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的LED光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568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的LED光源模块,包括:发出白光的第一LED晶片组件和发出单色光的第二LED晶片组件,第一和第二LED晶片组件分别与外部电气连接以单独调节所述第二LED晶片组件的发光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LED晶片,并给两组LED晶片分别供电,调节第二LED晶片的驱动电流或者使用经过脉冲宽度调制(PMW)的电流调节第二LED晶片的发光强度,随着第二LED晶片发光强度的增加,LED的色温会逐渐降低,同时混合光谱中红光成分越来越多,显色指数会逐渐提高,从而实现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照明领域,涉及LED(发光二极管)封装技术,具体涉及一 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的LED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LED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照明。目前市场上白光LED生产技术主要分为两大主流,第一为利用荧光粉将蓝光LED 或紫外LED所产生的蓝光或紫外光分别转换为双波长或三波长白光,此项技术称之为荧光 粉转换白光LED。第二类则为多芯片型白光LED,经由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光的LED 组合以形成白光。第一种方法可得到中高色温的白光,暖色温、显色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 常加入红色荧光粉,但红色荧光粉的激发效率较低,从而导致LED的整体光效偏低。第二种 方法则需要分别给多种晶片供电,驱动电路复杂,且每种晶片的老化衰减不一致,长期工作 会导致色温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 的LED光源模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的LED光 源模块,包括发出白光的第一 LED晶片组件和发出单色光的第二 LED晶片组件,第一和第 二 LED晶片组件分别与外部电气连接以单独调节所述第二 LED晶片组件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LED晶片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 LED晶片和覆盖于所述 第一 LED晶片上的荧光材料,所述第一 LED晶片发射一波长范围为430纳米至490纳米的 光;所述荧光材料发射一波长范围为540纳米至580纳米的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LED晶片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 LED晶片和覆盖于所述 第一 LED晶片上的荧光材料,所述第一 LED晶片发射一 457. 5纳米的光;所述荧光材料发射 一 570纳米的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 LED晶片组件,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 LED晶片,所述第二 LED晶片发射一波长范围为600纳米至650纳米的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 LED晶片组件,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 LED晶片,所述第二 LED晶片发射一 625纳米的光。进一步地,第一和第二 LED晶片分别与外部电气连接以致所述第二 LED晶片组件 通过调节其驱动电流或使用经过脉冲宽度调制的电流来调节第二 LED晶片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 LED晶片之间采用全串联、全并联或者混联电路连接;所 述多个第二 LED晶片之间采用全串联、全并联或者混联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间隔排列。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两焊盘,多个第一 LED晶片按一定排布方式固定在一焊盘, 多个第二 LED晶片按相同排布方式固定在另一焊盘,所述两焊盘交错叠放以致所述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形成间隔排列。进一步地,还至少包括两个连接器,第一和第二 LED晶片组件分别连接至一连接 器以便于与外部电气连接以单独调节所述第二 LED晶片组件的发光强度。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本技术所获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LED晶片,并给两组LED晶片分别供电,调节第二 LED晶 片的驱动电流或者使用经过脉冲宽度调制(PMW)的电流调节第二 LED晶片的发光强度,随 着第二 LED晶片发光强度的增加,LED的色温会逐渐降低,同时混合光谱中红光成分越来越 多,显色指数会逐渐提高,从而实现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另外,使用连接器便于LED与外部电气连接,同时也便于更换LED。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光源模块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反应LED的色温、色坐标变化的色度图。图1-2中涉及以下元器件封装基板1、焊盘组2 (包括焊盘2-1和焊盘2_2~)、第一 LED晶片3、第二 LED晶片4、引线5、荧光材料6、第一连接器7_1和第二连接器7_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 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的核心构思在于发出白光的第一 LED晶片组件和发出单色光的第二 LED晶片组件,第一 LED晶片组件和第二 LED晶片组件分别与外部电气连接以单独调节所述 第二 LED晶片组件的发光强度。以下以第二 LED晶片组件发出波长范围为600nm至650nm的单色光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光源模块的示意图,LED光源模块包 括封装基板1、焊盘组2 (包括焊盘2-1和焊盘2-2、、第一 LED晶片3、第二 LED晶片4、引 线5、荧光材料6、第一连接器7-1和第二连接器7-2。先在封装基板1的相应位置上布置两个焊盘2-1和2-2,焊盘2_1和2_2相对交错 叠放使焊盘上的固晶位也交错叠放,焊盘2-1和2-2分别供电。将复数个第一 LED晶片3按照一定排布固定在焊盘2_1的固晶位上通过引线5 实现引线键合,将复数个第二 LED晶片4按照同样的排布固定在焊盘2-2的固晶位上通过 引线5实现引线键合,从而通过焊盘2-1和2-2的交错叠放使复数个第一 LED晶片3和复 数个第二 LED晶片4形成间隔排列。优选如图1中,由左至右,第一、三、五、七列均为第一 LED晶片3,第二、四、六列均为第二 LED晶片4 ;第一 LED晶片3可以采用全串联、全并联或 者混联电路,第二 LED晶片4可以采用全串联、全并联或者混联电路。再在第一 LED晶片3和第二 LED晶片4上涂覆荧光材料6,最后将第一连接器7_1和第二连接器7-2焊接于封装基板1上,第一连接器7-1、第二连接器7-2分别将焊盘2-1、 2-2的线路引出以连接外部电气。涂覆荧光材料6的第一 LED晶片3,相当于一整体发出白 光的第一 LED晶片组件;涂覆荧光材料6的第二 LED晶片4,相当于一整体发出红光的第二 LED晶片组件。在上述本技术中,封装基板1可以是铝、铜等高导热金属或者合金等材料制 成,也可以是陶瓷基板;荧光材料6为颗粒状粉末与硅胶等的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 LED晶片和第二 LED晶片分别通过连接器与外部电气连接以 单独调节所述第二 LED晶片的发光强度,使用连接器便于LED与外部电气连接,同时也便于 更换LED。第一 LED晶片可发射第一波长范围的光,第一波长范围为430至490nm,这里优选 457. 5nm ;荧光材料的发射波长为MOnm至580nm,这里优选570nm ;当第一 LED晶片通电后 发射457. 5nm的蓝光,此蓝光照射到发射波长为570nm的荧光材料,激励所述荧光材料混合 发出白光。同时,第二 LED晶片发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第二波长范围为600nm至650nm,这里 优选625nm;通过调节第二 LED晶片的驱动电流或者使用经过脉冲宽度调制(PMW)的电流 来调节第二 LED晶片的发光强度;随着第二 LED晶片发光强度的增加,LED的色温会逐渐降 低,同时混合光谱中红光成分越来越多,显色指数会逐渐提高,从而实现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对荧光材料的激发波长的选取有一定要求,使其仅受第一波长范围的光的激励, 而不会受到第二波长范围的光的激励,因此对于第二 LED晶片发射第二波长范围的光不会 被荧光材料激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温和显色指数可调节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出白光的第一LED晶片组件和发出单色光的第二LED晶片组件,第一LED晶片组件和第二LED晶片组件分别与外部电气连接以单独调节所述第二LED晶片组件的发光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毅肖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波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