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4197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装置,包括浓缩液A容器、浓缩液B容器、第一吸液泵、第二吸液泵和液体管道,还包括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检测控制电路和参数设置报警电路。其中,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端组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电路的第一数据传输端组,该检测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组连接所述第一吸液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组。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端组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第二数据传输端组,该检测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组连接第二吸液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时调整吸液泵转速,有效避免血液透析安全风险,避免造成电机机械故障,配液速度快,浓度配比精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装置,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设备用的透析液自动配制与安全监控的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净化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从体内流出经由管路构成的体外循环回到体内,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主要包括血路、液路和监控系统三个部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入透析器或者滤过器等体外管路,经净化后回流入人体,构成血路系统;液路系统中,标准离子浓度的透析液进入透析器与透析器膜对侧患者血液发生弥散、对流、超滤等过程,并以适当的速度移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监控系统对血液净化设备各个部件、参数、指标等进行监测,并发出报警和安全控制。正常情况下,进入透析器的透析液是含有标准离子浓度与配方比例的液体,在透析器中与患者血液发生弥散、对流、超滤等过程,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经水处理设备净化后的反渗水通过液路管道进入机器中,分别与第一吸液泵从浓缩液A容器吸入的浓缩液A 和第二吸液泵从浓缩液B容器吸入的浓缩液B按比例混合,配制成为透析液。由于配方不当或者透析液配制故障将导致透析液中离子浓度偏离标准值范围,从而使离子浓度监测器发出报警,透析液旁路进入废液排出通道,避免超标的透析液进入透析器或者滤过器中引发安全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装置,包括浓缩液A容器(7)、浓缩液B容器(8)、第一吸液泵(3)、第二吸液泵(5)和液体管道(9),其中,所述浓缩液A容器(7)与所述液体管道(9)的上游进液端相通,所述第一吸液泵(3)位于该浓缩液A容器(7)的送液管路中;所述浓缩液B容器(8)与所述液体管道(9)的下游进液端相通,该第二吸液泵(5)位于该浓缩液B容器(8)的送液管路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4)、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6)、检测控制电路(2)和参数设置报警电路(1),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4)的检测电极检测所述液体管道(9)的上游进液端处的离子浓度,该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装置,包括浓缩液A容器(7)、浓缩液B容器(8)、第一吸液泵(3)、第二吸液泵( 和液体管道(9),其中,所述浓缩液A容器(7)与所述液体管道(9) 的上游进液端相通,所述第一吸液泵C3)位于该浓缩液A容器(7)的送液管路中;所述浓缩液B容器(8)与所述液体管道(9)的下游进液端相通,该第二吸液泵( 位于该浓缩液B 容器⑶的送液管路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G)、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6)、检测控制电路( 和参数设置报警电路(1),其中,所述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4)的检测电极检测所述液体管道(9)的上游进液端处的离子浓度,该第一离子浓度传感器(4)的数据传输端组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一数据传输端组,该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一控制端组连接所述第一吸液泵(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组;所述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6)的检测电极检测所述液体管道(9)的下游进液端处的离子浓度,该第二离子浓度传感器(6)的数据传输端组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二数据传输端组,该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二控制端组连接所述第二吸液泵(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组;所述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一数据端连接所述参数设置报警电路(1)的参数输出端, 该检测控制电路O)的第二数据端连接该参数设置报警电路(1)的报警控制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用自动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昔华梅长林高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