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7010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以及与光纤插头适配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光纤插头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位,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顺着光纤插头插入所述光纤插头和适配器之间使光纤插头和适配器脱扣的插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中,改变了现有的光纤连接的脱扣方式,采用插片插入的方式脱扣,然后再将光纤插头拔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误操作的几率,而且操作比较方便,尤其适用于需要光纤的高密度连接的场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通讯的物理连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互联网和无线技术正在显著的增强信息的互联能力,这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指数级增长,需要支持数亿用户产生的流量,数十亿计的数字数据在全球范围内传输,通过交换机、长途光纤、城域网以及其他多种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和光纤之间的连接,以及光纤与设备的连接都是通过连接器来实现的,随着信息互联爆炸式的增长,光纤连接的密度也要求不断的提高,即在单位体积内要实现更多路的光纤连接。由于光纤的直径很小,即使在加上保护层后,直径仍然很小,在截面积相对较小的光缆中可以放入数百条光纤,但在连接器端,这些光纤会使占用空间增加20 50倍,甚至更高。由于光纤连接器的体积至少要能够用手指拿住,另外足够稳定的光耦合和保持装置也要占用一定空间,通常增加连接密度的方式是将多条光纤组合到一个插针中,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那些需要跳纤的场合,特别是接近用户端的应用。现有的光纤连接器插头与适配器脱扣的方式以便是通过按压或直接向后拔的方式,在那些需要跳纤的高密度光纤连接场合,如果只是缩小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插头几何尺寸以适应高密度的光纤连接,会给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相邻的光纤插头,例如在拔光纤插头时,一方面由于插头的体积较小不好操作,另外一方面容易误碰到相邻的光纤插头造成相邻的光纤插头的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上述操作不方便缺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即使在高密光纤连接的场合,仍然可以方便快捷的取下光纤插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以及与光纤插头适配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光纤插头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位,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顺着光纤插头插入所述光纤插头和适配器之间使光纤插头和适配器脱扣的插片。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插片与所述光纤插头活动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光纤插头的壳体的外表面设有T形导轨,所述插片具有与所述T形导轨配合的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卡在所述T形导轨上。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插片的尾端设有推块。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推块的后端面设有定位凹坑。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插片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所述卡扣顶起的导向斜面。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卡扣包括由设置在所述适配器上的半包围的镂空线围成的扣臂,以及设置在扣臂前端的扣部。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扣位为设置在所述光纤插头上的限位凸块,光纤插头插入所述适配器时,所述扣部勾住所述限位凸块。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插片的前端具有与所述限位凸块配合的缺口。在本技术所述的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插片的后端设有手持部。实施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中,改变了现有的光纤连接的脱扣方式,采用插片插入的方式脱扣,然后再将光纤插头拔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误操作的几率,而且操作比较方便,尤其适用于需要光纤的高密度连接的场合。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光纤插头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脱扣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为了适应高密度光纤连接的需要,将光纤插头与适配的脱扣方式改为由插片插入光纤插头和适配器之间,先将卡扣顶起,使二者脱扣,然后向后拉光纤插头,将光纤插头拔出,这种向前推插片的动作一般不会造成误操作,尤其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完成时,避免了由于连接器过小、密度过大时带来的困扰。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插头100的体积非常小,在和一个常规的双联LC的适配器尺寸相同的适配器中,单侧可以插入4个光纤插头,相对于原有的双联LC连接器,连接密度提高了一倍。在本实施例中,光纤插头100和适配器200采用卡扣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是在适配器200 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210,该卡扣210包括设置在适配器200上的半包围的镂空线201围成的扣臂211,设置在扣臂211前端的扣部,光纤插头100插入适配器200时,卡扣210卡在光纤插头100上以将光纤插头100保持在适配器中。如图1至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光纤插头100包括插芯壳体110和后壳体120, 插芯壳体110与后壳体120可拆卸连接,插芯壳体110内收容有插芯组件,所述插芯组件包括陶瓷插芯131,插芯尾座132,弹簧133以及弹簧座134,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33为两个, 分别位于插芯尾座132的两侧。后壳体120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一连接部121,连接部121 插入到插芯壳体110中,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二者之间也可以增加粘接剂。后壳体120的尾端还设置有尾管141、铝压接管142、以及热缩套管143等,用于固定光纤。插头100的扣位设置在前壳体110上,在前壳体110的外部设置有与卡扣210对应的限位凸块111,插头4100插入到适配器200时,卡扣210的扣部勾住限位凸块111,使插头100保持在适配器200中。为了方便光纤插头100和适配器200脱扣,将光纤插头100由适配器200中拔出, 在后壳体120的侧面上活动连接一插片300,插片300顺着光纤插头100插入光纤插头100 和适配器200之间时,将卡扣210顶起,使光纤插头100和适配器200脱扣,向外拉光纤插头100的光纤即可将光纤插头100由适配器200中拔出,图3即示出了卡扣210被顶起的情形。具体的,在后壳体120上设有T形导轨122,插片300具有与T形导轨122适配的条形开口 301,条形开口 301卡在T形导轨122上,使插片300活动连接在后壳体200上,插片300在沿光纤插头100延伸方向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插片300的前端具有与定位凸块 111配合的缺口 302,插片300的前端具有用于将卡扣210顶起的导向斜面303。为了方便的操作插片300,在插片300的尾端设有推块310。推块310可以方便对插片300的操作。 进一步,推块310的后端面设有凹坑311,凹坑311是为了方便借助改锥等工具来推动推块 310时能够方便的定位,以防止造成误操作。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不再是每个光纤插头100活动连接一个插片30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光纤插头100配备一个插片300,插片300作为一个工装和光纤插头100是相分离的。插片300 的后端设有手持部320,该手持部320可以做成片状或柄状,以易于握持为宜。本实例的光纤插头100以及适配器20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再赘述。在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中,改变了现有的光纤连接的脱扣方式,采用插片插入的方式脱扣,然后再将光纤插头拔下,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误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插头,以及与光纤插头适配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的内壁设有卡扣,所述光纤插头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位,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用于顺着光纤插头插入所述光纤插头和适配器之间使光纤插头和适配器脱扣的插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七月夏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