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3.0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298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兼容USB2.0的USB3.0插座。该插座包括绝缘端子座、用于USB3.0传输的第一端子组、用于USB2.0传输的第二端子组、以及壳体,其中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交错安装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并与端子座一并插接于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端子组中的第一端子为片材一体成型,其具有一沿其厚度方向垂直插入第一端子槽内的连接部,连接部前端形成有接触部,连接部后端形成有针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减小了端子槽部分宽度,释放足够的空间给第二端子组使用,降低两组端子之间形成短路接触的风险,令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另外,简化了装配过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讯信号传输用连接器接口
,特指一种可兼容USB2.0 的USB3. 0插座。
技术介绍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传输方式,目前使用的标准多为 USB2.0。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USB2.0标准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因此,业界推出了 USB3. 0标准。相对于USB2. 0,USB3. 0传输速率可达到USB 2. 0的十倍。鉴于目前仍由许多设备仍采用USB2.0标准的接口,目前的USB 3.0接口是可以向下兼容、支持USB 2.0。具体而言,目前的USB 3. 0接口分为A、B两种插头(即公口 Plug),而插座(即母口 Receptacle)有B和AB两种,从形状上来看,AB母口可兼容A和B两种公口。同时,由于3. 0标准中接口的端子需要五个,而2. 0标准中的端子是四个。所以为了向下兼容2. 0 标准接口,USB 3.0采用了九个端子的设计。这九个端子分为两组,第一端子组中的五个端子用于USB 3.0接口,第二端子组的四个端子用于USB 2.0接口,其形状、定义均与目前的 2.0标准接口完全相同。以USB插座为例,目前可兼容USB 2. OWUSB 3.0插座中,两组端子组的共九个端子均安装在插座的绝缘端子座上,两组端子交错分布,其中USB 3. 0端子组中端子的接触端靠前,而USB 2.0端子组中的端子接触部靠后,这样二者即共同存在又不相互干涉。但是,正如以上所述,需要在一个端子座中安装九个端子,并且这就个端子即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可以顺利实现接口对接,又要保证两组端子组互不干涉,不能出现短路等不良情况,这就对产品的生产、组装要求非常高,这也就导致目前USB3.0插座在生产过程中,成品不良率较高,并且整个制作过程繁杂,工序较多,人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目前的USB插座中使用的端子均采用铜片冲压、弯折形成,于端子的前端弯折形成接触部,端子的后端形成电路板连接的针脚,端子的中间就是连接接触部和针脚的连接部。由于USB3. 0,2. 0的端子接触部和针脚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前后分布的位置交错,从而避免造成短路接触。但是端子的连接部由于纵向分布在端子座,二者无法从空间实现交错分布,所以为了降低相互形成短路接触的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小其宽度,这样其在端子座中所占用的空间也就相应变小,相互之间间隔增加。但是,为了保证端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便于加工,其连接部的宽度无法过度减小,并且端子座空间有限,即便减小连接部的宽度也难以释放更多的空间。针对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可以改变目前端子水平横向分布的方式,将其中一组端子组中端子的连接部扭转90°,即以端子片的厚度方向插入端子座中,这样即可以确保端子仍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端子连接部在端子座中所占用的空间宽度就大大缩小,释放给另一端子组足够的空间。再者,目前端子在与端子座配合过程中,由于为了确保端子与端子座之间的稳固性,端子均采用由后向前插入端子座的端子槽内,这种安装方式非常不方便,不仅工艺难度3较大,并且容易造成端子损坏。有鉴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并且可确保两组端子组之间具有足够间隔的USB3. 0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USB3. 0插座包括绝缘端子座、用于USB3. 0传输的第一端子组、用于USB2. 0传输的第二端子组、以及壳体,其中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交错安装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并与端子座一并插接于壳体内,所述的第一端子组中的第一端子为片材一体成型,其具有一沿其厚度方向垂直插入第一端子槽内的连接部,连接部前端形成有接触部,连接部后端形成有针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组中的五个一体成型的第一端子自上而下直插入端子座上对应开设的第一端子槽内,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前端向其侧面弯折形成具有一水平接触面的接触部,连接部后端向下延伸形成具有插入尖端的针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接触部的水平接触面顶端具有垂直向下弯折的延伸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槽包括供第一端子中接触部容置的前槽、供第一端子中针脚插入并向下贯穿的后槽、以及供连接部垂直插入的中间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连接部的表面向外侧凸出形成有卡位,于第一端子槽的中间槽内开设有与上述卡位对应的卡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端子组中的四个一体成型的第二端子自后向前插入端子座上对应开设的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的第二端子组中的第二端子为片材一体成型,其具有接触端、中间段和作为针脚的插入端,其中接触端由中间段的前段弯折形成一凸起的弯折部;插入端由中间段的后段向下直接弯折形成。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个第二端子槽设置于五个第一端子槽相互间隔的区域;第二端子的中间段横向形成有凸起的第一卡位,在其插入端的两侧向外凸起有第二卡位;第二端子槽内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对应的卡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端子槽后段直接贯穿至端子座的后端面,第二端子由第二端子槽后段形成的贯穿口直接由端子座后方向前插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端子座后端上设置有一绝缘后座,该后座扣合连接于端子座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端子座的后端面还固定有一后盖,该后盖包覆所述的后座并与端子座卡扣固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相对于目前全部采用水平分布的端子的插座,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将第一端子的连接部沿其厚度方向垂直插入端子座的第一端子槽中,令第一第一端子槽的中间部分的宽度可以大大减小,其宽度基本与第一端子连接部的厚度相当即可。这样就可以释放足够的空间给第二端子组使用,降低两组端子之间短路接4触的风险,令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2、本技术中第一端子直接采用一体冲压完成,可实现材料的整片下料,降低铜板材的使用量,有效控制材料成本。3、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简化第一端子组与端子座之间的装配过程。装配时,只需要将第一端子自上向下直接插入第一端子槽内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端子组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端子座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端子座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子座2第一端子组5壳体6后盖1213中间槽2130卡位21、22、23、24、25 第一端子121、122、123、124、125 第一端子槽211、221、231 接触部212、222、232 针脚213、223、233连接部2111水平接触面2112延伸面13第二端子槽 30第二端子 31接触端32插入端33中间段331第一卡位 321第二卡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6,本技术包括端子座1、第一端子组2、第二端子组3、后座4、壳体5 和后盖6。其中端子座1采用绝缘材料注塑成型,用于USB3.0传输的第一端子组2中的五个端子和用于USB2. 0传输的第二端子组3中的四个端子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3.0插座,包括:绝缘端子座、用于USB3.0传输的第一端子组、用于USB2.0传输的第二端子组、以及壳体,其中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交错安装于端子座上对应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内,并与端子座一并插接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组中的第一端子为片材一体成型,其具有一沿其厚度方向垂直插入第一端子槽内的连接部,连接部前端形成有接触部,连接部后端形成有针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镇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