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35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机箱主板,在所述机箱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走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机箱的五金结构,为市场上的大小主机板设计十个背部走线孔,使机箱内各个配件合理布线,以达到增加机箱的空间、提升散热能力,并且使机箱内部各配件更美观。这十个背部走线孔,使现有的Micro-ATX主机板和标准ATX主机板都能通过本机箱实现背部走线功能,不旦使布线美观,更重要的是机箱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使散热风道畅通无阻,大大地提升了机箱整体散热性能,延长了整机各配件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硬件
,特别是一种电脑机箱
技术介绍
电脑的硬件包括机箱和配件。随着电脑硬件的发展,配件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机 箱的发展速度,当前,高性能配件越来越多,该配件的高性能带来了高发热,同时,高性能配 件采用的并联运行技术对机箱内空间的要求亦越来越高。现有的电脑机箱无法满足高性能 配件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在机箱主板上设置 多个走线孔,增加机箱的空间,提升散热能力。本技术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机箱主板,在所述机 箱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走线孔。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所述走线孔为十个。十个走线孔分别为用于CPU供电线的第一走线孔;用于Micro-ATX主机板音频、 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的第二和第三走线孔;用于ATX主机板音频、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 的第四、第五和第六走线孔;用于电脑整机开关电源输出线的第七走线孔;用于Micro-ATX 主机板或ATX主机板供电线的第八、第九和第十走线孔。所述电脑机箱包括背板,在所述背板的上部设置CPU和显卡排风孔,在所述背板 的下部设置第一电源正对位。所述电脑机箱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电源入风孔,在所述底板的后端 设置第二电源正对位。所述电脑机箱包括前板,在所述前板设置配件入风孔。所述电脑机箱包括侧板,在所述侧板设置入风孔。所述电脑机箱包括盖板,在所述盖板设置入风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机箱的五金结构,为市场上 的大小主机板设计十个背部走线孔,使机箱内各个配件合理布线,以达到增加机箱的空间、 提升散热能力,并且使机箱内部各配件更美观。这十个背部走线孔,使现有的Micro-ATX主 机板(俗称小板)和标准ATX主机板(俗称大板)都能通过本机箱实现背部走线功能,不旦使 布线美观,更重要的是机箱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使散热风道畅通无阻,大大地提升 了机箱整体散热性能,延长了整机各配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箱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机箱主板11,在该机箱主板11上设置有 多个走线孔(该多个走线孔包括第一至第十走线孔)。本技术的走线孔为十个,其别为用于CPU供电线的第一走线孔111 ;用于 Micro-ATX主机板音频、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的第二和第三走线孔112、113 ;用于ATX主 机板音频、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的第四、第五和第六走线孔114、115、116 ;用于电脑整机 开关电源输出线的第七走线孔117 ;用于Micro-ATX主机板或ATX主机板供电线的第八、第 九和第十走线孔118、119、1110。电脑机箱包括背板12,在该背板12的上部设置CPU和显卡排风孔121,在该背板 12的下部设置第一电源正对位122。电脑机箱包括底板13,在该底板13的前端设置电源入 风孔131,在底板13的后端设置第二电源正对位132。对于该背板12,电源在装配时正对第 一电源正对位122和第二电源正对位132设置在机箱的最下端,电源的风扇从底板13外部 吸入冷空气,电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侧板吹出,保证电源吸入机箱外的冷空气、产生的热 量直接排出机箱外,从而使电源产生的热量不会给机箱内的其它配件造成影响,起到很好 的热隔离作用。背板12上面的CPU和显卡排风孔121是一个风扇通道,正对着电脑CPU和 显卡的上方,使CPU与显卡工作产生的热量,可通过该风道排出机箱外。电脑机箱包括前板14,在该前板14设置配件入风孔141,该配件入风孔141对应 设置一 12CM风扇的安排位,是机箱内配件的冷空气吸入通道之一。在这里安排一个风扇, 使风道的风速得到快速提升,有效的提升了整机的散热。电脑机箱包括侧板,在侧板设置入风孔,侧板上设有两个风扇安装位,这两个风扇 口也是风道入口,与前板的风道入口构成三个入风口和三个出风口,形成负压散热系统。电脑机箱包括盖板15,在该盖板15设置入风孔151,该入风孔151对应于两个 14CM风扇位,以安装两个14CM超大尺寸的风扇,使整机散热更加优良。本机箱最大的特点是机箱的散热性能大幅提升第一,本机箱独创设计了十个背 部走线孔,使得市场上所有出售的Micro-ATX主机板(俗称小板)和标准ATX主机板(俗称 大板)都能通过本机箱实现背部走线功能,因为接线都在机箱的背部进行,使得机箱内的正 面就留出很大的空间,箱内配件的散热风道畅通无阻,大大地提升了机箱整体散热性能。第 二,本机箱采用分离式负压设计。通过电源下置设计,将电源和CPU两发热大户分离,单独 散热。电源在底部吸入冷风单独散热,CPU通过后置和顶置排风风扇进行散热,由于排风扇 多达6个,三进三出,造成负压效果,并且由于背部走线系统,使风道无阻,大大地提升了机 箱的散热能力。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机箱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走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机箱主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走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孔为十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十个走线孔分别为用于CPU供电线 的第一走线孔;用于Micro-ATX主机板音频、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的第二和第三走线孔; 用于ATX主机板音频、USB和前置面板开关线的第四、第五和第六走线孔;用于电脑整机开 关电源输出线的第七走线孔;用于Micro-ATX主机板或ATX主机板供电线的第八、第九和第 十走线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七彩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