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888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探技术井口作业平台,特别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支撑套、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构,平台装有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一定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与平台也保持一定高度差;支撑筋上端固定有固定套,支撑筋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和调节螺栓;板座在支撑筋和固定套上。该平台使起下钻杆时钻杆吊卡在同一水平平面内移动互换,省时省力;同时减少对套管接箍的压力,减少磨损,提高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探技术井口作业平台,特别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针对 大尺寸井眼实施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井口作业。
技术介绍
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方法是石油钻探固井作业注水泥的一种工艺,在国内 主要用于海上钻井、陆上部分大尺寸(C 339. 73mm以上)套管固井注水泥作业,在套管内下 入内管(一般用钻杆)进行注水泥固井作业,一般井深较浅,提升内管管柱的吊卡坐在井口 套管接箍上,也就是说内管管柱的全部重量由套管接箍来承载。近些年来,由于勘探开发要 求,大尺寸套管下井深度增加,部分井C 339. 73mm的套管下深已经超过了 2000mm,井口的 套管接箍除了承受极大轴向拉力外还承受了较大轴向压力,而这两个轴向力的方向一致, 其合力有可能超出接箍的屈服强度。严重的会导致套管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内管注水泥作业时,大尺寸套管内下内管柱(一般用钻杆)作业主要是在转盘 面作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1)钻杆吊卡在转盘面和套管接箍平面之间运移不在同一平面,存在至少0. 5m的 高差,靠井口工上下搬移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2 )起下内管作业时吊卡直接坐在套管接箍上平面,对套管接箍造成磨损,严重时 会损伤套管接箍丝扣。(3)套管接箍受力通常处于拉应力状态,而在下内管柱(一般用钻杆)时,内管柱 (一般用钻杆)的全部重量由套管接箍来承载,套管接箍除了承受极大轴向拉力外还承受了 较大轴向压力,而这两个轴向力的方向一致,其合力有可能超出接箍的屈服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特别是针对大尺寸井 眼实施内管注水泥(插入式注水泥)井口作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固定套、支撑 筋、支撑吊卡、支撑套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 构,平台装有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 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与平台也保持高 度差;支撑筋上端固定有固定套,支撑筋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和调节螺栓;板座在支撑筋 和固定套上。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支撑套用35CrMo钢锻造而成; 支撑套与套管接箍纵向尺寸误差为+0. 2mm到+0. 4mm,支撑套与平台高度差为-0. 4mm 到-0. 2mm。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板和支撑套可根据不同尺寸套管接 箍更换相应尺寸的。所述的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的特点是固定套通过两个六角螺栓和一个六 角螺母固定在支撑筋上端,两个六角螺栓和一个六角螺母组成固定套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特点该平台使起下钻杆时钻杆吊卡在同一水平平面内移动互换, 移动时平面内进行,省时省力;起下内管作业时,起下内管吊卡坐在支撑套上,减少对套管 接箍的压力,减少磨损,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本产品在榆林储气库井的C 508mm,C 339. 73mm套管内管注水泥固井中使用,起 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套管接箍的磨损和应力过盈失效,也减轻了井扣作业强度和减少 了上下运移钻杆吊卡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正视图。图2是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俯视图。图3是固定套的固定装置。图中1、板;2、固定套;3、支撑筋;4、支撑吊卡;5、支撑螺母;6、调节螺栓;7、平 台;8、支撑套;9、第一六角头螺栓;10、六角头螺母;11、第二六角头螺栓;12、固定套固定装置。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1、固定套2、支撑 筋3、支撑吊卡4、支撑套8、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 对称结构,平台的井口两端分别装有板1、固定套2、支撑筋3、支撑吊卡4以及它们连接的固 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4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8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一定纵向尺 寸误差,同时支撑套8与平台7也保持一定高度差;支撑筋3上端固定有固定套2,支撑筋3 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5和调节螺栓6 ;板1座在支撑筋3和固定套2上。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支撑套8作为整个平台的核心, 采用35CrMo钢锻造而成,同时使支撑套8与套管接箍13保持+0. 2mm到+0. 4mm的纵向尺 寸误差。通过使用调节螺栓6来调节平台的高度,使支撑套8与平台7高度差为-0. 4mm 到-0. 2mm,支撑螺母5用来锁紧调节螺栓6,防止退扣。如图3所示,固定套2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栓9、六角头螺母10、第二六角头螺栓11 固定在支撑筋3上端,第一六角头螺栓9、六角头螺母10、第二六角头螺栓11组成固定套固 定装置12。在实际应用中,该平台使起下内管(一般用钻杆)时钻杆吊卡在同一水平平面内移 动互换,移动时平面内进行,省时省力;起下内管作业时,起下内管吊卡坐在支撑套上,减少 对套管接箍的压力,减少磨损,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本产品在榆林储气库井的C 508mm,C 339. 73mm套管内管注水泥固井中使用,起 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套管接箍的磨损和应力过盈失效,也减轻了井扣作业强度和减少 了上下运移钻杆吊卡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支撑套、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构,平台的井口两端分别装有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座于转盘面上,支撑套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与平台也保持高度差;支撑筋上端固定有固定套,支撑筋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和调节螺栓;板座在支撑筋和固定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管注水泥井口作业平台,它包括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支撑套、以及它们 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是该平台是对称结构,平台的井口两端分别装有 板、固定套、支撑筋、支撑吊卡以及它们连接的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支撑吊卡座于转盘面 上,支撑套套在套管接箍上,并保持纵向尺寸误差,同时支撑套与平台也保持高度差;支撑 筋上端固定有固定套,支撑筋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母和调节螺栓;板座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王汝华李润苗李培梅宋顺平李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