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111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包括:一端设有终端隔板的安装导轨,至少一个绝缘体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上,所述绝缘体内,在下部设有一U形凹槽,U形的导电片嵌装于该U形凹槽内,绝缘体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与U形凹槽连通的矩形凹槽,每个矩形凹槽内插装一个绝缘快速连接器,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的下端与U形的导电片形成可靠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将插接片应用在组合式的接线端子中,不用使用螺钉来连接,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体积小、美观、可靠、安全,安装便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具体说是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接线端子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在电力行业就有专门的端子排、端子箱,上面全是接线端子,单层的、双层的,电流的,电压的,普通的,可断的等等。接线端子其实就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 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其具有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 PCB (印刷电路板)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但都是采用螺丝紧固或者松开,当有大量导线需要安装时,操作不便,影响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将插接片应用在组合式的接线端子中,不用使用螺钉来连接,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体积小、美观、可靠、安全,安装便捷方便。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导轨1,其一端设有垂直安装的终端隔板4。所述终端隔板4上设有两个隔板通孔41。至少一个绝缘体3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所述绝缘体3 —侧面设有两个与隔板通孔41适配的圆柱形凸柱32,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两个与圆柱形凸柱32适配的圆柱形凹槽。所述绝缘体3内,在下部设有一 U形凹槽36,U形的导电片2嵌装于该U形凹槽内。绝缘体3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与U形凹槽36连通的矩形凹槽34。每个矩形凹槽34内插装一个绝缘快速连接器5,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下端与 U形的导电片2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状金属圈 51。下端为弧形金属片52。金属圈51和金属片52间通过一条0. 5 2. 5mm2的软导线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导轨1的主体为条形平板,相对设置的倒L形侧壁11沿平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固定在左右两侧,所述绝缘体3左右侧壁33的下部设有勾体3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体3上表面居中设有一凹陷部35,该凹陷部处设有一与U形凹槽36连通的圆柱形通孔。U形的导电片2与该圆柱形通孔对应处设有一螺纹孔21。并联连接件20置于该圆柱形通孔内,且与螺纹孔21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并联连接件20包括置于圆柱形通孔内的圆柱形绝缘管8,条形的绝缘片7置于绝缘管8上方,且位于凹陷部35内,绝缘片7上设有与绝缘管8形状适配的通孔,金属螺栓6依次穿过绝缘片7上的通孔、绝缘管8后,与螺纹孔21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将插接片应用在组合式的接线端子中, 不用使用螺钉来连接,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体积小、美观、可靠、安全,安装便捷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并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安装导轨1,其一端设有垂直安装的终端隔板4,图1中所示是在安装导轨1的前端设有垂直安装的终端隔板4。所述终端隔板4上设有两个隔板通孔41,图1中所示是在终端隔板4上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平行的隔板通孔41,隔板通孔41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限位、固定绝缘体3,具体通孔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以设计为不对称、不平行的式样。至少一个绝缘体3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所述绝缘体3 —侧面设有两个与隔板通孔41适配的圆柱形凸柱32,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两个与圆柱形凸柱32适配的圆柱形凹槽,当绝缘体3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时,将圆柱形凸柱32插入隔板通孔41,即实现了绝缘体3的固定,又实现了绝缘体3的限位,无需单独使用任何诸如螺钉之类的连接部件,两个以上绝缘体3安装时,可以通过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凸柱32互联固定,亦无需单独使用任何诸如螺钉之类的连接部件,此种设计方式使得绝缘体3的安装方便、快捷,可免工具拆装, 便于现场施工。所述绝缘体3内,在下部设有一 U形凹槽36,U形的导电片2嵌装于该U形凹槽内。绝缘体3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与U形凹槽36连通的矩形凹槽34。每个矩形凹槽34内插装一个绝缘快速连接器5,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下端与U形的导电片2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状金属圈 51。下端为弧形金属片52。金属圈51和金属片52间通过一条0. 5 2. 5mm2的软导线连接。使用压线钳可将插入金属圈51内的外接导线固定住,实现电气连接,金属片52与 U形的导电片2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实现电气连通。拆装时,只需插拔绝缘快速连接器5,用压线钳固定外接导线,即可便捷的完成,无需使用任何诸如螺钉之类的连接部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导轨1的主体为条形平板,相对设置的倒L形侧壁11沿平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固定在左右两侧,所述绝缘体3左右侧壁33的下部设有勾体31。勾体31和倒L形侧壁11适配,通过二者即可实现将绝缘体3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体3上表面居中设有一凹陷部35,该凹陷部处设有一与U形凹槽36连通的圆柱形通孔。U形的导电片2与该圆柱形通孔对应处设有一螺纹孔21。并联连接件20置于该圆柱形通孔内,且与螺纹孔21连接,实现多个绝缘体3间的并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并联连接件20包括置于圆柱形通孔内的圆柱形绝缘管8,条形的绝缘片7置于绝缘管8上方,且位于凹陷部35内,绝缘片7上设有与绝缘管8形状适配的通孔,金属螺栓6依次穿过绝缘片7上的通孔、绝缘管8后,与螺纹孔21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导轨(1),其一端设有垂直安装的终端隔板(4),所述终端隔板(4)上设有两个隔板通孔(41),至少一个绝缘体(3)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所述绝缘体(3)一侧面设有两个与隔板通孔(41)适配的圆柱形凸柱(32),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两个与圆柱形凸柱(32)适配的圆柱形凹槽,所述绝缘体(3)内,在下部设有一U形凹槽(36),U形的导电片(2)嵌装于该U形凹槽内,绝缘体(3)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与U形凹槽(36)连通的矩形凹槽(34),每个矩形凹槽(34)内插装一个绝缘快速连接器(5),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下端与U形的导电片(2)形成可靠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导轨(1),其一端设有垂直安装的终端隔板G), 所述终端隔板(4)上设有两个隔板通孔Gl),至少一个绝缘体(3)滑动安装在安装导轨(1)上,所述绝缘体(3) —侧面设有两个与隔板通孔Gl)适配的圆柱形凸柱(32),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两个与圆柱形凸柱(3 适配的圆柱形凹槽,所述绝缘体(3)内,在下部设有一 U形凹槽(36),U形的导电片(2)嵌装于该U形凹槽内,绝缘体( 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与U形凹槽(36)连通的矩形凹槽(34), 每个矩形凹槽(34)内插装一个绝缘快速连接器(5),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的下端与U形的导电片(2)形成可靠的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快速连接器(5) 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状金属圈(51),下端为弧形金属片(52),金属圈(51)和金属片(52)间通过一条0. 5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法献杨洁罗忠黄亚双周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施米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