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与立体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419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背光背板及立体显示器。能够对第一眼目标点与第二眼目标点提供指向性背光的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与控制器。导光板于其入光侧具有至少一沟槽,且此沟槽包含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眼目标点相对。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连,且此第二侧面与第二眼目标点相对。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一侧面,使得第一光源的出光面与第一眼目标点相对。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二侧面,使得第二光源的出光面与第二眼目标点相对。控制器用以交替点亮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器。
技术介绍
立体显示器的光学原理从发展至今已经超过60年。基本上,立体显示器是利用人类的两眼视差,分别提供给两眼不同的影像而产生立体感。传统的立体显示器大致可以区分为戴眼镜式与裸眼式。戴眼镜式又可细分为偏光眼镜(Polarization Glasses)、红绿眼镜(Anaglyph Glasses)、快门眼镜(Shutter Glasses)与头盔式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 ;HMD)。然而,不论是哪一种戴眼镜式的立体显示器,使用者在观赏时都必须佩带特殊的眼镜或头盔,这些眼镜或头盔常会阻碍人类的自然视觉。此外,对平常就配戴近视眼镜的使用者而言,使用者不是必须同时配戴两副眼镜,就是必须在观赏前先换戴隐形眼镜,使用上极为不便。因此,近几年来,裸眼式的立体显示器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目前裸眼式的立体显示器大致可分为全像式(E-Holographic)、多平面式 (Multi-Planar)与空间多任务式(Spatial-Multiplexed)三种。全像式与多平面式由于有数据处理量庞大、显示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近来关于立体显示器的研究主要是以空间多任务式为主。空间多任务式主要是将液晶面板的像素区分为若干个奇数像素与偶数像素的影像对。奇数像素影像提供使用者一眼的影像,偶数像素影像则提供使用者另一眼的影像。这种类型的立体显示器可利用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或视差遮屏(Parallax Barrier) 将光线分光,并进而将奇数像素影像与偶数像素影像,分别投影至使用者的双眼。然而,这种立体显示器的缺点在于柱状透镜或视差遮屏与液晶面板的对位必须十分精准,否则奇数像素影像与偶数像素影像将无法准确地投影至使用者的双眼。此外,由于这种立体显示器将液晶面板的像素区分为影像对,因此相较于平面显示,这种立体显示器的分辨率与亮度都会减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够提供指向性的背光,使得安装此背光模块的立体显示器能够以交替显示的方式,分别朝左右眼显示不同的画面,达成立体显示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能够对第一眼目标点与第二眼目标点提供指向性背光的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与控制器。导光板于其入光侧具有至少一沟槽,且此沟槽包含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眼目标点相对。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连,且此第二侧面与第二眼目标点相对。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一侧面,使得第一光源的出光面与第一眼目标点相对。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二侧面,使得第二光源的出光面与第二眼目标点相对。控制器用以交替点亮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侧面与导光板的出光侧的法线方向间倾斜第一角度,使得第一侧面面向第一眼目标点,而第二侧面与导光板的出光侧的法线方向间倾斜第二角度,使得第二侧面面向第二眼目标点。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侧面的向内法线朝向第一眼目标点, 而上述的第二侧面的向内法线则朝向第二眼目标点。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沟槽为V形沟槽,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为V形沟槽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导光板的出光侧与入光侧相对。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导光板不具有扩散网点结构于其中。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控制器交替点亮的频率超过人眼视觉暂留的频率。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能够分别对第一眼目标点与第二眼目标点提供第一眼影像与第二眼影像的立体显示器包含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驱动电路。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控制器与光学膜片。导光板于其入光侧具有至少一沟槽,且此沟槽包含彼此相连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一侧面,用以对一第一眼目标点发光。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二侧面,用以对第二眼目标点发光。控制器用以交替点亮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光学膜片位于导光板的出光侧。液晶面板位于背光模块的出光侧。驱动电路用以在第一光源点亮时,对液晶面板写入第一眼影像,并在第二光源点亮时,对液晶面板写入第二眼影像。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沟槽为V形沟槽,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为V形沟槽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导光板的出光侧与入光侧相对。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控制器交替点亮的频率超过人眼视觉暂留的频率。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的先前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其中之一(1)相较于空间多任务式,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采用时间多任务式的方式,因此不降低液晶面板的分辨率。(2)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不需要应用柱状透镜或视差遮屏来分光,因此组装时不需要严格的对位。(3)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采直下式架构,因此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可均勻地配置, 让光线更均勻地传达到液晶面板。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绘示如何决定第一侧面的倾斜角度;图3绘示如何决定第二侧面的倾斜角度;图4绘示图1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5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立体显示器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背光模块导光110 导光板111 第一侧面112沟槽113第二侧面115入光侧117出光侧120第一光源130第二光源140控制器150光学膜片160反射片200液晶面板250驱动电路260箭头270箭头300第一眼目标点500第二眼目标点D 第一眼目标点与第二眼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Z 第一眼目标点与第二眼目标点至导光板的出光侧之间的距离L1 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至导光板中心的距离 h1 第一光源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出光侧之间的距离d1 第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出光侧的点与导光板中心之间的距离θ1:第一角度L2 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至导光板中心的距离h2 第二光源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出光侧之间的距离d2:第二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出光侧的点与导光板中心之间的距离θ2: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专利技术的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背光模块100包含导光板110、第一光源120、第二光源130与控制器140。导光板110于其入光侧115具有至少一沟槽112,且此沟槽112包含彼此相连的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3。 第一光源120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一侧面111,用以对第一眼目标点300发光。第二光源130的出光面设置于第二侧面113,用以对第二眼目标点500发光。控制器140用以交替点亮第一光源120与第二光源130。具体而言,上述的第一侧面111可设计为与第一眼目标点300相对,而第二侧面 113则可设计为与第二眼目标点500相对。如此一来,设置于第一侧面111的第一光源120 的出光面即可与第一眼目标点300相对,而设置于第二侧面1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以对一第一眼目标点与一第二眼目标点提供指向性的背光,包含:一导光板,具有至少一沟槽于其入光侧,其中该沟槽包含:至少一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一眼目标点相对;以及至少一第二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连,且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二眼目标点相对;至少一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使得该第一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第一眼目标点相对;至少一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该第二侧面,使得该第二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第二眼目标点相对;以及一控制器,用以交替点亮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用以对一第一眼目标点与一第二眼目标点提供指向性的背光,包含一导光板,具有至少一沟槽于其入光侧,其中该沟槽包含 至少一第一侧面,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一眼目标点相对;以及至少一第二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连,且该第二侧面与该第二眼目标点相对; 至少一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使得该第一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第一眼目标点相对;至少一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的出光面设置于该第二侧面,使得该第二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第二眼目标点相对;以及一控制器,用以交替点亮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与该导光板的出光侧的法线方向间倾斜一第一角度,使得该第一侧面面向该第一眼目标点,而该第二侧面与该导光板的出光侧的法线方向间倾斜一第二角度,使得该第二侧面面向该第二眼目标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的向内法线朝向该第一眼目标点,该第二侧面的向内法线朝向该第二眼目标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沟槽为一V形沟槽,且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分别为该V形沟槽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出光侧与入光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