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棉花优质纤维材料0-153高强纤维主效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6359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棉花优质纤维材料0-153高强纤维主效基因位点qFS-1-1、qFS-1-2、qFS-1-3、qFS-1-4、qFS-1-5、qFS-9-1、qFS-9-2和qFS-2-1连锁的SSR标记,其中qFS-1-1、qFS-1-2、qFS-1-3、qFS-1-4和qFS-1-5位于c25染色体上,qFS-9-1和qFS-9-2位于c7染色体上,qFS-2-1位于c13染色体上。与qFS-1-1的连锁标记为Gh478350;与qFS-1-2的连锁标记为DPL0387220、HAU892170和DC40429190;与qFS-1-3连锁的标记为COT012140;与qFS-1-4连锁的标记为SHIN-1131240、PGML00463450、Gh537190和PGML00463250;与qFS-1-5连锁的标记为HAU916150、CGR5201200和CGR564385;与qFS-9-1连锁的标记为CGR5001245;与qFS-9-2连锁的标记HAU1693150;与qFS-2-1连锁的标记为SHIN-1452115、PGML00353240。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这些与棉花高强纤维主效基因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大大提高棉花纤维品质育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与棉花优质纤维材料0-153高强纤维主效基因连锁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主要的纤维作物,棉花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广泛栽培的四个棉种中,陆地棉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随着人们对中高档纺织品需求的增长,品质育种越来越重要,但是常规手段很难提高棉纤维的品质。传统的育种手段主要是通过表型进行选择,育种效率低,难以满足品质育种的需要。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使直接选择数量性状的基因型成为了可能。通过构建饱和的棉花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可以使育种者直接选择纤维品质等数量性状的基因型,可以大大提高选择效率。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少学者利用F2和RIL等作图群体进行了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以后的标记辅助育种打下基石出。利用F2群体的纤维品质QTL定位中,Kohel等(2001)利用RFLP和RAPD两种标记,构建了覆盖基因组4766cM的遗传连锁图,定位到13个与纤维品质性状有关的QTLs,可解释单个性状的表型变异在30 60%之间。袁有禄等(2003)利用一个异常棉高强纤维渐渗系7235和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I为亲本构建了 F2、F2:3分离群体,鉴定了一个可以在中国的不同棉区及美国等多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主效QTL,可解释30%以上的表型变异。Mei 等(2004)利用RFLP、AFLP和SSR三种标记,以海陆种间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覆盖基因组 3287cM的连锁图谱,定位到5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均解释较大的表型变异。沈新莲 (2004)利用3个陆地棉高强纤维种质系构建了 3个&种内连锁图,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38个与纤维品质有关的QTLs,其中15个稳定的QTLs能同时在F2和F2:3检测到,至少3个QTLs能在两个群体中表达。Lin等(2005)采用SRAP、SSR、RAPD三种标记,以陆海种间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含有566个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5141cM的遗传连锁图谱,共检测到13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其中纤维强度2个,能解释21. 18 21. 66%的表型变异,纤维长度4个,能解释17. 14 27. 52%的表型变异,马克隆值7个,能解释16. 18 28. 92%的表型变异。Zhang等(2005)利用70个标记构建了包含20个连锁群,覆盖525cM 的陆地棉种内连锁图,结合F2和F2:3群体检测到12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其中2. 5% 跨长2个,整齐度3个,纤维强度3个,纤维伸长率2个,马克隆值2个。He等(2007)采用 SSR、SRAP, RAPD, REMAP四种不同标记构建了高密度的种间连锁图并检测到16个纤维品质的QTLs,其中纤维强度3个,能解释15. 26 37. 12%的表型变异;纤维长度5个,能解释 11. 03 48. 77%的表型变异;马克隆值的8个,能解释9. 71 21. 47%的表型变异。Qin 等(2008)利用由四个陆地棉亲本构建的F2群体构建了含有258个SSR位点及一个形态位点,覆盖棉花基因组2113. 3cM的陆地棉种内连锁图,定位了 20个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其3中9个为显著性QTL,11个为可能存在的QTL,共解释表型变异的5. 1 25. 8%。杨鑫雷等 (2009)在包含110个SSR标记和65个AFLP标记的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定位到7个与纤维强度相关的QTLs,能够解释16. 5 52. 8%的表型变异。林忠旭等(2009)利用包含471个标记,总长3070. 2cM、覆盖棉花基因组65. 88%的陆地棉种内遗传图谱对纤维品质性状进行 QTL定位,共检测到5个主效QTLs,能解释10. 87 43. 6%的表型变异。王义青等(2010) 利用陆地棉种内F2群体构建了覆盖基因组1661. 6cM,包含182个标记位点的连锁图谱,共检测到20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其中1个纤维强度QTL和一个马克隆值QTL能在F2 和F2:3两个世代中检测到。利用RIL群体的纤维品质QTL定位中,Park等(2004)利用种间RIL群体构建了包含193个标记总长1227cM的遗传图谱,QTL分析表明,有4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能同时被WinQTLcart2. 0和MapQTL4. 0检测到,主要位于2、3、15和18号染色体上。Wang等 (2006)利用SSR标记检测到了 48个QTLs,可解释4. 61 21. 76%的表型变异。同时在多环境条件下都检测到了 1个纤维长度的主效QTL和控制反射率的主效QTL,两个QTLs都位于D2染色体上。James等(2006)利用433个标记构建了覆盖2126. 3cM的种间连锁图谱,检测到25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可以解释5. 4 14. 5%的表型变异,这些QTLs主要分布于2、3、12、15和18号染色体上。Shen等(2007)利用156个SSR标记构建了总长1024. 4cM 的陆地棉种内连锁图谱,定位到27个与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其中18个QTLs与前人定位结果一致,并且还鉴定出5个在不同环境下均能检测到的QTLs,能解释表型变异的4. 12 10.52%。Wan等(2007)利用陆地棉的重组自交系构建了 c6连锁群,其中包含一个表型标记位点和18个SSR标记位点,在Tl标记位点附近定位了 3个纤维长度QTLs,2个纤维强度 QTLs0 Wu等(2009)利用陆地棉种内RIL群体,构建了一个含有125个SSR位点,覆盖965cM 的连锁群,共定位34个纤维品质性状的QTLs,共解释单个性状表型变异的13. 4 56. 9%。 Chen等(2009)利用来自组合7235 X TM-I的3个RIL群体检测到位于D8染色体上5个紧密连锁的纤维强度相关的QTLs,可解释28. 8 59. 6%的表型变异。Zhang等(2009)利用SSR、IT-ISJ、SRAP三种标记构建了一个含有604个位点并覆盖基因组3140. 9cM的陆地棉种内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到13个纤维品质性状的QTLs,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7. 4 43. 1%,有5个QTLs在五个环境下都能检测到,且均解释20%以上的表型变异。综上所述,前期QTL定位主要以陆海杂交的种间群体为主,且种间图谱已趋近饱和,但由于棉花育种一般都使用陆地棉种内杂种,棉花种间图谱在育种中的作用很小。近年来,以陆地棉种内图谱为基础的棉花纤维QTL定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存在标记过少, 图谱密度较低的问题,多环境共同定位QTL的研究较少等问题,导致了 QTL定位结果可靠性较低,难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筛选与棉花高强纤维主效基因紧密连锁且在多个环境下表现稳定的分子标记,将这些分子标记应用于棉花纤维品质的辅助选择,可以尽快提高我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水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与棉花优质纤维材料0-153高强纤维主效基因位点 qFS-1-1、qFS-1-2、qFS-1-3、qF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与棉花优质纤维材料0-153高强纤维主效基因位点qFS-1-1、qFS-1-2、qFS-1-3、qFS-1-4、qFS-1-5、qFS-9-1、qFS-9-2和qFS-2-1连锁的SSR标记,其特征在于:qFS-1-1、qFS-1-2、qFS-1-3、qFS-1-4和qFS-1-5位于c25染色体上,qFS-9-1、qFS-9-2位于c7染色体上,qFS-2-1位于c13染色体上,与qFS-1-1的连锁标记为Gh478350;与qFS-1-2的连锁标记为DPL0387220、HAU892170和DC40429190;与qFS-1-3连锁的标记为COT012140;与qFS-1-4连锁的标记为SHIN-1131240、PGML00463450、Gh537190和PGML00463250;与qFS-1-5连锁的标记为HAU916150、CGR5201200和CGR564385;与qFS-9-1连锁的标记为CGR5001245;与qFS-9-2连锁的标记HAU1693150;与qFS-2-1连锁的标记为SHIN-1452115、PGML003532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友禄贾菲孙福鼎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龚举武商海红巩万奎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