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411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其硬件电路含有电源电路、微处理器、阀门驱动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压调节电路、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通过对微处理器的RC1、RC2引脚电平的控制,可调节正电压稳压芯片LM317的输出电压为1伏、3伏、6伏,分别用1伏、3伏、6伏给阀门驱动电路提供驱动电压,经微处理器采样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中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中输出端电压,后经运算得出CURT处电流,然后和1伏、3伏、6伏供电时的标准动阀电流和标准堵转电流比较,便可判断阀门是否合格。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阀门检验效率,提高阀门监测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检测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保护管路的设备的正常运行。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阀门失灵,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关闭,给用户和管理部门带来麻烦,因此,阀门在出厂时,必须对阀门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阀门在使用时可以正常的开、关阀。 并且,阀门测试对阀门生产厂家有着深远的经济意义,阀门测试的经济有效性意味着,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使用各种标准对阀门进行测试。只有100%的检测才能保证每一台阀门的可靠质量。传统的阀门测试方法大都是采用人工随机取样的检测方法,这样,造成在试验的过程中要频繁的连接、断开试验连接管路,不但在技术上已经落后,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再可行,同时又增加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今天,在多数情况下,阀门生产过程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100%的阀门测试需要高度自动化的检测系统,为此,我公司技术专利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阀门检测装置,可多台阀门并联同时测试,检测结果自动记录,彻底取代了人工取样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人工取样检测阀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直ο本技术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其硬件电路含有电源电路、微处理器、阀门驱动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压调节电路、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是电压调节电路中,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肪4接于可调节正电压稳压芯片LM317的电压调节端口,三极管Q2 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经电阻接于微处理器的RCl引脚,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电阻R55 接于LM317的输出端口,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基极经电阻Q56与微处理器的RC2 引脚相连接,同时电阻R53与电阻R54并联后与电阻R55串联;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中, 电阻R57、电阻R58、电阻R59、电阻R50并联后于电阻R52接入同相比例运算器U9A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8并联电阻R51接入U9A的反相输入端,同时R51的一端与场效应管N6的源极,场效应管N6的漏极接地,栅极经电阻R31与微处理器的RA3脚相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经电阻R49接于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同时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RA2脚相连接。所述的阀门驱动电路开、关阀控制端分别接于微处理器的RC4引脚和RC3引脚。所述的数码显示电路时钟端、数据端分别于微处理器的RB5、RB4引脚相连接,显示控制端分别于微处理器的RB3、RB2、RBURBO引脚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由12伏电压经过整流、稳压后向各功能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弥补了人工检测阀门的不足,提高阀门检验效率,提高阀门监测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检测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结构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其硬件电路含有电源电路、微处理器、阀门驱动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压调节电路、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电压调节电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肪4接于可调节正电压稳压芯片LM317 的电压调节端口,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Q2的基极经电阻接于微处理器的RCl引脚,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电阻R55接于LM317的输出端口,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基极经电阻Q56与微处理器的RC2引脚相连接,同时电阻R53与电阻肪4并联后与电阻R55串联。 通过对微处理器的RC1、RC2引脚电平的控制,LM317的输出电压分别为1伏、3伏、6伏,然后给阀门驱动电路提供驱动电压。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电阻R57、电阻R58、电阻R59、电阻R50并联后于电阻R52 接入同相比例运算器U9A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8并联电阻R51接入U9A的反相输入端,同时R51的一端与场效应管N6的源极,场效应管N6的漏极接地,栅极经电阻R31与微处理器的RA3脚相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经电阻R49接于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同时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RA2脚相连接。阀门驱动电路开、关阀控制端分别接于微处理器的RC4引脚和RC3引脚,阀门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数码显示电路时钟端、数据端分别于微处理器的RB5、RB4弓丨脚相连接,显示控制端分别于微处理器的RB3、RB2、RBURBO引脚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电源电路为微处理器提供+5伏的工作电压,微处理器进入工作状态,分别将微处理器的RC4、RC3引脚置高或低平,阀门即可实现由开到关,或由关到开的动阀动作,微处理器的RCl置高电平,RC2置低电平时,在可调节正电压稳压芯片LM317的输出端口输出3 伏电压,此时为阀门驱动电路供电的即为3伏电压,微处理器的RA3脚置高电平,微处理器的RA2脚采样到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即可通过运算得到在3伏驱动电压下 CURT处的电流,并通过数码显示电路显示电流值,根据程序中设置的时序,连续采样动阀电流50次并显示,取平均值后与动阀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定动阀电流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再根据时序,采样堵转电流,连续采样50次并显示,取平均值后与堵转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可判断堵转电流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如若正常,则微处理器点亮绿色指示灯,如若故障,微处理器点亮红色指示灯。另外,数码显示电路在测电流时显示实时电流数据,其他时间显示动阀计数。微处理器的RCl置低电平,RC2置高电平,LM317输出端口输出为1伏电压,此时由 1伏电压驱动阀门动作,微处理器的RA3脚置高电平,微处理器的RA2脚采样到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即可通过运算得到在1伏驱动电压下CURT处的电流,并通过数码显示电路显示电流值,根据程序中设置的时序,连续采样50次动阀电流并显示,取平均值后与动阀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定动阀电流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再根据时序,采样堵转电流,连续采样50次并显示,取平均值后与堵转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可判断堵转电流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微处理器的RCl置低电平,RC2置低电平,LM317输出端口输出为6伏电压,此时由6伏电压驱动阀门动作,同时由于6伏的阀门驱动电压会造成驱动阀门的电流较大且电流信号的采样的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增益太大,所以此时微处理器的RA3引脚输出低电平通过电阻R31让场效应管截止令电阻R51对地相当于断路,相当于增加了比例运算放大电路的平衡电阻从而减小了电路增益令微处理器的A/D转换器能过采样到正确的电流信号。 微处理器的RA2脚采样到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即通过运算得到在6伏驱动电压下CURT处的电流,并通过数码显示电路显示电流值,根据程序中设置的时序,连续采样50次动阀电流并显示,取平均值后与动阀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定动阀电流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再根据时序,采样堵转电流,连续采样50次并显示,去平均值后与堵转合格电流值进行比较,可判断堵转电流是否在允许范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自动老化测试装置,其硬件电路含有电源电路、微处理器、阀门驱动电路、数码显示电路、电压调节电路、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是:A/D采样电流检测电路中,电阻R57、电阻R58、电阻R59、电阻R50并联后于电阻R52接入同相比例运算器U9A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48并联电阻R51接入U9A的反相输入端,同时R51的一端与场效应管N6的源极,场效应管N6的漏极接地,栅极经电阻R31与微处理器的RA3脚相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经电阻R49接于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同时同相比例运算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RA2脚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战波王均袁金龙林安秀刘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