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338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器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该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刀头,以及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相连接的夹头,发明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云母绝缘材料虽耐高温,但材质较软,因此,利用该开孔器破坏加热铜棒周围的云母绝缘层,从而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具体使用时,该开孔器与电钻配套使用,将所述夹头夹持在电钻上,刀头在电钻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对加热铜棒周围的绝缘云母层进行旋转钻屑最终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使用该开孔器可以大大缩短更换铜棒的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油压机设备的开动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孔器
技术介绍
在油压机的挤压生产过程中,利用专用的加热装置对挤压铸锭进行加热,以使所述铸锭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所述加热装置具体为多根加热铜棒串联构成,为所述加热铜棒通入低电压大电流使铜棒发热,从而加热挤压筒达到生产需要温度。但是,由于大电流长期通过加热铜棒,导致加热铜棒的电烧蚀严重,进而引起加热铜棒有效截面积减小, 久而久之个别铜棒就因截面积减小引起导电能力变差,在大电流作用下造成个别加热铜棒被烧断。又因长期通电铜棒周围电烧蚀脱落层与铜棒周围绝缘云母材料形成比较紧密坚固的填充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下损坏的铜棒非常困难。取下损坏铜棒的传统做法是利用直径为30mm钻头制作多个不同长度的专用钻头,对烧断的铜棒进行钻屑,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严重影响油压机的开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孔器,以提高更换油压机上的加热铜棒的速度,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孔器,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多个刀头;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远离所述刀头的夹头。优选地,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为无缝钢管,且该无缝钢管一端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刀头的开口。优选地,所述多个刀头均勻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开口上,且相邻刀头中心线与其对应的开口的中心线之间存在预设距离。优选地,所述夹头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该刀头固定夹具直径相匹配,另一端直径为13mm,且该夹头的中心线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中心线重合。优选地,所述夹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优选地,所述刀头的个数为6个。优选地,所述刀头为硬质合金刀头。优选地,所述刀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所述开孔器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该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刀头,以及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相连接的夹头,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 云母绝缘材料虽耐高温,但材质较软,因此,利用该开孔器破坏加热铜棒周围的云母绝缘层,从而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具体使用时,该开孔器与电钻配套使用,将所述夹头夹持在电钻上,刀头在电钻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对加热铜棒周围的绝缘云母层进行旋转钻屑最终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使用该开孔器可以大大缩短更换铜棒的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油压机设备的开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开孔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开孔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孔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孔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该开孔器主要包括刀头固定夹具1、刀头2、夹头3。所述刀头固定夹具1的一端均勻设置有多个刀头2,另一端设置有夹头3。优选地,所述刀头固定夹具1可以是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上的一端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多个开口。刀头2可以选用硬质合金刀头,多个刀头分别错位固定在所述开口处, 即相邻刀头在所述开口处的中心线上错开预设的距离,以使旋转切削直径大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1的直径,从而减少旋转切削时的旋转阻力。具体实施时,刀头2可以焊接在刀头固定夹具的开口处。所述刀头固定夹具1上开口和刀头2的数量均为6个,且所述6个开口对称分布在刀头固定夹具的圆周上。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多于两个的数量,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优选地,所述夹头3用于与电钻固定,该夹头还可以使开孔器的长度增加,从而更有利于直径较大的云母绝缘层。该夹头可以采用电钻专用的夹头毛坯件加工而成,其一端的直径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直径相匹配,另一端直径为13mm,可以利用车床加而成。具体地,先将夹头毛坯件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1上,再利用车床进行同心度切削校正,使得到的开孔器具有较好的同心度,即保证所述夹头的中心线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中心线重合。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孔器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该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刀头,以及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相连接的夹头,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云母绝缘材料虽耐高温,但材质较软,因此,利用该开孔器破坏加热铜棒周围的云母绝缘层,从而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具体使用时,该开孔器与电钻配套使用,将所述夹头夹持在电钻上,刀头在电钻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对加热铜棒周围的绝缘云母层进行旋转钻屑最终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使用该开孔器可以大大缩短更换铜棒的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油压机设备的开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固定夹具; 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多个刀头;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远离所述刀头的夹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为无缝钢管,且该无缝钢管一端均勻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刀头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刀头均勻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开口上,且相邻刀头中心线与其对应的开口的中心线之间存在预设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该刀头固定夹具直径相匹配,另一端直径为13mm,且该夹头的中心线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的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个数为6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硬质合金刀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焊接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器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该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刀头,以及与所述刀头固定夹具相连接的夹头,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云母绝缘材料虽耐高温,但材质较软,因此,利用该开孔器破坏加热铜棒周围的云母绝缘层,从而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具体使用时,该开孔器与电钻配套使用,将所述夹头夹持在电钻上,刀头在电钻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对加热铜棒周围的绝缘云母层进行旋转钻屑最终使整根加热铜棒脱落,使用该开孔器可以大大缩短更换铜棒的时间,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了油压机设备的开动率。文档编号B25B27/14GK201998225SQ20102065256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曹有志 申请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固定夹具;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的多个刀头;设置在所述刀头固定夹具上远离所述刀头的夹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