心距离为所述孔12所处圆周半径的尺寸。所述凸销31设置在一嵌合面板32上,所述嵌合面板32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关本体 3的面板上。所述定位器1背面上同一圆周处设有一圈凹槽15,所述若干孔12设置在所述凹槽 15内,所述相邻两孔12间的槽底面呈山脊形151,使得所述孔12的孔口低于所述凹槽15的槽口。这样,在山脊形151两侧至孔12的孔口间形成坡面152,便于凸销31滑入孔12中。图1所示,为定位器1被拨拉起的状态,此时,定位器1的背面与开关本体3面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4,间隙4的尺寸以凸销31脱离孔12为宜,脱离后,即能转动定位器1, 改变扇形空隙14相对于面板上的档位指示位置。图5、6所示,为本技术定位器1转换位置后的工作状态,定位器1相对于图2 转动了一定角度,使得旋柄22只能在“跳闸”-跳闸方向的“就地”之间动作。下面说明实践操作流程常态时旋钮2的箭头(旋柄)对着“远程”当切换至“就地”(如45度)后,定位器上方的凸起13就挡住旋钮2不可以再转。防止开关直接切换至“合闸”或“分闸”,此时开关如需切换至“合闸”或“分闸”必须将定位器提起后转动45度,开关旋钮才可以旋转。 这样旋钮和定位器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保证控制开关在使用的时候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控制开关,包括开关本体、旋钮、连接开关本体与旋钮的方柄和面板,所述旋钮下部的外表面呈圆柱形、上部设有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钮与开关本体之间还设有定位器组件;所述定位器组件包括凸销、具有中孔的定位器和压簧;所述定位器朝向所述面板一端的为背面,所述背面上设有若干孔,所述若干孔均布在所述背面的同一圆周上;所述定位器的正面边缘处对称地设有一对扇形的凸起,在一对扇形的凸起之间具有一对对称地能限制所述旋柄转动角度的扇形空隙;所述定位器的中孔与所述圆柱形的旋钮下部枢接;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定位器正面与所述旋钮之间;所述凸销位于面板上且朝向定位器方向凸起,所述凸销偏离所述方柄的轴心、与方柄轴心距离为所述孔所处圆周半径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付陈强于翔李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