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坡口机进刀行程自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3191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管道坡口机自动控制进刀行程装置,特别在加工锅炉排管时,可控制管口的长短一致性有利于后工序焊接自动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构成主要有进刀行程控制旋钮、上下棘轮、上下压套、进刀齿轮、滑动齿轮、上下离合器、上下棘爪、螺母、丝杆轴、进退刀旋钮,上、下棘爪安装在螺母内,所述的上、下棘轮将螺母封装于进刀齿轮中,丝杆轴和螺母的螺纹为右旋,上、下棘轮方向相反,该机构有效的保证了进刀距离的一致性,克服了因人的疏忽带来的加工误差,从而保证锅炉排管等管道对接的焊接质量,便于一人操作多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坡口加工设备的进刀行程自动控制机构,具体为锅炉管 道焊接前的便携式坡口加工机的进刀行程自动控制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行业机床刀具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高压大型锅炉的制造不仅对锅炉排管的材料、壁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 排管的焊接前预加工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操作规范,当前为了提高锅炉制造生产效率和 质量,其管道焊接多采用自动焊机进行,管道焊接前坡口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相比一般 中低压管道焊接要求要高,虽然现有的便携式管道坡口机种类较多,但缺一种在加工过程 中可自动控制进刀行程的装置,主要以人工目测结合量具测量的方式控制进刀,不易准确 控制,特别在加工锅炉排管时容易造成管口的长短不一,影响焊接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没 有行程的自动控制,工作效率低,也不便于一人操作多台加工设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可移 式管床》(申请号87101911申请日1987-03-10)所公开的坡口加工方法需分三进行, 进刀量需人工凭经验控制,工作效率低;中国技术专利《管件坡口组合刀具》(申请 号:200720045765. 2申请日2007-08-30)、《倒角机》(申请号:200720140196. X申请日 2007-04-24)、《平头倒角机专用刀具》(申请号:200820135103. 9申请日:2008-08-29), 《刀具以行星运动方式进行切割的切管坡口装置》(申请号200720176258.2申请日 2007-09-06)所公开的,均没有进刀行程自动控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利于锅炉批量 排管加工后的尺寸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不足,提出一种便携式管道坡口机进刀行 程自动控制装置,特别在加工锅炉排管时,可控制管口的长短一致性有利于后工序焊接自 动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管道坡口机进刀行程自控机构,其构成主有进刀行程 控制旋钮、上下棘轮、上下压套、进刀齿轮、滑动齿轮、上下离合器、上下棘爪、螺母、丝杆轴、 进退刀旋钮,其特征在于上、下棘爪安装在螺母内,所述的上、下棘轮将螺母封装于进刀齿 轮中,丝杆轴和螺母的螺纹为右旋,上、下棘轮方向相反,其有益效果是该机构有效的保证 了进刀距离的一致性,克服了因人的疏忽带来的加工误差,从而保证锅炉排管等管道对接 的焊接质量,便于一人操作多机,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进刀加工时示意图;附图2为图1之压套以及棘轮、棘爪之间位置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进刀完成后示意图;附图4为图3之压套以及棘轮、棘爪之间位置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退刀后示意图;附图6为图5之压套以及棘轮、棘爪之间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的标记说明图1中1-上 压套,2-螺母,3-上离合器,4-滑动齿轮,5-进退刀旋钮,6-进刀齿轮,7-下离合器,8-主动 齿轮,9-工件,10-夹具,11-进刀行程控制旋钮,12-上棘轮,13-上棘爪,14-下棘爪,15-下 棘轮,16-下压套,17-丝杆轴,18-刀具,19-定位块。参照附图1、图2,本管道坡口机进刀行程自控机构,由进刀行程控制旋钮11、上下 棘轮12、15、上下压套1、16、进刀齿轮6、滑动齿轮4、上下离合器3、7、上下棘爪13、14、螺母 2、丝杆轴17、进退刀旋钮5组成,螺母2内装上下棘爪13、14并用上下棘轮12、15封装于进 刀齿轮6中。丝杆轴17和螺母2的螺纹为右旋,上下棘轮12、15方向相反,进刀行程控制 旋钮11可通过操作者手动,以确定自动进刀的行程,主动齿轮8,工件9,夹具10,刀具18, 定位块19如图所示。如附图1和附图2,工作时,先将进刀行程控制旋钮11旋至所需刻度(图中设定 进刀行程为10mm),再将坡口机的夹脚紧贴(工件)管道9上的定位块19或管道9上的刻 线,夹紧管道固定,再把进刀旋钮旋5至自动进刀位置,此时滑动齿轮4的上离合器3与主 动齿轮8的下离合器7合上,丝杆轴17处于退回的极限位置。启动电机,丝杆轴17旋转且 滑动齿轮4带动进刀齿轮相对于丝杆轴17作差动旋转,此时下棘爪14与下棘轮15打滑处 于非工作状态,上棘轮12拨动上棘爪13带动螺母2与进刀齿轮6同步旋转,丝杆轴17产 生旋转和向下轴向进刀的复合运动并带动刀具18工作。如附图3、图4,当丝杆轴17下行达到设定位置时,管道坡口被加工至要求位置。进 刀行程控制旋钮11随丝杆轴17 —同向下并将上压套1压下,上棘爪13同时也被压缩在螺 母2内,此时上棘轮12与上棘爪13、下棘轮15与下棘爪14均打滑失效,螺母2则随丝杆轴 17同步旋转,原地空转,进刀停止。如附图5、图6,将进退刀旋钮5旋至快退位置,滑动齿轮4与上离合器3合上,此 时滑动齿轮4与进刀齿轮6均被固定并停止运动,丝杆轴17仍然沿原方向旋转。下棘轮 15、下棘爪14工作,上棘轮12、上棘爪13打滑,使得螺母2也随进刀齿轮6停止运动,则丝 杆轴2产生快速向上的退刀运动。退至极限位置时,丝杆轴17的台阶压住下压套16并夹 住螺母2 —同旋转(下棘爪14退回螺母2内,上棘轮12、上棘爪13打滑)退刀停止,关掉 电机,一个工作循环完成,机器回至初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道坡口机进刀行程自控机构,其构成主要有进刀行程控制旋钮、上下棘轮、上下压套、进刀齿轮、滑动齿轮、上下离合器、上下棘爪、螺母、丝杆轴、进退刀旋钮,其特征在于:上、下棘爪安装在螺母内,所述的上、下棘轮将螺母封装于进刀齿轮中,丝杆轴和螺母的螺纹为右旋,上、下棘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坡口机进刀行程自控机构,其构成主要有进刀行程控制旋钮、上下棘轮、上下 压套、进刀齿轮、滑动齿轮、上下离合器、上下棘爪、螺母、丝杆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秋胡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神州瑞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