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937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由物侧起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为一双曲型非球面透镜;一红外线滤光片;与一CMOS感光元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0.9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的发展需要,可拍照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低端的数码相机。手机镜头的像 质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所销售的可拍照手机200万像素的镜头已成为主流, 所以在电子产品逐渐朝向轻薄短小及多功能方向发展的同时,其成像镜头不仅要有良好的 像质,而且需要轻薄的外型,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且更加符合人性化设计,使超薄 型光学镜头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更为重要。为保证手机镜头的成像质量,诸多制造商采取的方法是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镜片 组合以获得优质的成像质量,用塑胶材质取代玻璃材质降低成本,用非球面取代球面并对 像差进行更好的优化,或者使用非球面模造玻璃获得更佳像质。但是,这些光学镜头,一般 具有成像质量不高,且外形笨重的缺点,限制了光学镜头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它具有图像质量高,体积小 巧、外形轻薄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沿着同一光轴由物侧开始依次包括,第一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物侧;第二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像侧;第三透镜,为一双曲型非球面透镜,且中心凸面在所述物侧,中心凹面在所述像 侧;红外线滤光片;以及COMS感光元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0. 9f<d<l. 2f ;0. 4< fl/f <0. 9;-3. 5< f2/f <-1. 5;其中,f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d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至像面的距离; Fno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光圈数,Π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和凹面均为非球面。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凸面和凹面均为非球面。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面和凹面均为非球面。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的孔径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凹面上。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分别由塑 胶材料制成。上述的红外线滤光片由K9型号玻璃材料制成。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红外线滤光片的厚度为0. 2mm。上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透镜分别由ART0N_ D4531F、0KP-4HT、ART0N_D4531F 材料制成。本技术的超薄型光学镜头,由于将光阑孔径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凹 面,既减少了边缘杂散光的通过,又能有效地缩小镜头的光学总长,同时有效校正了现有技 术中的光学镜头所存在的慧差和像散现象,所拍摄的图像质量高、外型小巧轻薄,适于普遍 推广适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超薄型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超薄型光学镜头,由物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1,第一透 镜2、第一透镜3、红外线滤光片4以及COMS感光元件5 ;其中,第一透镜1为一新月型的非 球面透镜,其凸面Rl在其物侧,其凹面R2在其像侧,且R1、R2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2为 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其凹面R3在其物侧,凸面R4在其像侧,且R1、R2面均为非球面;第三 透镜3,为一双曲型非球面透镜,R5面在物侧,中心为凸面,R6面在像侧,中心也为凸面,且 两面均为非球面。系统光路图如图2所示,镜头成像时,光线经过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 第三透镜3、红外线滤光片4,最终成像在COMS感光元件5上。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超薄型 光学镜头的光阑孔是设置在第一透镜1的R2面上,且要满足以下条件0. 9f<d<l. 2f ;0. 4< fjf <0. 9 ;-3. 5< f2/f <-1. 5 ;其中,f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d为第一透镜物侧至像面的距离;1为本 光学镜头第一透镜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3的焦距。本实施例 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体积小、重量轻、成像质量良好,。图3为实施例的五个不同视场的横向光扇图(ran fan)、图4为实施例的场曲图 (field curvature)和畸变图(distortion)、图5为实施例的五个个视场的MTF曲线(实际 像高为0. 525、1. 75mm)分别对应0至160LP/mm空间频率时的调制传递函数图、图6为实施 例的全视场的相对照度图。如表1示出了本技术的超薄型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的各个光学面参数, 其中,包括各光学面的编号(surf),各光学面的类型(type)、各个光学面的曲率半径 (radius)、各个光学面之间的间隔(thickness)以及各个镜片的材料(glas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同一光轴由物侧开始依次包括:第一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物侧;第二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像侧;第三透镜,为一双曲型非球面透镜,且中心凸面在所述物侧,中心凹面在像侧;红外线滤光片;以及COMS感光元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0.9f(d(1.2f;0.4( f1/f (0.9;-3.5( f2/f (-1.5;其中,f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d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至像面的距离;Fno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同一光轴由物侧开始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物侧;第二透镜,为一新月型非球面透镜,且凸面在所述像侧;第三透镜,为一双曲型非球面透镜,且中心凸面在所述物侧,中心凹面在像侧;红外线滤光片;以及COMS感光元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0. 9f<d<l. 2f ;0. 4< fl/f <0. 9 ;-3. 5< f2/f <-1· 5 ;其中,f为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d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至像面的距离Pno为 本超薄型光学镜头的光圈数,Π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 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和凹面均 为非球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萍赵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光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