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2683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所述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是将履带架(1)与车架(2)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车架与履带架实现整体焊接,在保证焊接强度的基础上,焊接工艺性更好;车架结构设计上,趋于简单化,受力形式更好,稳定性更好;减少安装条件与运输条件上的制约,降低安装难度,减少运输成本;结构简单而紧凑,实用性强,承载能力强,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小吨位起重机的下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车架结构件趋于轻量化,起重设备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为提 升起重性能,目前小吨位履带起重机车架系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一是传统类的分体 连接,二是创新类的整体焊接。传统类的履带起重机的下车系统采用的是分体连接,是将车架和履带架通过销轴 或者活动节等形式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在下车安装和运输时,在所规定的一定尺寸内,容 易造成运输超宽,增加运输成本,过程都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目前小吨位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都是车架和履带架分开 形式,通过销轴或搭接方式组合在一起。这种形式适合于行走窄轨距作业宽轨距的车型, 并考虑因自重而拆解运输因素。车架与履带架连接处往往是结构承载的薄弱环节,因此通 常要此处做加强,使得结构自重较大,而且易出现应力集中与疲劳现象。为了载荷良好的 传递,对于不需要变轨距的小吨位履带起重机,如果车架和履带架作为整体式,结构更为简 单,减小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结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整体式履带起重机 下车系统。所述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是将履带架与车架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式结构。其中,所述车架为“X”形结构,车架的两边对称焊接有履带架。其中,所述车架与回转支承连接处焊接有两层圆环立板或多边形立板;所述履带 架与车架焊接处要有相对应焊接形式的筋板。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车架与履带架实现整体焊接,在保证焊接强度的 基础上,焊接工艺性更好;车架结构设计上,趋于简单化,受力形式更好,稳定性更好;减少 安装条件与运输条件上的制约,降低安装难度,减少运输成本;结构简单而紧凑,实用性强, 承载能力强,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的车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是特别为小吨位履带起重机设计的新型下车系统(参照图1、图2)。车3架2和履带架1通过焊接连在一起,相比于搭接或销轴连接方式,连接处截面大,抗扭抗弯 能力强,而且焊接方式结构紧凑,没有连接处因间隙而产生的冲击载荷。运输时不需拆解, 减少安装环节,降低辅助作业成本。实验数据(1)100% 正向吊载计算结果σ max=77. 3MPa,Amax=O. 8mm。(2) 110% 正向吊载计算结果σ max=88. 6MPa, Amax=O. 9mm。(3) 125% 试验工况计算结果σ max=105MPa,Amax=L 1mm。结论,通过应力云图的分析,三种工况的受力均在许用范围之内,满足要求。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专利技术的 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是将履带架(1)与车架(2)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是 将履带架(1)与车架(2 )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履带起重机下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为 “X”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兰鲍晓杰白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益利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