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647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卧设在被测阀体中的定位环,和一穿过所述定位环插入到被测阀体测孔中的测柱,所述定位环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供所述测柱穿过的通径孔,各所述通径孔的孔径比被测孔略大,当所述定位环放入到被测阀体中时,所述通径孔与被测孔中心线等高;所述测柱包括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外径分为三段,距离端面最近的第一段直径根据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第三段直径根据配合孔最大直径确定,中间段为过渡段,测量时所述测量端插入到被测孔中。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第一段插入到所述被测孔中,第三段截止在的所述定位环的通径孔中时,视为被测孔的直径及孔距均合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用一套量具,在一次测量中完成孔径和孔距的测量,便于加工制造工序的过程控制和管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体量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在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的阀体加工过程中,测量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及孔距的专用量具。
技术介绍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的功能是在列车脱轨后,迫使脱轨车辆紧急停车,防止引发更多的车辆脱轨颠覆,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该阀的作用杆与动阀杆的上、 下间隙将直接影响其自动制动性能,而制动阀体、制动阀杆、作用杆等主要零件的加工质量是影响组装质量的关键。对于阀体而言,如图1所示,应控制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 d及孔中心至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的距离(以下简称孔距)h等相关参数。目前,在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的孔加工工序过程中,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d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对于其孔距h测量,则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周边至阀体上端面的距离hi,采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阀体上端面至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的距离H,再计算孔距h,h = H-hi-d/2。该间接测量的方法测量误差大,测量效率低,故需要一种适用、可靠、耐用的专用量具,用来测量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尤其是测量这个配合孔中心至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的距离,即孔距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在铁道货车阀体的孔加工过程中,可方便地测量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及孔距的量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它包括一卧设在被测阀体中的定位环,和一穿过所述定位环插入到被测阀体测孔中的测柱,所述定位环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供所述测柱穿过的通径孔,各所述通径孔的孔径比被测孔略大,当所述定位环放入到被测阀体中时,所述通径孔与被测孔中心线等高;所述测柱包括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外径分为三段,距离端面最近的第一段直径根据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第三段直径根据配合孔最大直径确定,中间段为过渡段,测量时所述测量端插入到被测孔中。当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第一段插入到所述被测孔中,第三段截止在的所述定位环的通径孔中时,视为被测孔的直径及孔距均合格。可在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外圆柱面平行铣两扁,所述测柱插入到被测孔中时,使扁部位于左、右位。所述测柱的手柄端可为圆柱体手柄,在圆柱表面滚有网纹、沿径向开设一搬把孔。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置一测柱和一定位环,由于根据被测孔的最大、最小直径确定了测柱上不同分段的直径,根据测被孔直径和位置确定了定位环径向测量孔的孔径和距定位环定位面的距离,因此在对制动阀杆配合孔的孔径d及孔中心至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的距离h进行测量,使最小直径段通过,最大直径通过定位环的测量孔段止住的方式,便可以快捷且一次地完成配合孔的孔径d及孔距 h两个测量项点的检验。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同时具备多种功能,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用于脱轨阀阀体加工制造工序中的过程控制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阀体结构、检测部位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技术测量阀体孔距及孔径的示意图;图3为测柱结构示意图;图4为测柱测量端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定位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根据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阀体结构、与制动阀杆和作用杆的装配关系、相关参数尺寸及公差,确定量具应配备的检测功能,孔距的测量以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为测量基准,采用一测柱和一定位环,构成一种在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阀体与动阀杆配合的孔加工过程中,适用于测量阀体与动阀杆配合孔的直径及孔距的专用量具。如图2所示,该量具包括一测柱1和定位环2,其中如图3所示,测柱1为阶梯圆柱体,分为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的外圆柱面直径又分为三段,距端面的第一段11的直径按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用被测孔的最小直径检测;第三段13的直径按被测孔最大直径确定,用于被测孔的最大直径检测;中间段12为第一段11和第三段13之间的过渡段,用于自动对中确定孔距检测的基准。测量端的端部倒角,以便于测柱插入和取出。如图4所示,较佳地将测柱1测量端的外圆柱面平行铣两扁 15,并在测量时使圆弧段位于被测孔上、下位,扁部位于左、右位,在不影响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减小与被测孔的接触面及测柱插入时的阻力,提高了可操作性。手柄端14为圆柱体手柄,在圆柱表面滚有网纹,手持防滑。在手柄的端部沿径向、 垂直于轴线开一圆孔,必要时可插入一圆柱搬把,以便于测柱取出。如图5所示,定位环2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通径孔21和22, 通径孔21和22的孔径以及距定位环定位面的距离依据被测孔的直径和位置确定,用于测量孔距。通径孔的孔径略大于被测孔的孔径,通径孔与被测孔的中心线重合。如图2所示,检测时,将定位环2沿阀体轴向放置在用于簧片定位的端面上,旋转定位环,使通径孔与阀体被测孔相互对齐,再将测柱1由被测孔对面的阀体孔中插入,如果测量端的第一段11通过定位环2的通径孔插入到阀体被测孔中,第三段13截止在定位环 2的通径孔中,则视为被测孔直径和孔距均合格。该量具实现了多功能,孔距和孔径两个测量点一次完成,便于使用和管理。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权利要求1.一种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卧设在被测阀体中的定位环,和一穿过所述定位环插入到被测阀体测孔中的测柱,所述定位环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供所述测柱穿过的通径孔,各所述通径孔的孔径比被测孔略大,当所述定位环放入到被测阀体中时,所述通径孔与被测孔中心线等高;所述测柱包括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外径分为三段,距离端面最近的第一段直径根据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第三段直径根据配合孔最大直径确定,中间段为过渡段,测量时所述测量端插入到被测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第一段插入到所述被测孔中,第三段截止在的所述定位环的通径孔中时,视为被测孔的直径及孔距均合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外圆柱面平行铣两扁,所述测柱插入到被测孔中时,扁部位于左、 右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柱的测量端的外圆柱面平行铣两扁,所述测柱插入到被测孔中时,扁部位于左、 右位。5.如权利要求1或2后3或4所述的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柱的手柄端为圆柱体手柄,在圆柱表面滚有网纹,沿径向开设一搬把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卧设在被测阀体中的定位环,和一穿过所述定位环插入到被测阀体测孔中的测柱,所述定位环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供所述测柱穿过的通径孔,各所述通径孔的孔径比被测孔略大,当所述定位环放入到被测阀体中时,所述通径孔与被测孔中心线等高;所述测柱包括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外径分为三段,距离端面最近的第一段直径根据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第三段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道货车阀体与制动阀杆配合孔直径及孔距量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卧设在被测阀体中的定位环,和一穿过所述定位环插入到被测阀体测孔中的测柱,所述定位环为一圆环,沿圆环径向且相互垂直地开设有供所述测柱穿过的通径孔,各所述通径孔的孔径比被测孔略大,当所述定位环放入到被测阀体中时,所述通径孔与被测孔中心线等高;所述测柱包括测量端和手柄端,测量端外径分为三段,距离端面最近的第一段直径根据被测孔最小直径确定,第三段直径根据配合孔最大直径确定,中间段为过渡段,测量时所述测量端插入到被测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薇王武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