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磊专利>正文

一种救援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265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救援千斤顶,手摇油泵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其特征是:支撑架的表面由上至下设有套管,在套管的外壁并列设有保护架,在支撑架的底部连接底座,其上端面与支撑架的底部相连,底座的下端面设有锥形支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救援效果好,稳定性好,易找到支点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据资料显示,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一方面是主震破坏性极大,另一方面是余震,多起余震不仅加重了损失,而且给救援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地震后很多重型设备很难进入灾区,救援中便携的设备也不多,这样严重影响了救援效率,很难在有限的救援黄金期内争取到更多的救援机会。很多救援人员靠徒手刨挖,缺乏有效地救援工具。救援千斤顶是重要的救援设备之一,现有的救援千斤顶的基本包括手摇油泵、支撑架以及顶头,即在手摇油泵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上述结构的救援千斤顶虽然起到顶开重物,救护伤者的作用,但是在救援过程中以下弊端1、由于地面软硬程度不同,支点难以找到。2、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易遭受余震的危害。3、当用千斤顶进行救援时,容易顶落一些碎石瓦砾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效果好,稳定性好,易找到支点,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的救援千斤顶。本技术包括手摇油泵、支撑架、顶头、保护架以及底座,其中手摇油泵、支撑架以及顶头基本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在手摇油泵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在上述支撑架的表面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套管,在套管的外壁并列设有若干个保护架,所述保护架是由若干个杆体首尾铰接而成的,在上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其上端面与支撑架的底部相连,底座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锥形支脚。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首先寻找合适位置放置,由于底座底部设有锥形支脚,则可有效的抓住凹凸不平或者倾斜的震后地面,从而有利于千斤顶的固定,提高承载能力;使用时,打开保护架,保护架向外张开,很好的形成保护罩,避免顶落一些碎石瓦砾对受困者造成二次伤害,然后用高压油管将千斤顶和油泵连接,再将油泵上的回油阀杆旋紧,用手反复上提下压压杆,使液压油经过高压油管进入千斤顶部分,随着液压油的上升,重物被顶起;使用完毕后,将将油泵上的放油螺钉旋松,千斤顶中弹簧将活塞拉回原位,液压油经过油压管重新返回油箱,完成一次千斤顶的使用过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救援效果好,稳定性好,易找到支点, 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架的立体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的立体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手摇油泵1与支撑架2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3, 在上述支撑架的表面由上至下设有若干个套管4,在套管的外壁并列设有若干个保护架5, 支撑架的底部连接底座6,所述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其上端面与支撑架的底部相连,底座的下端面设有若干个锥形支脚7。如图2所示,保护架是由若干个杆体8首尾铰接而成的。如图3所示,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其下端面设有若干个锥形支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千斤顶,包括括手摇油泵、支撑架、顶头、保护架以及底座,在手摇油泵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其特征是:支撑架的表面由上至下设有套管,在套管的外壁并列设有保护架,在支撑架的底部连接底座,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其上端面与支撑架的底部相连,底座的下端面设有锥形支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救援千斤顶,包括括手摇油泵、支撑架、顶头、保护架以及底座,在手摇油泵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油管,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顶头,其特征是支撑架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毕备
申请(专利权)人:王磊毕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