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981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包括进水管、试剂瓶、冷却循环槽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与冷却循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部管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口位于进水管的相对方向,试剂瓶置于冷却循环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快速对冷却剂进行冷却,冷却均匀,造价低廉,运用场所便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中冷却剂的冷却都在专用冷却设备中进行的,虽然冷却的效果不错的,但是由于专用的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并且有的企业或个人并不是长期需求,所以使用的性价比不高。而很多情况下,冷却剂冷却前的温度约为100度,冷却剂需要冷却时都在空气中或水槽中,但由于空气冷却的时间过长,使冷却剂中的成份或与之配合作实验的药剂会反应或分解,最终影响实验效果。如果在水槽中由于水温部分受热后冷却不均匀,因而冷却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快速对冷却剂进行冷却,冷却均匀,造价低廉,运用场所便捷的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包括进水管、试剂瓶、冷却循环槽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与冷却循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部管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口位于进水管的相对方向,试剂瓶置于冷却循环槽中。本技术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本技术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快速对冷却剂进行冷却,冷却均匀,造价低廉,运用场所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进水管1、试剂瓶2、冷却试剂3、冷却循环槽4和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5与冷却循环槽4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与外部管路相连,对冷却循环槽4供水,所述出水管5的连通口位于进水管1的相对方向,试剂瓶2置于冷却循环槽4中。冷却试剂3置于试剂瓶2进行冷却。本技术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5都可设有阀门对管路通断进行控制。本技术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5的数量可采用2个以上,所述2个以上的进水管1和出水管5可沿冷却循环槽4高度方向进行排布。还可以出水管5放水一个储水槽,用一水泵打到上方的放水池,放水池连接有进-->水管1,如此配合可自动实现水循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快速对冷却剂进行冷却,冷却均匀,造价低廉,运用场所便捷。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包括进水管、试剂瓶、冷却循环槽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与冷却循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部管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口位于进水管的相对方向,试剂瓶置于冷却循环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循环冷却补偿装置,包括进水管、试剂瓶、冷却循环槽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均与冷却循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外部管路相连,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口位于进水管的相对方向,试剂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浩赖伟春沈申昆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正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