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漏电,现有的方法是设接地端来防止漏电对人体的伤害,但是这种防漏电方法无论是可靠性还是安全性都不够好,无法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还是安全性好的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包括进水管,进水管末端连接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内设有流道贯通进水端与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上设有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内端伸入流道内,外端连接接地线,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外侧端设有进水口,下壳体外侧端设有出水口,上壳体及下壳体内侧端面分别设有螺旋形流道,上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进水口连通,下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出水口连通,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封闭螺旋形流道的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上壳体内螺旋形流道外圈末端与下壳体内螺旋形流道外圈末端的通槽。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的螺旋形流道凸出上壳体内侧端面,所述下壳体上的螺旋形流道凹进下壳体内 ...
【技术保护点】
1.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末端连接进水接头(2),所述进水接头内设有流道(13A)贯通进水端(11A)与出水端(12A),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上设有接地端子(4A),接地端子内端伸入流道内,外端连接接地线,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漏电保护器(3),漏电保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1B)及下壳体(2B),上壳体外侧端设有进水口(6B),下壳体外侧端设有出水口(7B),上壳体及下壳体内侧端面分别设有螺旋形流道(4B),上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进水口连通,下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出水口连通,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封闭螺旋形流道(4B)的隔板(3B),隔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末端连接进水接头O),所述进水接头内设有流道(13A)贯通进水端(IlA)与出水端(12A),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上设有接地端子(4A),接地端子内端伸入流道内,外端连接接地线,所述进水管上还设有漏电保护器(3),漏电保护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壳体(IB)及下壳体(2B),上壳体外侧端设有进水口(6B),下壳体外侧端设有出水口(7B),上壳体及下壳体内侧端面分别设有螺旋形流道(4B),上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进水口连通,下壳体内螺旋形流道与出水口连通, 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封闭螺旋形流道GB)的隔板C3B),隔板上设有连通上壳体内螺旋形流道外圈末端与下壳体内螺旋形流道外圈末端的通槽(3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的螺旋形流道GB)凸出上壳体(IB)内侧端面,所述下壳体OB)上的螺旋形流道GB)凹进下壳体内侧端且螺旋形流道GB)端面与下壳体内侧端环壁围成凹槽OlB),上壳体上凸出的螺旋形流道卡接于所述凹槽01B)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进水系统漏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流道(4B)、凹槽(21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