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6140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吸收罐、阀门、加药罐、电动泵、回收储罐、蒸馏釜和回用罐。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吸收罐,吸收罐的顶部通过一阀门与一加药罐相连接,吸收罐下部通过电动泵与回收储罐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泵与蒸馏釜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回用罐相连接,回收罐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与另一加药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减轻了对环境污染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的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废气直接排空或经过水的吸收后,直接当做污水排放,此类方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还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污染且有节约水资源的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吸收罐、阀门、加药罐、电动泵、 回收储罐、蒸馏釜和回用罐。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吸收罐,吸收罐的顶部通过一阀门与一加药罐相连接,吸收罐下部通过电动泵与回收储罐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泵与蒸馏釜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回用罐相连接,回收罐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与另一加药罐相连接。其中,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至吸收罐的内底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减轻了对环境污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1、吸收罐2、阀门3、加药罐5、电动泵4、回收储罐6、蒸馏釜7和回用罐8。所述放空管道 1末端连接吸收罐2,吸收罐2的顶部通过一阀门3与一加药罐5相连接,吸收罐2下部通过一电动泵4与回收储罐6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6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电动泵4与蒸馏釜7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7的顶部与回用罐8相连接,回收储罐6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3 与另一加药罐5相连接。其中,所述放空管道1末端连接至吸收罐2的内底部。运行时,反应釜连接的放空管道1末端进入吸收罐2,非中性废气可由药液全部吸收,药液吸收饱和后,经电动泵4打入回收储罐6,回收液再经过另一电动泵4进入蒸馏釜7 并加入合适的药液中和后蒸馏回收至回用罐8。权利要求1.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吸收罐、 阀门、加药罐、电动泵、回收储罐、蒸馏釜和回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吸收罐,吸收罐的顶部通过一阀门与一加药罐相连接,吸收罐下部通过电动泵与回收储罐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泵与蒸馏釜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回用罐相连接,回收罐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与另一加药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至吸收罐的内底部。专利摘要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吸收罐、阀门、加药罐、电动泵、回收储罐、蒸馏釜和回用罐。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吸收罐,吸收罐的顶部通过一阀门与一加药罐相连接,吸收罐下部通过电动泵与回收储罐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泵与蒸馏釜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回用罐相连接,回收罐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与另一加药罐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减轻了对环境污染的优点。文档编号B01D53/18GK201959705SQ20102068677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尚建芳, 李明, 高峰 申请人: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挥发非中性废气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反应釜相连接的放空管道、吸收罐、阀门、加药罐、电动泵、回收储罐、蒸馏釜和回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管道末端连接吸收罐,吸收罐的顶部通过一阀门与一加药罐相连接,吸收罐下部通过电动泵与回收储罐的一端相连接,回收储罐的另一端通过电动泵与蒸馏釜的一端相连接,蒸馏釜的顶部与回用罐相连接,回收罐的顶部通过另一阀门与另一加药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建芳李明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万通橡胶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