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775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它是在既有的底索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连接的细端钢绞线和粗端钢绞线替代通常的钢绞线,并将细端钢绞线设置在塔端,在预期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细端钢绞线会出现破坏,而此时粗端钢绞线仍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因此在震后只需更换细端钢绞线即可,使钢绞线的更换更加容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控的斜拉桥抗震耗能底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斜拉桥的底索结构主要由塔端锚固块、钢绞线和梁底锚固块组成。在预期地震的作用下,底索被拉断,通过底索的破坏保护桥梁主体结构的安全,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当底索受力时,钢绞线一般通长在预期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破坏的位置不可预知,并且破坏后通常不可再使用,因此震后更换时必须要更换整条钢绞线,这样既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也使更换的实施过程较为繁琐。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斜拉桥的底索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斜拉桥的底索结构在地震中破坏的位置不可预知和震后需更换通长钢绞线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预设在地震中破坏的位置,并且震后只需要更换预设的薄弱部位即可,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是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连接细端钢绞线与粗端钢绞线,并将该细端钢绞线与塔端锚固块锚固,而将该粗端钢绞线与梁底锚固块锚固。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中所述的细端钢绞线与该粗端钢绞线除钢绞截面线面积外,其余特性完全一致。前述的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中所述的细端钢绞线在该塔端锚固块与该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之间的长度为H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可以控制在地震中底索钢绞线的破坏位置,并且在震后只需要更换塔端锚固块处的细端钢绞线,其钢绞线的更换长度不长,并且由于更换是发生在塔端,所以更换的实施过程也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它是在既有的底索结构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连接的细端钢绞线和粗端钢绞线替代通常的钢绞线,并将细端钢绞线设置在塔端,在预期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细端钢绞线会出现破坏,而此时粗端钢绞线仍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因此在震后只需更换细端钢绞线即可,使钢绞线的更换更加容易。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的示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的示意图。1:主塔2 主梁3 梁底锚固块4 钢绞线5 塔端锚固块6 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7 波纹管8 紧箍环9:罩壳10 分支钢绞线11 夹片12 =P型锚具13 联结体14 螺旋筋15 细端钢绞线16 粗端钢绞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的示意图,图 2是本技术的连接器的示意图。在进行斜拉桥结构设计时,是先将塔端锚固块5与梁底锚固块3设计好并固定于主塔1及主梁2的相应位置上,并预留孔洞,以供钢绞线4锚固。 在安装钢绞线4之前先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6将细端钢绞线15与粗端钢绞线16串联成一体,作为钢绞线4。再对钢绞线4进行穿挂,并在塔端对其张拉,其中张拉控制应力应小于钢绞线4的极限应力的20%。在本技术中构成钢绞线4的细端钢绞线15与粗端钢绞线16除钢绞线截面的面积外,其余特性完全一致,其中细端钢绞线在塔端锚固块5与该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6之间的长度为l-3m。在地震的作用下,钢绞线4全长受力一致,但是由于细端钢绞线15的截面面积小,导致其应力较大,当应力达到其极限荷载时,细端钢绞线 15被拉断,而粗端钢绞线16此时仍保持在弹性工作阶段,所以在震后只需要更换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6与塔端锚固块5之间的细端钢绞线15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条钢绞线4,极大的简化了钢绞线4更换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连接细端钢绞线与粗端钢绞线,并将该细端钢绞线与塔端锚固块锚固,而将该粗端钢绞线与梁底锚固块锚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器连接细端钢绞线与粗端钢绞线,并将该细端钢绞线与塔端锚固块锚固,而将该粗端钢绞线与梁底锚固块锚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的斜拉桥底索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海韦韩李茜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