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9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制剂,属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防制剂按常规方法制备,其中,生产菌株采用中华轮枝菌VerticilliumsinenseGAUZ412,该菌株已于2003年5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0933。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该菌株,通过固体或液体培养,获得包括菌丝、分子孢子、厚垣孢子的菌体培养物,与蟹壳粉、虾壳粉、几丁质、活性炭和草碳、农作物秸杆糠等辅料和吸附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粉剂或微粒剂的线虫生物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明显稳定的防治效果,综合性状好,易于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iocontrol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control agent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logical pesticide. The invention of the biocontrol agents were prepared by routine method, among them, the production strains by lecanicillium Verticillium sinenseGAUZ in 412, in May 26, 2003 the strain has been preserved in common microbe center Chinese microbe preservation management committee,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is CGMCC NO.0933. The invention of the strain, through solid or liquid culture, including mycelium, spores, molecular chlamydospore cell cultures, and crab shell powder, shrimp shell powder, chitin, activated carbon and carbon, grass crop straw bran and other accessories and carrier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made into powder or nematode biological agents particle ag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control effect, good comprehensive property and easy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ue5c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制剂,属生物农药
自然界中,线虫的天敌是很多的,主要有真菌、细菌、螨、捕食性线虫等。其中最多的是真菌,目前研究最多且成为产品上市的也主要是真菌。根据其侵染线虫的特性主要分为1、捕食菌物通过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捕捉线虫;2、寄生菌物通过寄生线虫的卵、雌虫、胞囊等的菌物;3、产毒菌物能够产生毒素毒杀线虫的菌物。目前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是捕食菌物和寄生菌物。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真菌是中华轮枝菌(Verticillium sinense)GAUZ 412,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中关村;保藏日期2003年5月26日;保藏登记入册的编号CGMCC NO.0933。中华轮枝菌GAUZ 412,系本专利技术人于1996年发现的一个轮枝菌新种。主要形态特征为营养菌丝分隔,分枝,常膨大;分子孢子梗直立,无色,长50-300μm,产生1个瓶梗或2-6个瓶梗轮生;瓶梗下部膨大,膨大的基部长4.8-12.2μm,宽1.5-2.0μm。自基向顶逐渐变细,顶端宽0.5-0.7μm;10-50个分生孢子聚集成头状或呈链状;分子孢子不分隔,无色,橡果形,大小为0.8-1×0.8-1.2μm。缺砖格厚垣孢子。中华轮枝菌(Verticillium sinense)容易变异,原始菌株生长缓慢。我们从线虫及土壤中分离到不同菌株,其中大部份不具备我们所需的“明显稳定的防治效果,综合性状好,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特性。通过对菌株进行筛选和改良后,获得了中华轮枝菌的一株独特菌株,命名为GAUZ 412。它不但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胞囊线虫(Heterodera)具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性状。鉴于该菌株可能由于(自发的、物理的或化学的)突变、原生质体融合,转化或其他通过生物技术而发生变化或被改造,本菌种任何菌株的突变株、变种和衍生物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按常规方法制备。即将中华轮枝菌GAUZ 412,通过固体或液体培养,获得包括菌丝、分子孢子、厚垣孢子的菌体培养物,与蟹壳粉、虾壳粉、几丁质、活性炭和草碳、农作物秸杆糠等辅料和吸附载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固体发酵生产和液体发酵生产,制成粉剂或微粒剂。1、固体发酵生产(1)试管种培养将GAUZ 412的菌丝体或孢子接种到试管固体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基配方为1000毫升PDA培养基中添加5-10克蔗糖和5-10毫升甘油,22-26℃下培养6-10天,获得试管种。(2)菌种摇床扩大培养(以下均为重量百分比)将斜面种子接种到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1000毫升PDA中添加10-20克糖蜜、2-5克硫酸铵,2-4克氯化钠,1-3克硫酸二氢钾,2-4克柠檬酸三钠,5-10克蔗糖,5-10毫升甘油。25-30℃下摇床培养(转速200-300rpm),8-15天。(3)固体发酵制备生防制剂将培养好的液体种子接入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方为40%-60%农作物秸杆糠、10-20%豆饼粉、20-30%麸皮、10%-20%蟹壳粉或虾壳粉或几丁质,22-26℃培养20-30天后,40-45℃温度条件下烘干后制成粉剂或微粒剂。2、液体发酵生产(1)试管种培养与前述固体发酵生产中(1)相同(2)菌种摇床扩大培养与前述固体发酵生产中(2)相同(3)液体发酵制备生物制剂将逐级扩大的菌种按10%比例接种于不同容量的发酵罐中,培养基配方为前述固体发酵(2)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28-32℃,培养时间为144-240小时,获生产所需的菌丝体和孢子。将菌体培养物与5%-10%蟹壳粉或虾壳粉或几丁质,1%-2%活性炭混合后,用草碳和农作物秸杆糠吸附并混匀,制成粉剂或微粒剂。本生防制剂可以与其他的杀线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但必须保证所混药剂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中华轮枝菌无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线虫生防制剂一般在作物播种或移栽时施用。方法是播种时与种子共同施入土壤中,移栽时将本制剂施入作物根际周围。对线虫发生严重地区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追施一次,方法是将本制剂施入作物根际周围,每亩每次施用量为2-3公斤。本专利技术具有明显稳定的防治效果,综合性状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实例一生防制剂对线虫卵寄生1、制备试验用制剂将GAUZ 412菌株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培养基配方为1000毫升PDA培养基中添加6克蔗糖和6毫升甘油,25℃下培养8天后,用无菌水将孢子洗下,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制成孢子含量为1×108/毫升的孢子悬浮液。2、试验方法以吸管取5毫升孢子悬浮液置于直径5厘米的无菌培养皿中,然后接入根结线虫卵(Meloidogyne)悬浮液,每皿接种1000头卵。卵的制备将带有大量根结线虫的根系剪碎与土壤混合,然后移栽4周龄的番茄苗,5个月左右转繁一次。使用时从钵栽番茄苗中取出已接种上根结线虫的根系,水洗,切碎后放入广口瓶中,加入1%次氯酸钠,振荡3分钟后倒入双层筛中(上筛孔径250微米,下筛孔径38微米),反复冲洗直到所有卵都冲洗到下筛中,收集后制成线虫卵悬浮液,用线虫计数板计数。试验重复3次。对照加入5毫升无菌水。25℃下培养,将各处理培养皿用封口膜封严,以减少污染以及菌液蒸发。15天后观察线虫孵化情况,孵化了即说明未被抑制,未孵化即说明其卵已被抑制而未能萌发,然后计算卵抑制率。3、试验结果表1 生防制剂对根线虫卵孵化的抑制率 结果表明菌剂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2.2%。本专利技术菌剂通过抑制卵孵化而达到防治线虫的目的。实例二深层发酵制备生防制剂及对根结线虫的药效试验1、深层发酵制备生防制剂(1)将GAUZ 412的菌丝或孢子接种到试管固体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基配方为1000毫升PDA培养基中添加6克蔗糖和6甘油,25℃下培养8天获得试管种。(2)将斜面种子接种到三角瓶(500毫升)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1000毫升PDA中添加12克糖蜜、3克硫酸铵,4克氯化钠,1克硫酸二氢钾,2克柠檬酸三钠,8克蔗糖,8毫升甘油。26℃下,摇床(转速250rpm)培养10天。(3)将发酵好的三角瓶液体菌种接入1吨发酵罐中,培养基配方与前述(2)相同,30℃,培养48小时后接入10吨发酵罐中发酵190小时后,放出与5%蟹壳粉或虾壳粉或几丁质,1%活性炭混合后,用草碳和农作物秸杆糠吸附并混匀,42℃烘干后制成微粒剂。2、试验方法(1)试验用药剂及处理A、生防制剂2公斤/亩,在烤烟移栽时一次性施于苗根际;B、阿巴丁,稀释1000倍液,在烤烟移栽时一次性施于苗根部;C、空白对照,施入清水。(2)试验方法供试作物为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试验地点为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马街乡龚家营村,历年发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很严重的地块,土壤为红壤,肥力中等。小区为单行区,面积33平方米,种烟50株,每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共9个小区,四周设保护行,按优质烟栽培管理措施规范化管理。(3)调查方法在烤烟采收最后一片烟叶后立即进行发病情况调查,每小区随机取10株进行挖根调查,根翻挖出来后,用水轻洗去泥沙,用放大镜检查根结并注意观察卵块情况,按烟草系统根结线虫病分级标准(Y/cT40-1996)分级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制剂,由生产菌株和辅料按常规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该生防制剂的生产菌株为中华轮枝菌Verticillium sinense GAUZ 412,该菌株已于2003年5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09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制剂,由生产菌株和辅料按常规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该生防制剂的生产菌株为中华轮枝菌Verticillium s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薇张克勤莫明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