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861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农用肥料生产技术领域,是由硫酸锌1-2份、硼砂1-2份、硫酸镁2-3份、表面活性剂1-1.5份、磷酸二氢钾2-3份、复合氨基酸15-20份、腐殖酸钾1-2份、钼酸铵1-2份、氯化钙3-5份、尿素5-8份、柠檬酸10-15份、螯合剂15-20份按重量份额配制而成;具有营养全、利用率高、吸收好、见效快等特点,可广泛用作烟草、柑橘、蔬菜、瓜果等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肥料生产
,特别是。
技术介绍
叶面肥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叶面施肥打破了土壤根施肥的传统方式,是最灵活、最便捷的施肥方式。但是近年来,国内生产的多数叶面肥有效含量低、 作用单一、元素利用率不高、效果不够稳定。叶面肥的效用,最终要体现在能使农民增产增收上,这就要求叶面肥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营养成分,要有较高的多肥,足够量的有效氨基酸和高活性抗硬水腐植酸,当然还要有适量的氮、磷、钾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 200310114527. 9) “生物叶面肥”,包括化学试剂、生物有机质、螯合剂、渗透剂和微生物发酵液,其中固体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尿素50 55%、磷酸二氢钾20 25%、氯化钾7 8%、 硼酸0. 3 0. 5 %、硫酸亚铁0. 2 0. 4 %、硫酸铜0. 1 0. 2 %、硝酸钙0. 5 1. 5 %、硫酸镁0. 2 0. 4%、硫酸锌0. 2 0. 4%、硫酸锰0. 2 0. 3%、钼酸铵0. 05 0. 10%、黄腐酸 14 15%、EDTA螯合剂1 2%、AE0_20渗透剂0. 05 0. 10%,将上述原料总量与60 70°C的水以2 3的比例在反应釜中混合,反应对小时后,将过滤所得液体以每公斤0.5 Iml的比例加入微生物发酵液,再调整pH值至5.0 6.0,即得到本专利技术叶面肥。该叶面肥大量元素含量高、中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全,并含有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有益微生物菌群、螯合剂、渗透剂、生长调节剂,且无毒、无味,安全可靠,无副作用,能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全、利用率高、吸收好、见效快的叶面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专利技术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 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硫酸锌1-2 表面活性剂1-1. 5 腐殖酸卻1-2 尿素5-8硼砂1-2 磷酸二氢郐2-3 钼酸铵1-2 柠檬酸10-15硫酸镁2-3 复合氨基酸15-20 氯化钙3-5 螯合剂15-2(1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硫酸锌1 表面活性剂1 腐殖酸郐1 尿素852 3 11砂钾铵酸氢二酸檬酸硼磷钼柠硫酸镁2 复合氨基酸20 氯化钙5 螯合剂15。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硫酸锌2 表面活性剂1 腐殖酸卻2 尿素5其优化的技术方案:硼砂1 磷酸二氢钾2 钼酸铵2 柠檬酸10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硫酸镁3 复合氨基酸15 氯化钙3 螯合剂2(K硫酸锌1 表面活性剂1. 腐殖酸钾2 尿素6硫酸镁2 复合氨基酸18 氯化钙4 螯合剂18,硼砂1 磷酸二氢钾2 钼酸铵1 柠檬酸12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即=Tween 80)、土温60 (即=Tween 60)、三乙醇胺、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二种或多种或全部的混合物,当采用二种或多种或全部的混合物时,其各成份的用量为均等。所述的螯合剂为EDTA、DTPA、DCTA中的一种或二种或多种或全部的混合物,当采用二种或多种或全部的混合物时,其各成份的用量为均等。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为大豆蛋白中提取的氨基酸。同时,提供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一 )、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硫酸锌、硼砂、硫酸镁、表面活性剂、磷酸二氢钾、复合氨基酸、腐殖酸钾、钼酸铵、氯化钙、尿素、柠檬酸、螯合剂,备用;( 二)、将备用的氯化钙、硫酸锌、硼砂、硫酸镁依次加入计量水(此计量水即为已经称量好的水,一般占所有原料总质量的30%,下同)中,搅拌溶解,并用稀硫酸溶液调节 PH值至中性,使溶液澄清透明,制成营养液,备用;(三)、将备用的螯合剂、柠檬酸、复合氨基酸,加入计量水中,搅拌溶解,制成螯合剂溶液,备用;(四)、将上述备用的营养液与螯合剂溶液混合,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 3. 0-7. 0,然后在25-35°C下搅拌1小时,进行螯合反应;(五)、将上述备用的钼酸铵、尿素、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钾、表面活性剂,加入上述螯合反应后的溶液中,搅拌均勻后,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3. 0-7. 0即成。本专利技术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是以氨基酸、N、P、K为主体,添加了锌、硼、镁、钙、钼等元素,因此,与现有同类叶面肥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含有作物所需的多种元素,营养比较全面,有利于作物各阶段的吸收,并能有效地给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2、水溶性好,吸收快,见效快,利用率高,能快速改善作物的品质;3、本品富含丰富的氨基酸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本专利技术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其效果十分显著,2010年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 冷水滩区、江华县等地试验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吸收好,见效快,各种农作物的长势旺盛,果实品质好,抵抗力明显增加。如烟草平均增产25-30%、柑橘平均增产 15-20%,蔬菜平均增产15-20%,其他作物也平均增产在15-30%之间,且作物抗病能力明显提尚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一(一 )、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硫酸锌1份、硼砂2份、硫酸镁2份、表面活性剂1份、 磷酸二氢钾3份、复合氨基酸(本例采用大豆蛋白中提取的氨基酸,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氨基酸;下同)20份、腐殖酸钾1份、钼酸铵1份、氯化钙5份、尿素8份、柠檬酸15份、螯合剂15 份,备用;( 二 )、将备用的氯化钙5份、硫酸锌1份、硼砂2份、硫酸镁2份依次加入22份水中,搅拌溶解,并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使溶液澄清透明,制成营养液,备用;(三)、将备用的螯合剂15份、柠檬酸15份、复合氨基酸20份,加入22份水中,搅拌溶解,制成螯合剂溶液,备用;(四)、将上述备用的营养液与螯合剂溶液混合,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7.0,然后,然后在30°C左右搅拌1小时,进行螯合反应;(五)、将上述备用的钼酸铵1份、尿素8份、磷酸二氢钾3份、腐植酸钾1份、表面活性剂1份,加入上述螯合反应后的溶液中,搅拌均勻后,用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7. 0即成。本实施例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具有以下理化指标(1)N、P、K 彡 7%;(2)中微量元素彡11% ;(3)氨基酸彡 12.4% ;(4)腐殖酸钾彡1%。施肥方法将本实施例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稀释300-400倍,进行叶面喷施。注意事项幼苗期施肥浓度宜淡不宜浓,均勻喷施于叶片的正面;夏秋季或高温天气喷施时间在上午9点以前,下午五点以后。喷施6小时内遇大雨需补喷。实施例二(一 )、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硫酸锌2份、硼砂1份、硫酸镁3份、表面活性剂1份、 磷酸二氢钾2份、复合氨基酸15份、腐殖酸钾2份、钼酸铵2份、氯化钙3份、尿素5份、柠檬酸10份、螯合剂20份,备用;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等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 (一 )、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硫酸锌1份、硼砂1份、硫酸镁2份、表面活性剂1. 5 份、磷酸二氢钾2份、复合氨基酸18份、腐殖酸钾2份、钼酸铵1份、氯化钙4份、尿素6份、 柠檬酸12份、螯合剂18份,备用;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等与实施例一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可广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复合叶面肥,其特征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贻荣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