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3351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分别是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的外围,能源模块分别为其他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分别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控制,整个平台外形采用各模块共用线形的形式,各模块之间用锲环连接和0形圈密封,由铝合金骨架和整流罩板组合为流线型外形的自航合成孔径声纳平台。SAS合成孔径声呐以AUV为平台,由AUV提供能源、控制、定位、航行规划等策略,具有航行状态好,探测精度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航式合成孔径声纳平台,属于水下无人搜索与侦查

技术介绍
合成孔径声呐(下称SAQ是21世纪的高新海洋技术。合成孔径声呐以其低频小孔径和方位高分辨率特性特别适合探测海底目标和测量海底地形和地貌。由于它对偏离直线运动的运动误差的敏感性,SAS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来固定SAS的基阵,无入水下航行器(AUV)是当今水下机器人发展的前沿技术,SAS通过与无人水下航行器集成为一体,不仅获得了搭载平台,而且可以由AUV提供SAS需要的能源和声纳数据的存储平台,因此SAS与 AUV结合的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结合了双方的优点,是国际上研究的一种热点,目前国内尚未有成熟的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将无人水下航行器、SAS水声波束发射阵列、SAS声信号接收阵列、声纳数据处理装置高度集成为一体,为SAS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来固定SAS的基阵。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包括整流罩板、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推进及舵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其中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分别是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 能源模块、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的外围,能源模块分别与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推进及舵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相连并为各个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 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分别与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连接并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控制,整个平台外形采用各模块共用线形的形式,各模块之间用锲环连接和0形圈密封,由铝合金骨架和整流罩板组合为流线型外形的自航合成孔径声纳平台。工作原理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通过能源模块为各个模块提供电力能源,AUV 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控制电能分配及各种工作指令;推进及舵机模块接收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指令后为平台提供前进、后退、下潜、上浮、转向各种动作;发射阵列模块接收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指令后发射水声波束进行水下目标探测扫描;接收阵列模块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水声信号后发送给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当自航式合成孔径声纳平台探测结束后上浮至水面时,无线传输模块将探测数据发送至岸基接收站,供操作人员分析使用。有益效果由于接收阵列模块和发射阵列模块彼此分开,避免了发射与接收之间的干扰;声纳发射端与接收端外形与水下航行器外形一致,减少了航行阻力,增加了航行稳定性,同时也就增加了探测精度;本技术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模块化装配的同时保证了 SAS需要的航行稳定性,可以按预定程序自主对某一水域进行探测,并实时记录数据,是一种实用的新型探测系统,可以在军民两用领域广泛应用并创造可观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整流罩板、2-接收阵列模块、3-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4_发射阵列模块、5-能源模块、6-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7-推进及舵机模块、8-无线传输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包括整流罩板1、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 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其中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分别是接收阵列模块 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和推进及舵机模块7,无线传输模块8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7的外围,能源模块5分别与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相连并为各个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和推进及舵机模块7分别与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 6连接并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控制,整个平台外形采用各模块共用线形的形式,各模块之间用锲环连接和0形圈密封,由铝合金骨架和整流罩板1组合为流线型外形的自航合成孔径声纳平台。工作原理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通过能源模块5为各个模块提供电力能源, 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控制电能分配及各种工作指令;推进及舵机模块7接收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指令后为平台提供前进、后退、下潜、上浮、转向各种动作;发射阵列模块4 接收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指令后发射水声波束进行水下目标探测扫描;接收阵列模块 2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水声信号后发送给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当自航式合成孔径声纳平台探测结束后上浮至水面时,无线传输模块8将探测数据发送至岸基接收站,供操作人员分析使用。应用本技术制造的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2009年在湖北漳河水库和浙江莫干山水库进行了探测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航行状态好,探测精度高,可以在全国各种水域进行可疑目标及地形地貌探测。权利要求1.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包括整流罩板(1)、接收阵列模块O)、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G)、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其中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依次是接收阵列模块O)、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0)、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和推进及舵机模块(7),无线传输模块(8)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7)的外围,能源模块(5)分别与接收阵列模块( 、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 、发射阵列模块(4)、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相连并为各个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O)、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0)、能源模块( 和推进及舵机模块 (7)分别与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连接并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外形采用各模块共用线形的形式,各模块之间用锲环连接和0形圈密封,由铝合金骨架和整流罩板(1)组合为流线型外形的自航合成孔径声纳平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分别是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的外围,能源模块分别为其他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发射阵列模块、能源模块和推进及舵机模块分别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控制,整个平台外形采用各模块共用线形的形式,各模块之间用锲环连接和0形圈密封,由铝合金骨架和整流罩板组合为流线型外形的自航合成孔径声纳平台。SAS合成孔径声呐以AUV为平台,由AUV提供能源、控制、定位、航行规划等策略,具有航行状态好,探测精度高的特点。文档编号G01S7/52GK201936006SQ20102067361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航式合成孔径声呐平台,包括整流罩板(1)、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其中整个平台内部由左至右依次是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和推进及舵机模块(7),无线传输模块(8)安装在推进及舵机模块(7)的外围,能源模块(5)分别与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推进及舵机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相连并为各个模块供电;接收阵列模块(2)、SAS数据处理及存储模块(3)、发射阵列模块(4)、能源模块(5)和推进及舵机模块(7)分别与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连接并由AUV控制及传感器模块(6)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辉杨海鹏罗云虎杨邦清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