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39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包括:一个具有一表面的基座、一个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表面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个框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灯框,所述每一个灯框开设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分别框接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开口;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不易直接照射而伤害使用者眼睛,且能均匀地分散射出光线的照明方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特别涉及一种不易直接照射而 伤害使用者眼睛,且能均勻地分散射出的光线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为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元件,其利用电子空穴的相互配合使得能量以光 的形式释放。发光二极管属于冷光发光,其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发光时间久、耗电量 低、耐震荡等特性;此外,发光二极管更具有零汞、零污染且其零件可再回收利用的优势,在 现今环保意识以及节能低碳观念抬头的社会中,发光二极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白炽灯成为 最热门的发光元件。但,因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为点状光,除了具有照射面积小的劣势 外,相较于其他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其不利于人类双眼直视且容易造成伤害。为了克服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不利于人类双眼直视以及容易伤害人类双 眼等缺陷,市面上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依其设计可分为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以 及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中,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是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 光线射向一反射面后再均勻地射出,使得所述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发出柔和不伤眼 睛的光线并增加其照射的面积,其主要使用于居家、办公室等人们长时间待置的场所中;直 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不经任何反射面直接射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虽然少部分所 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会先照射至所述灯组上再反射出去,然而,大部分所述发光二极 管发出的光线依然直接射出,相较于上述的反射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更容易刺伤人 类的眼睛,其主要使用于宴会、展场、商店及庙宇等需聚集照光焦点的场合中。常用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M369428号, 其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所述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包含一灯框座以及一发光二极 管组件;所述灯框座凹设一具有一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包含一基部及一环绕所 述基部的侧壁部,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由所述灯框座的开口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基部 上,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件包含一基板、一电接触、一二极管驱动电路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接触电性连接至一电源,以提供一与所述电源大约相同的电压位准,所述二极管驱 动电路包含至少一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接触的驱动元件,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于所述电 接触与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之间;其中,所述电接触、所述二极管驱动电路和所述发光二极 管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同一表面。在上述的技术中,其将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灯框座的容置空间内;但 是,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主要直接自所述灯框座射出,因此易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 伤害,即使使用者不刻意直视所述发光二极管,但因为所述灯框座对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遮 罩效果不佳,使用者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范围内,其眼角的余光也可见到所述发光二极 管,长时间下来,对于使用者的眼睛同样会造成伤害;此外,由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 述灯框座的容置空间内,上述技术的照射区域会产生中央区域较明亮,周围区域较昏 暗的现象,此现象对于使用者来讲,确实产生使用上的不舒适及不便利性。有鉴于此,研究开发一种不易直接照射而伤害使用者眼睛,并能均勻分散光线的 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是本专利技术人及从事相关
人士积极研发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常用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容易对使用者双眼造成伤害以及光线不 均勻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容易直接照射并伤害使用者眼睛的直下式 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均勻分散光线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 灯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表面;一印刷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表面;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所 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的 发光二极管以及一个框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灯框,所述每一个灯框开设有一第一开口以 及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分别框接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开口。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二极管框设于其灯框的第 二开口,一方面,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受到所述每一个灯框完善地遮罩,使得使用者 不容易目视到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进而避免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伤害其眼 睛,另一方面,也使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再射出,以提供均勻的照 射区域,达到使用上的舒适性与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的灯框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的灯框与透光片的拆 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基座11 表面111 第二基座螺孔2:印刷电路板21 焊接点22 电性线缆23:印刷电路板螺孔24 螺丝3 发光二极管组件31 发光二极管32 灯框321:第一开口321a:固定孔322:第二开口323 灯框螺孔324 螺丝4 透光片41: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的实施例包括一基座1,其具有一表面11 ;一印刷电路板2,其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表面11 ;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3,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的异于所述基座1的表面11 的一面,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3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的异于所述基座 1的表面11的一面的发光二极管31以及一个框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31的灯框32,所述每 一个灯框32开设有一第一开口 321以及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 321、且分别框接于所述每 一个发光二极管31的第二开口 322。其中,所述基座1可为铝金属构造;此外,所述基座1的外形可为板状结构、块体结 构或条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为条状结构;另外,所述基座1进一步可贯设有多 个第一基座螺孔(图中未示出)以及多个第二基座螺孔111。优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2进一步设有多个焊接点21以及多个焊接于所述多个焊 接点21的电性线缆22,以提供所述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发光的电力来源;此外,所 述印刷电路板2进一步可贯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多个第一基座螺孔的印刷电路板螺孔23, 以供使用者利用多个螺丝M分别贯穿于所述多个第一基座螺孔与所述多个印刷电路板螺 孔23,以达到将所述印刷电路板2固定于所述基座1的表面11的目的。另外,所述每一个灯框32的第一开口 321处的外壁进一步可凹设有多个固定孔 321a ;此外,所述每一个灯框32的第一开口 321进一步可盖设有一透光片4,所述透光片4 可为彩色透光片或透明透光片;另外,所述透光片4也可为凹透镜片或凸透镜片,所述凸透 镜片可为菲涅耳透镜(Fresnel lens),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片4为菲涅耳透镜;此外, 所述透光片4的一面进一步凸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多个固定孔321a的固定柱41,通过将所 述多个固定柱41分别插置于所述多个固定孔321a内,以将所述透光片4固定于所述每一 个灯框32的第一开口 321处的外壁;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包括:  一个基座,其具有一表面;  一个印刷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表面;  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个框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灯框,所述每一个灯框开设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分别框接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包括一个基座,其具有一表面;一个印刷电路板,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表面;多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所述每一 个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异于所述基座表面的一面的发光二极 管、以及一个框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灯框,所述每一个灯框开设有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相 对于所述第一开口且分别框接于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中,所述每一个灯框的第一开 口盖设有一透光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中,所述透光片为彩色透光片 或透明透光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中,所述透光片为凹透镜片或 凸透镜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发光二极管照明灯组,其中,所述凸透镜片为菲涅耳透^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毓锐
申请(专利权)人: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