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587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控制板(3),其中显示控制板(3)装置在操作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固装在显示控制板(3)上且其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触摸感应装置和数码管显示装置集成叠装在一起,使用户在触摸操作功能键时,能够直接明了、对应准确的看到手指下显示的信息而不会误看或看歪了,有效的节约了面板上的空间资源,使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布局更为人性化、更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磁炉或相类似小家电产品的触 控显示装置,属于触摸感应及显示装置的改进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电磁炉或相类似小家电产品上已经广泛应用了触摸感应式操作界面 和数字显示技术并被消费者普遍接受,其数字显示区域和触控界面基本都是分开设置的, 这种分离的两个显示和操作区域占据了电磁炉或相类似小家电产品面板上比较多的空间 资源,不能明了准确的体现和反映当前的操作和信息的变化,界面也比较死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将触摸操控和数字显 示合而为一、大大节省内部空间且使操作和显示更加明了准确的触控显示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设计方案是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控 制板,其中显示控制板装置在操作面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可触摸感应数 码管,可触摸感应数码管固装在显示控制板上且其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的下表面。所述可触摸感应数码管包括数码管和覆盖在数码管上的导电电极,导电电极呈倒 U型,其大小与数码管相配合并扣装在数码管上,导电电极的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的下 表面,其对应数码管的显示区域开设有窗口,两侧端部中至少在一个端部设置有与显示控 制板电连接的插脚。所述显示控制板上对应导电电极的插脚开设有第一通孔,对应数码管的引脚开设 有第二通孔,导电电极的插脚和数码管的引脚插入对应的通孔后,焊接固定于显示控制板 上。所述导电电极由金属导电体或导电海绵等材料制成。本技术将触摸感应装置和数码管显示装置集成叠装在一起,使用户在触 摸操作功能键时,能够直接明了、对应准确的看到手指下显示的信息而不会误看或看歪了, 有效的节约了面板上的空间资源,使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布局更为人 性化、更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触摸感应数码管与显示控制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电磁炉的触控显示装置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3个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 显示控制板3和普通感应按键4,其中显示控制板3装置在操作面板1的下方,可触摸感应 数码管2和普通感应按键4固装在显示控制板3上并位于操作面板1和显示控制板3之间, 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和普通感应按键4的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所述普通 感应按键4作为开关键,3个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作为功能按键。如图2、3所示,所述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包括数码管22和覆盖在数码管2上的导 电电极21,导电电极21呈倒U型,其大小与数码管22相配合并扣装在数码管22上,导电电 极21的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其对应数码管2的显示区域开设有窗口 212, 两侧端部中至少在一个端部设置有与显示控制板3电连接的插脚211,所述显示控制板3上 对应导电电极21的插脚211开设有第一通孔31,对应数码管22的引脚221开设有第二通 孔32,导电电极的插脚211和数码管的引脚221插入对应的通孔后,焊接固定于显示控制板 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21由金属导电体或导电海绵等材料制成,数码管22采用 八段LED数码管。当人手触摸操作面板1上的开关键丝印位置11时,其对应的感应按键4被触发, 电磁炉开始工作,三个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同时点亮;当人手选择触摸操作面板上某一功 能按键时,对应该功能按键位置的导电电极21感应到人手的动作,通过数码管22上专用的 引脚221传输给显示控制板3,经过信号运算处理后,显示控制板3驱动对应的数码管22进 行不同的显示,改变电磁炉当前工作状态和功能,使数码管2的显示与人手的操作达到同 步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控制板(3),其中显示控制板(3)装置 在操作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可触摸感应数 码管(2)固装在显示控制板(3)上且其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包括 数码管(22)和覆盖在数码管(2)上的导电电极(21),导电电极(21)呈倒U型,其大小与数 码管(22)相配合并扣装在数码管(22)上,导电电极(21)的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 的下表面,其对应数码管(2)的显示区域开设有窗口(212),两侧端部中至少在一个端部设 置有与显示控制板(3)电连接的插脚(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板(3)上对应导电 电极(21)的插脚(211)开设有第一通孔(31),对应数码管(22)的引脚(221)开设有第二通 孔(32),导电电极的插脚(211)和数码管的引脚(221)插入对应的通孔后,焊接固定于显示 控制板(3)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21)由 金属导电体或导电海绵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控制板(3),其中显示控制板(3)装置在操作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固装在显示控制板(3)上且其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本技术将触摸感应装置和数码管显示装置集成叠装在一起,使用户在触摸操作功能键时,能够直接明了、对应准确的看到手指下显示的信息而不会误看或看歪了,有效的节约了面板上的空间资源,使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面板上有限的空间布局更为人性化、更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文档编号G06F3/041GK201876852SQ20102061629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丁娟, 梁坚民, 毛宏建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控制板(3),其中显示控制板(3)装置在操作面板(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可触摸感应数码管(2)固装在显示控制板(3)上且其顶部紧密贴接于操作面板(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娟毛宏建梁坚民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