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调整结构,其包含一计量座、一压头、一上阀组及一下阀组,其中该上阀组设于压头内,而该下阀组设于计量座内,且压头相对计量座活动组设,以及计量座于上阀组与下阀组间设有一计量空间,因而当按压压头时,计量空间内的空气被压头挤压使下阀座封闭,而空气是由上阀座排出外界,而压头复位时,计量空间为了补充前次受挤压所排出的空气,而对下阀座产生吸力,让液体由瓶子经下阀座进入计量空间中,而上阀座因吸力而封闭,而后再按压压头即可使计量空间内的液体流出,压头再复位时又吸取瓶子内的液体进入计量空间中,据此提供定量汲取的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提供流出稳定剂量效果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计量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市售的清洁剂、瓶装液体化妆品等,其瓶头通常设有一可弹性按压的押头结构,作为汲取瓶中内容液之用,免除过去使用者必需打开瓶盖倾倒出内容液的不便,因此相关产业多有对瓶类押头的设计与改进;现有的押头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案号第M355221号,『乳液押头之双活塞构造』, 其是一种乳液押头的双活塞构造,该乳液押头包括一作动唧筒及抽吸管,该抽吸管顶端与一按压头连接,该抽吸管底端则与该作动唧筒内部作动槽底壁之间组设有一弹性复位件, 又该作动槽底端具一逆止组件;又该抽吸管并组设有一活塞构件;其特点主要在于该活塞构件包括一第一活塞,包括一第一接管部及第一凸环缘,该第一接管部是借以组设于该抽吸管,该第一凸环缘则借以抵靠于该作动槽槽壁;一第二活塞,设于该第一活塞的一端,包括一第二接管部及第二凸环缘,该第二接管部是借以组设于该第一活塞,该第二凸环缘则借以抵靠于该作动槽的槽壁;借此双活塞构造设计,可令乳液押头的活塞结构确实达到更加耐用不易磨损、使用寿命大幅延长的实用进步性。然而,该种现有的押头虽可提供抽取瓶内液体的功能,但事实上,其并无法提供定量液体流出的效果,而如同现有的各款式押头一样,皆只能依赖使用者感受触压押头力量的大小,以获得不同的流量,但是,有的清洁剂、化妆液等,其使用建议上会有例如配合他剂使用或单独使用的单次剂量,亦或是混合剂量等,要是如同前述现有押头的汲取液体方式, 其施力过度会造成剂量的浪费,而施力不足又必须累次汲取到达适当的剂量值,且如此也无法精准的获得建议的剂量值,造成了相当大的不便,故其实用性相当有限,有必要加以研发可提供流出稳定剂量效果的计量调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计量调整结构,其可提供流出稳定剂量的效果,具有定量汲取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是包括一计量座、一压头、一上阀组及一下阀组,其中该计量座一端可与瓶子组设,而计量座另一端往内开设有一计量空间,且该下阀组设于计量座内并与计量空间相通;该压头与计量座设有计量空间的一端活动套设,且压头一端套设有一进入计量空间的塞套,该塞套外周与计量空间内壁抵接,据以当压头相对计量座活动时,该塞套活动于计量空间内以改变计量空间的体积;该计量座外周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压头及计量座抵顶,以提供压头受压复位之用,以及该压头内设有一与计量空间相通的流道,而该上阀组设于压头内的流道处;该上阀组及下阀组各设有一外环及一内环,其中该外环内设有一抵球,该抵球周缘以数个接肋与外环内壁连接,而该内环套于外环内,且内环中央贯设有一导道,该抵球抵入导道端部以封闭导道;借此当按压压头时,塞套挤压计量空间内的空气推开上阀组的抵球离开导道,并由流道流出外界,且下阀组的抵球被空气推抵封闭导道,据此当压头复位时,计量空间恢复为未受塞套挤压时的体积量,因而向下阀组产生吸力使抵球离开导道,让瓶子内的液体经导道流入计量空间中,此时上阀组的抵球受吸力而封闭导道,而后再按压压头即可使计量空间内的液体流出流道外,压头再复位时又吸取瓶子内的液体进入计量空间中,据此提供定量汲取的功效。本技术的抵球呈半圆形,且其半圆形部份抵入导道内。本技术的压头一端内面设有一嵌座,该嵌座供容置上阀组,以及塞套套设于嵌座端部外周,以及压头于嵌座端部周缘往外翻折出一帽肋,而计量座端部嵌入帽肋与嵌座之间。本技术的导道由与抵球接触的一端往另一端呈直径渐缩,且导道于直径最宽处的周缘呈磨圆状,借该磨圆处以防止抵球受到损伤。本技术的压头外周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翼环,而弹簧两端分别与翼环及计量座抵顶。本技术的计量座端部环设有呈往外状的鸠尾凸,而帽肋端部环设有呈往内状的鸠尾凸,计量座与帽肋的鸠尾凸相互扣接,以防止压头相对计量座脱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提供流出稳定剂量的效果,具有定量汲取的功效。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各组件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压头受按压示意图O图4是本技术压头复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图中标号说明1计量座11计量空间12鸠尾凸13弹簧2压头21塞套 22嵌座23帽肋24鸠尾凸25流道沈翼环3上阀组31外环311抵球 312接肋32内环321导道4下阀组 41外环411抵球412接肋42内环4 21导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计量调整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其是本技术的主实施例,包括一计量座1、一压头2、一上阀组3及一下阀组4,其中该计量座1 一端可与瓶子组设,而计量座1另一端往内开设有一计量空间11,且该下阀组4设于计量座1内并与计量空间11相通,如图1、图3所示,瓶子(图未示)设于计量座1下端,而计量座1于相对组设瓶子的另一端往内凹设该计量空间11,而下阀组4嵌设于计量座1下端内面,并与计量空间11及瓶子呈相通的态样;该压头2与计量座1设有计量空间11的一端活动套设,且压头2 —端套设有一进入计量空间11的塞套21,该塞套21外周与计量空间11内壁抵接,据以当压头2相对计量座1活动时,该塞套21活动于计量空间11内以改变计量空间11的体积,如图1、图3所示,该压头2 —端内面设有一嵌座22,该嵌座22供容置上阀组3,以及塞套21套设于嵌座 22端部外周,以及压头2于嵌座22端部周缘往外翻折出一帽肋23,而计量座1端部嵌入帽肋23与嵌座22之间,以及该计量座1端部环设有呈往外状的鸠尾凸12,而帽肋23端部环设有呈往内状的鸠尾凸24,计量座1与帽肋23的鸠尾凸12J4相互扣接,以防止压头2相对计量座1脱位,并令压头2可相对计量座1滑动,而由塞套21对计量空间11内的空气挤压、抽引;该计量座1外周套设有一弹簧13,该弹簧13两端分别与压头2及计量座1抵顶, 以提供压头2受压复位之用,以及该压头2内设有一与计量空间11相通的流道25,而该上阀组3设于压头2内的流道25处,如图1、图3所示,该弹簧13 —端抵于计量座1中段阶梯状的部位,而另一端抵于帽肋23端部,以提供压头2受压复位的功效,而该上阀组3恰位于压头2的流道25路径上;该上阀组3及下阀组4各设有一外环31、41及一内环32、42,其中该外环31、41内设有一抵球311、411,该抵球311、411周缘以数个接肋312、412与外环31、41内壁连接,而该内环32、42是套于外环内,且内环32、42中央贯设有一导道321、421,该抵球311、411抵入导道321、421端部以封闭导道321、421,如图1、图3所示,该抵球311、411周缘等距设有三个与外环31、41内壁一体连接的接肋312、412,借该接肋312、412使抵球311、411定位于外环31、41中央并抵入内环32、42的导道321、421端部,且抵球311、411可受力略微离开导道321、421,而接肋312、412提供抵球311、411复位封闭导道321、421的弹性力;另外,如图1、图3所示,该抵球311、411呈半圆形,且其半圆形部份抵入导道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量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计量座、一压头、一上阀组及一下阀组,其中:该计量座一端与瓶子组设,而计量座另一端往内开设有一计量空间,且该下阀组设于计量座内并与计量空间相通;该压头与计量座设有计量空间的一端活动套设,且压头一端套设有一进入计量空间的塞套,该塞套外周与计量空间内壁抵接;该计量座外周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两端分别与压头及计量座抵顶,以及该压头内设有一与计量空间相通的流道,而该上阀组设于压头内的流道处;该上阀组及下阀组各设有一外环及一内环,其中该外环内设有一抵球,该抵球周缘有数个接肋与外环内壁连接,而该内环套于外环内,且内环中央贯设有一导道,该抵球抵入导道端部封闭导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民,徐金沧,陈纬旭,陈威成,黄柏翰,萧翔仁,赖韦沧,宋铭宪,陈忠吾,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