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保护机构和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3879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保护机构,安装于一移动电话的机体上以保护设置在移动电话内的摄像头模组,其中,所述摄像头保护机构包括基座、镜头盖滑动件、旋转件;所述基座上具有第一通光部和滑槽;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可在旋转件的带动下沿滑槽相对第一通光部移动;旋转件具有第二通光部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可相对机体转动;第一通光部、第二通光部以及摄像头在同一直线上。该摄像头保护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不易被灰尘、水汽等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保护机构,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摄像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带有摄像头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关注。由此,人们对摄像头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像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摄像头的镜头质量。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带有摄像头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成像质量和使用寿命,保护摄像头的镜头不被磨损或者污染已经成为必须。然而现有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摄像头大多裸露在壳体上或者凹陷于壳体内。这两种结构都会使摄像头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空气中的灰尘或者其他物质很容易污染到镜头的表面,或者,由于外力撞击而使得镜头被划伤或者直接被破坏,从而影响到摄像头的寿命以及成像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摄像头保护装置主要采用滑盖式结构,通过在镜头外加设一平移式滑盖,利用平移滑动方式以关闭或者开启镜头,从而减少镜头被弄脏或刮伤。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需要在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滑动槽。然后滑动槽的结构不仅占用了机身有限的空间,而且由于滑盖结构面积比较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头保护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的摄像头保护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安装于一移动电话的机体上以保护设置在移动电话内的摄像头模组,其中,所述摄像头保护机构包括基座、镜头盖滑动件、旋转件;所述基座上具有第一通光部和滑槽;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可在旋转件的带动下沿滑槽相对第一通光部移动;旋转件具有第二通光部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可相对机体转动;第一通光部、 第二通光部以及摄像头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所述旋转件包括本体、手持件、固定件,所述本体和手持件呈环形,所述手持件位于机体的外侧,所述本体位于机体的内侧,所述机体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弧形槽将所述本体与手持件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手持件相背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进一步,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侧边延伸形成的可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两相对的侧部,在所述主体部上设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连的第二连接部。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之一为通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另3一为穿设在通孔中的凸起。进一步,在所述本体与手持件相背的一侧设有旋转滑道,所述基座上包括可在所述旋转滑道内移动的弹性卡部。进一步,所述弹性卡部具体为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弹臂、以及在弹臂末端的突块。进一步,所述旋转滑道的两末端设有凹陷部。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摄像头保护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包括设有第一通光部的基座、镜头盖滑动件、旋转件;上述旋转件具有第二通光部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可相对机体转动。其中,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可在旋转件的带动下沿基座上的滑槽相对第一通光部移动。本技术的摄像头保护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不易被灰尘、水汽等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摄像头保护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本体和镜头盖滑动件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底”、“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应用在手机上,该手机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摄像头200。该摄像头保护结构设置在摄像头的上面,其包括基座、镜头盖滑动件、以及旋转件,其中基座与手机的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例如,在实施例中,通过螺丝13将基座固定在壳体100上),该镜头盖滑动件安装在基座上,旋转件安装在手机壳体上。该基座1具有一个上表面,在该上表面开设有一个通光孔10,且还上开设有两个长条形的滑槽11,上述两滑槽11相对位于通光孔10的两侧,且每一滑槽11具有一个底壁和两侧壁,呈长方形。在滑槽11的末端且高出滑槽11的表面形成有阻挡部12,也就是说, 基座1上表面上形成有阻挡部12。摄像头200可安装在基座1的下表面上,且摄像头200 一端容置在该通光孔10内,以在摄像头保护机构打开时接收光线。镜头盖滑动件位于摄像头上方,并可相对摄像头进行移动。请一并参阅图3,图3 为镜头盖滑动件在A位置和B位置之间,也就是摄像头保护机构打开和关闭两位置之间,镜头盖滑动件和旋转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该图的视觉角度是从摄像头200向壳体100 方向看去的。该镜头盖滑动件包括主体部20、以及连接部21。其中,主体部20大致成一板状,其具有一个表面以及从该表面两侧延伸形成的两个相对的侧面。该两侧面可以在基座的滑槽11滑动。连接部21位于主体部20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21从主体部20上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中间形成有一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具体为高出主体部表面的突起。该旋转件包括本体30、手持件31以及螺丝32。其中本体30和手持件32上都开设有通光孔,这样,当本技术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开启时,光线可以通过上述通光孔进入到摄像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手持件31成环形,外侧面成齿轮,且位于手机壳体100的外侧,而本体30位于壳体100的内侧,在手机壳体上设有通光孔以及弧形槽1001,螺丝32贯穿弧形槽1001将本体30与手持件31固定安装在一起。为了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两个螺丝分别对称设置在通光孔两侧,以固定本体和手持件;相对应的,弧形槽为对称设置在通光孔周围的两个槽体。上述本体30具有一个底面,该底面上设置有连接部301,该连接部301和镜头盖滑动件上的连接部21相配合。具体地,当镜头盖滑动件上的连接部具体为通孔时,本体底面上的连接部具体为突起,该突起与通孔配合,互不脱离以使镜头盖滑动件可在本体的转动下移动;而让当镜头盖滑动件上的连接部具体为突起时,本体底面上的连接部具体为通孔,其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旋转件还包括垫片33,所述垫片33设置在手机壳体100和手持部31之间,这样可以增加本技术摄像头保护机构的密闭性。为了增强本实施新型的摄像头保护机构使用时的手感,请参阅图1和图3在另一实施中,在旋转件的本体30底面上还设置有旋转滑道,基座的上表面上具有可在所述旋转滑道内移动的弹性卡部14。具体地,该弹性卡部为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弹臂以及在弹臂末端的突块。在旋转滑道的两末端设有凹陷部303、304。这样弹性卡部的突块从旋转滑道的中间位置运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摄像头保护机构,安装于一移动电话的机体上以保护设置在移动电话内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保护机构包括基座、镜头盖滑动件、旋转件;所述基座上具有第一通光部和滑槽;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可在旋转件的带动下沿滑槽相对第一通光部移动;旋转件具有第二通光部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可相对机体转动;第一通光部、第二通光部以及摄像头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摄像头保护机构,安装于一移动电话的机体上以保护设置在移动电话内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保护机构包括基座、镜头盖滑动件、旋转件;所述基座上具有第一通光部和滑槽;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可在旋转件的带动下沿滑槽相对第一通光部移动;旋转件具有第二通光部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可相对机体转动;第一通光部、第二通光部以及摄像头在同一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本体、手持件、固定件,所述本体和手持件呈环形,所述手持件位于机体的外侧,所述本体位于机体的内侧,所述机体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弧形槽将所述本体与手持件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与所述手持件相背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盖滑动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平李宇鹏洪源陈祥斌张建安付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