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控制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437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一个由竖板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组成的夹框,以及经由螺纹杆旋入上横板的轴孔内的旋钮,该螺纹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板。上述竖板朝向压板的一侧还可设有凸轨或槽轨,压板的板体朝向竖板的一端设有凹口或凸头,通过凸头或凹口与竖板一侧的槽轨或凸轨活动嵌合而上下移动。上述下横板朝向压板的一侧可设有凹槽而使控制夹更好地夹住管道并不易滑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简单地通过扭动旋钮对夹框内的管路进行压缩,并且通过旋钮转动的圈数作为计算流量的定量指标,从而实现了对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精确微调与控制,在单胞藻连续培养中可以对培养料液的实现显著的定量控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夹,用于对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控制。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医疗诊断和生物培养等诸多领域中,都会涉及通过管路实现对气体的加注,并且管路中气体的流量常常需要根据情况调整。以生物培养中单胞藻的培养为例,其长时间以来的开放式规模化培养尤为粗放,对于气体的加注没有定量的要求, 因此流量控制夹没有设置的必要。然而,粗放式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培养料液中气体在水体中分布的不均,在底层水体甚至会出现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的情况,会影响藻类的生长,甚至会出现藻类因二氧化碳供应不足而停止生长的情况。在一些培养系统中虽然有二氧化碳的加注,但存在对加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无法控制的特点。藻类生长的水体中,或高或低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仅会影响藻类的生长,藻类生长所涉及的各种物质的不同浓度和比例也会造成二氧化碳或者营养盐的浪费,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并且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成本和效率无法计算,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无法有效掌握。对于培养用二氧化碳气体的用量是靠人工粗略估计,无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用量获得最佳的培养用量。由此可见,在常规的生产、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对流量的微调实现对整个流程的精确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快捷调整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流量控制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一个由竖板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组成的夹框,以及经由螺纹杆旋入上横板的轴孔内的旋钮,该螺纹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板。为了使压板可以与竖板结合得较好,并可在竖板一侧上下滑动自由且不偏离夹框范围,上述竖板朝向压板的一侧设有凸轨或槽轨,压板可在旋钮的作用下在凸轨或槽轨所形成的轨道内上下移动。为了能与竖板一侧的凸轨或槽轨活动嵌合,在上述压板的板体朝向竖板的一端设有凸头或凹口,压板可在旋钮的作用下通过凸头或凹口与竖板一侧的槽轨或凸轨活动嵌合而上下移动。为了使控制夹更好地夹住管道,且不易滑落,在上述下横板朝向压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以简单地通过扭动旋钮对夹框内的管路进行压缩,并且通过旋钮转动的圈数作为计算液体或气体流量的定量指标,从而实现了对管路中气体流量的精确微调与控制。在其一侧的开放设计,使该控制夹可以在充气管道的任何位置随时设置。尤其是本技术可以应用到包括单胞藻连续培养在内的生物培养中,可以对培养所需气体进行定量控制。在单胞藻的连续培养系统中,通过在管道各个关键连接处用定量控制夹进行控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随时进行开启或关闭,控制气体在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通过定量控制夹上螺纹的旋进和旋出,可实现对培养单胞藻所需气体的精确控制,并可计算出单位时间通过管道的气体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有凸轨和凹槽的夹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带有凹口的压板的示意图。其中,1、夹框,2、旋钮,3、压板,4、螺纹杆,5、竖板,6、上横板,7、下横板,8、轴孔,9、 凸轨,10、槽轨,11、凸头,12、凹口,13、凹槽,14、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由竖板5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6与下横板7组成的夹框1,作为主体结构的夹框可将充气管道容纳其中;为了实现对夹框1中容纳的管道截面的控制,并经此控制流过管道中的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或气体量,还设有经由螺纹杆4旋入上横板6的轴孔8内的旋钮2,该螺纹杆4的下端固定有压板3。通过旋钮2和螺纹杆4结合后的旋进和旋出,可将其在夹框1中旋进的距离进行调整。并经由压板3将压力传递到管道的管壁,使充气管道截面积减小甚至管壁完全贴合, 使单位时间内经过充气管道的气体量减少甚至完全不流通,进而实现对管道中液体或气体量的控制。如图2所示,为了使压板可以与竖板结合得较好,并可在竖板一侧上下滑动自由且不偏离夹框范围,竖板5朝向压板3的一侧设有凸轨9或槽轨10。压板3可在旋钮2的作用下在凸轨9或槽轨10所形成的轨道内上下移动。如图3、4所示,为了能与竖板一侧的凸轨或槽轨活动嵌合,在压板3的板体13朝向竖板5的一端设有凸头11或凹口 12。压板3可在旋钮2的作用下通过凸头11或凹口 12与竖板一侧的槽轨10或凸轨9活动嵌合而上下移动。如图3所示,为了使控制夹在夹住充气管道时,不易滑落,在下横板7朝向压板3 的一侧设有与夹持的管路相适应的凹槽13。此外,如图1 3所示,还在夹框1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14以加强控制夹的强度。使用时,通过旋钮2转动的圈数作为计算液体或气体流量的定量指标,可以量化压板3上下移动对管道所施加的压力。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个由竖板5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6与下横板 7组成的夹框1,竖板5长为2cm,上横板6长1. 5cm,下横板7长2cm,夹框1的高为2. 5cm ; 以及经由螺纹杆4旋入上横板6的轴孔8内的旋钮2,螺纹杆4直径0. 5cm,长2cm,轴孔8 直径0. 5cm,旋钮2直径1cm,长1. 2cm ;该螺纹杆4的下端固定有压板3,压板3长1. 5cm, 宽 1cm。竖板5朝向压板3的一侧设有槽轨10,槽轨10深0. 2cm,宽0. 5cm ;压板3的板体13朝向竖板5的一端设有凸头11,凸头厚0. 1cm,宽0. 5cm。下横板7朝向压板3的一侧设有横向的凹槽13,凹槽13厚0. 1cm。并在夹框1的外侧设有厚0. 5cm的加强板14,以加固夹体。本技术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轻便、占据空间少,同时,可以聚丙烯为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海水腐蚀性能,在设计制作时一次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一个由竖板( 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6)与下横板(7)组成的夹框⑴,以及经由螺纹杆⑷旋入上横板(6)的轴孔⑶内的旋钮O),该螺纹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板(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上述竖板(5)朝向压板(3)的一侧设有凸轨(9)或槽轨(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板(3)的板体(13)朝向竖板 (5)的一端设有凸头(11)或凹口(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横板(7)朝向压板(3)的一侧设有横向的凹槽(13)。专利摘要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一个由竖板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与下横板组成的夹框,以及经由螺纹杆旋入上横板的轴孔内的旋钮,该螺纹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板。上述竖板朝向压板的一侧还可设有凸轨或槽轨,压板的板体朝向竖板的一端设有凹口或凸头,通过凸头或凹口与竖板一侧的槽轨或凸轨活动嵌合而上下移动。上述下横板朝向压板的一侧可设有凹槽而使控制夹更好地夹住管道并不易滑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可简单地通过扭动旋钮对夹框内的管路进行压缩,并且通过旋钮转动的圈数作为计算流量的定量指标,从而实现了对管路中液体或气体流量的精确微调与控制,在单胞藻连续培养中可以对培养料液的实现显著的定量控制。文档编号C12M1/36GK201942683SQ2010206753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控制夹,其特征在于该流量控制夹包括一个由竖板(5)及其上下两端的上横板(6)与下横板(7)组成的夹框(1),以及经由螺纹杆(4)旋入上横板(6)的轴孔(8)内的旋钮(2),该螺纹杆(4)的下端固定有压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庆礼邓志科赫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