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弯管顶紧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5082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球磨机领域的进料弯管顶紧套,所述顶紧套的锥形面大锥面端的内夹角为45度,所述的顶紧套能够使顶紧套的锥形面和耐磨环形胶皮的内环轮廓始终紧密契合,因而有效的延长了顶紧套的整体使用寿命,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弯管顶紧套
本技术涉及球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5000T/D球磨机进料部密封件的进料弯管顶紧套。
技术介绍
公知的,向球磨机内输入矿浆是通过将进料弯管插入球磨机的进料口来完成的, 其进料弯管外壁与进料口处的耐磨环形胶皮之间的缝隙采用顶紧套来封堵,结合附图1,将顶紧套的锥形面端对接入耐磨环形胶皮,并由法兰和塞丝紧固定位,使顶紧套的锥形面与耐磨环形胶皮的内环轮廓线形成一个面对线的紧密接触,从而防止了球磨机内的矿浆在进料口处发生倒流溢出;但由于进料弯管在输入矿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振动,而顶紧套锥形面大锥面端的内夹角为30度,因此,顶紧套的锥形面会因为与耐磨环形胶皮内环轮廓线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磨损,形成台阶状的缺口,此时的顶紧套台阶状缺口与耐磨环形胶皮就形成了面对面的接触,结合附图2,由于顶紧套的台阶状缺口是磨损生成的,其磨损面极不平整,从而导致了顶紧套和耐磨环形胶皮之间密封不严,使球磨机进料口处发生漏浆,严重时需要停机更换顶紧套;由于设备体积的原因,更换一次顶紧套大概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球磨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料弯管顶紧套,所述的顶紧套能够使顶紧套的锥形面和耐磨环形胶皮的内环轮廓始终紧密契合,因而有效的延长了顶紧套的整体使用寿命,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料弯管顶紧套,所述顶紧套的锥形面大锥面端的内夹角为45度。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顶紧套通过改变锥形面大锥面端内夹角的角度,增大了顶紧套的锥形面与球磨机进料口的耐磨环形胶皮之间的接触力度,起到了使锥形面与耐磨环形胶皮同时发生磨损的作用,从而相应有效的延长了顶紧套的整体使用寿命,不但使磨损后的顶紧套锥形面和耐磨环形胶皮的内环轮廓仍然能够紧密契合,有效的防止了矿浆的倒流溢出,而且由于延长了顶紧套的正常使用时间,从而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进料弯管与球磨机进料口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目前的顶紧套与耐磨环形胶皮对接时及被磨损后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顶紧套与耐磨环形胶皮对接时及被磨损后的示意图。图中1、顶紧套;2、锥形面;3、内夹角;4、球磨机;5、进料口 ;6、进料弯管;7、耐磨球形胶皮 ’8、法兰;9、塞丝。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3所述的一种进料弯管顶紧套,所述顶紧套的锥形面大锥面端的内夹角为45度,由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增加了锥形面的整体强度,达到了使顶紧套的锥形面与耐磨环形胶皮能够同时磨损的效果;当顶紧套的锥形面与耐磨环形胶皮同时磨损后,只需将顶紧套向耐磨环形胶皮的孔内再次压紧,即能够达到使锥形面磨损形成的凹陷与耐磨环形胶皮磨损后的内环轮廓始终紧密契合的目的,从而有效的延长了顶紧套的整体使用寿命,防止了矿浆的倒流溢出。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料弯管顶紧套,其特征是:所述顶紧套(1)的锥形面(2)大锥面端的内夹角(3)为45度。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进料弯管顶紧套,其特征是所述顶紧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金朝宋念平贾宗植马世军李付博魏国富赵长中孟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