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2773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粒物性的分析设备,特指一种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它包括激光光源、第一聚焦透镜组、光阑、双喇叭口流式管、光陷阱、沿入射光垂直方向的中空椭球反射面和第二聚焦透镜组组成的两维复合聚焦系统、光阑以及光电探测器,沿入射光前向的透镜与平面反射镜组成的两维分光聚焦系统、光阑和光电探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白细胞光散射全域瞬态光信息一体采集并转换为电信号,光学信息全面丰富、其光信息采集系统结构紧凑、光学镜片应用灵活、光噪声低,实现了四维光信息的一体集成采集,由此可完整地反映出白细胞的物性特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各种微粒物性的分析设备,特指一种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 光信息传感器。
技术介绍
任意形态微粒(特别是生物细胞)物理特征的检测技术是一项多
交叉的 科学技术,任意形态微粒主要有尘埃粒子、生物细胞和尿沉渣微粒等,其特征比较复杂,主 要特征有大小分布、形态分布、核式结构等等,光学传感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光散射的强度空 间分布特征与微粒物理特征的关系来检测微粒的类别,其中关键是有效光电信号的转换, 目前针对特别微粒的专利技术有一些应用,例如专利技术200710192385 . 6 (大流量尘埃 粒子计数器的光学传感器)针对尘埃粒子设计了球面反射式侧向光信息传感方式,但是 该信息并不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微粒的物理特征,且散射源和接受点均不在焦点上,这样 对信号的损失较多;又如专利技术CN92215120.2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新型光学探头)采 用了椭球反射式侧向光信息传感方式,虽然散射源和接受点均在焦点上,但是侧向小角的 光散射会再次与微粒作用,产生复散射,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再如用于白细胞三分类的专 利技术CN101498646A (小角度前向激光散射传感器),该技术采用二极管阵列为光电接收 器,柱面镜对光束加工,得到了前向小角和前向高角的光散射信息,但是对于灵敏反映细胞 内部结构的侧向信息没有采集,所以准确识别多类细胞的能力有限;还有如美国专利技术 2004/0197232/A1 (后向散射对人体血液细胞识别装置),该技术应用光纤阵列传感方式从 前向和后向获得微粒散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细胞采识别的精确的度,但是后向散射信号 提取比较复杂,且与细胞核和分子结构密切相关的侧向偏振信息没有采集,因此细胞微粒 识别类别不强,此外,国内外一些企业如美国的雅培等公司、日本的希森美康还有中国迈瑞 等公司在白细胞的识别检测仪器中有一些光散射技术的开发应用专利技术(如MD0S四角 度激光专利测量技术;激光法流式细胞技术五分类等),但是主要都是配以化学、电子、荧光 等技术的应用,并且光学传感方式单一,本技术是一种纯光学的,并且针对实践中应用 的不足进行改善了的一种优化整合的、具有普遍应用意思的微粒多维光信息传感的专利技 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完整、结构紧凑、信噪比高、微粒类别识 别能力强的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为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器、第一聚焦透镜组、第一光阑、双喇叭口流式管、第二光阑、第一光电 探测器、第二聚焦透镜组、第三光阑、中空椭球反射面、偏振片、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一球面 镜、反射镜、第二球面镜、第四光阑、第三光电探测器、第三球面镜、第五光阑、第四光电探测 器、光陷阱和密封罩;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第五光阑开设在密封罩上;激光器、第一聚焦透镜组、第一光阑、双喇叭口流式管、光陷阱、第一球面镜、反射镜、第 二球面镜、第四光阑和第三光电探测器按照激光入射的方向依次位于同一入射光轴上,双 喇叭口流式管垂直于入射光轴放置且束腰中心位于入射光轴上;第二光电探测器、偏振片、 第三光阑、第二聚焦透镜组、中空椭球反射面、双喇叭口流式管、第二光阑和第一光电探测 器位于同一侧向散射光轴上,第二聚焦透镜组位于中空椭球反射面的中空处,侧向散射光 轴与入射光轴相交于双喇叭口流式管的束腰中心;反射镜、第三球面镜、第五光阑和第四光 电探测器位于前向散射光轴上,散射光轴与入射光轴垂直相交;第一球面镜和第二球面镜 构成第三聚焦透镜组,反射镜位于第三聚焦透镜组内中心处、第一球面镜和第三球面镜构 成第四聚焦透镜组。整个器件设置在密封罩上。在激光光源的前向有第一焦透镜组和位于焦点处的一双喇叭口流式管,该流 式管的颈部位于激光束的近焦点区,存在速度梯度的流场具有约束微粒在流线中部的作 用,焦点区设有光陷阱;沿入射光垂直方向的中空椭球反射面可将来自焦点一处微粒侧向 大立体角的散射光聚焦到位于焦点二处光阑后的第一光电探测器上,微粒与光电探测器分 别在中空椭球反射面两个焦点上,位于中空椭球反射面中空处的第二聚焦透镜组将侧向小 立体角的激光束通过该聚焦镜组、光阑和偏振片聚焦到该焦点处的第二光电探测器上;沿 入射光前向,大立体角散射光束通过第三聚焦透镜组聚焦到光阑后的第三光电探测器上, 透镜组中部的平面反射镜将小立体角的散射光束转向到第四聚焦镜组内并聚焦到位于光 阑后的第四光电探测器上。所述流式管用石英管做成,中间空心管路结构是由相互倒置的双喇叭口形成, 在颈部细处由于流场的流速分布特征可以约束微粒在流线中部,堵塞时可以反向冲洗,保 证流路正常使用。所述中空椭球反射面可有效地把焦点一处大立体角的散射光聚焦到焦点二处 的光电探测器上,由于中部的光不反射,从而有效避免了二次散射的影响;位于中空椭球反 射面中空处的第二焦透镜组可将侧向小立体角的激光束通过该聚焦镜组、光阑和偏振片聚 焦到焦点处的第二光电探测器上,以获得侧向小角的偏振光信息。而沿入射光前向,由透镜、平面反射镜和透镜组成了两个方向,大、小角分路 的、结构紧凑的第三和第四聚焦镜组,可将前向散射光按大、小立体角分别聚焦在位于各个 焦点处相应的第三和第四光电探测器上,分别获得前向散射大、小角光散射信息。本技术专利与现在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的优点是1、整体信息采集量完 整,根据微粒光散射理论,与微粒物性密切相关的前向大、小角光信息以及侧向大、小角光 信息(其中包括了侧向消光信息)均可采集到,因此可检测微粒的类别多,且精确度高;2、信 息采集与传感结构紧凑,一体化强,全部器件元件设置在一个密封罩内,调节方便,干扰少。 光信息采集元件应用灵活,不同特征信息采用不同的光采集元件,可有效提高信息传感效 率;3、整体光学结构中,在各个对应的地方,分别设置了光陷阱和光阑,可提高传感器的信 噪比;4、光敏区独特的双喇叭口流式管结构,既可依靠流体的约束力将微粒控制在流管中 部,又利于在流管堵塞时反向冲洗导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4图2是本技术中流式管的结构示意图;1、激光器 2、第一聚焦透镜组 3、第一光阑 4、双喇叭口流式管5、第二光阑、 6、第一光电探测器 7、第二聚焦透镜组 8、第三光阑 9、中空椭球反射面 10、偏振片 11、第二光电探测器、12、第一球面镜13、反射镜 14、第二球面镜、15、第四光阑16、第三 光电探测器17、第三球面镜18、第五光阑19、第四光电探测器20、光陷阱21、密封罩。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一、图二,本技术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是一个垂直两维 光路系统,包括有照明系统、散射区流式系统、两维复合聚焦系统、两维分光聚焦系统组成。 照明系统由激光器1、第一聚焦透镜组2、第一光阑3和光陷阱20组成,激光束经第一聚焦 透镜组后在流式管中部建立一光照区,越过光照区聚焦处光能被光陷阱吸收;散射区流式 系统是由一石英材料制作的倒置双喇叭口结构的流式管,与激光束垂直放置,微粒在管内 受到负压作用沿管路流动通过光照区产生光散射,微粒在流体内因喇叭口结构产生的的约 束力作用下具有聚焦的效应,将微粒控制在流管中部,倒置另一喇叭口结构利于在流管堵 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器(1)、第一聚焦透镜组(2)、第一光阑(3)、双喇叭口流式管(4)、第二光阑(5)、第一光电探测器(6)、第二聚焦透镜组(7)、第三光阑(8)、中空椭球反射面(9)、偏振片(10)、第二光电探测器(11)、第一球面镜(12)、反射镜(13)、第二球面镜(14)、第四光阑(15)、第三光电探测器(16)、第三球面镜(17)、第五光阑(18)、第四光电探测器(19)、光陷阱(20)和密封罩(21);第一光阑(3)、第二光阑(5)、第三光阑(8)、第四光阑(15)和第五光阑(18)开设在密封罩(21)上;激光器(1)、第一聚焦透镜组(2)、第一光阑(3)、双喇叭口流式管(4)、光陷阱(20)、第一球面镜(12)、反射镜(13)、第二球面镜(14)、第四光阑(15)和第三光电探测器(16)按照激光入射的方向依次位于同一入射光轴上,双喇叭口流式管(4)垂直于入射光轴放置且束腰中心位于入射光轴上;第二光电探测器(11)、偏振片(10)、第三光阑(8)、第二聚焦透镜组(7)、中空椭球反射面(9)、双喇叭口流式管(4)、第二光阑(5)和第一光电探测器(6)位于同一侧向散射光轴上,第二聚焦透镜组(7)位于中空椭球反射面(9)的中空处,侧向散射光轴与入射光轴相交于双喇叭口流式管(4)的束腰中心;反射镜(13)、第三球面镜(17)、第五光阑(18)和第四光电探测器(19)位于前向散射光轴上,散射光轴与入射光轴垂直相交;第一球面镜(12)和第二球面镜(14)构成第三聚焦透镜组,反射镜(13)位于第三聚焦透镜组内中心处、第一球面镜(12)和第三球面镜(17)构成第四聚焦透镜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细胞亚类分析多维光信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激光器(1)、 第一聚焦透镜组(2)、第一光阑(3)、双喇叭口流式管(4)、第二光阑(5)、第一光电探测器 (6)、第二聚焦透镜组(7)、第三光阑(8)、中空椭球反射面(9)、偏振片(10)、第二光电探测 器(11)、第一球面镜(12)、反射镜(13)、第二球面镜(14)、第四光阑(15)、第三光电探测器 (16)、第三球面镜(17)、第五光阑(18)、第四光电探测器(19)、光陷阱(20)和密封罩(21); 第一光阑(3)、第二光阑(5)、第三光阑(8)、第四光阑(15)和第五光阑(18)开设在密封 罩(21)上;激光器(1)、第一聚焦透镜组(2)、第一光阑(3)、双喇叭口流式管(4)、光陷阱 (20)、第一球面镜(12)、反射镜(13)、第二球面镜(14)、第四光阑(15)和第三光电探测器 (16)按照激光入射的方向依次位于同一入射光轴上,双喇叭口流式管(4)垂直于入射光轴 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韩广才卜敏尚学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