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荡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22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荡斗装置,其包括振荡斗(3),还包括与所述振荡斗(3)相关联的微粒清除装置,此微粒清除装置用于清理在振荡斗(3)内部传送的物件(5)上的剥离微粒。此微粒清除装置提供可与物件(5)上的静电荷中和的电荷,通过静电中和使剥离微粒脱落,进而将微粒排出振荡斗(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振荡斗装置在自动输送物件(5)的过程中并在物件(5)进入后续工序之前完成对它的清理,清除其上的剥离微粒,防止这些微粒进入后续工序,对药品造成污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荡斗装置。技术背景在制药领域,输液塑料软包在药品灌装完成后需要用组合盖封口,在目前的纟支术领域中组合盖(物件)5与输液包的组合已经实 现自动化,其通过^f吏用振荡斗3在组合过程中实现组合盖5的自动 供应。振荡斗3安装在振荡部件9上,通过振荡部件9实现振动。 振荡斗5内部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轨道4,组合盖5 ^皮此螺旋轨 道4载运到组件盖输出部14。由于目前所用的组合盖5由塑料制成, 其外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塑料微粒剥离情况,在螺旋上升的过程 中,这些^f效粒一部分掉落在振荡斗3中, 一部分继续附着在组合盖 5上,随着组合盖5进入后续工序,这些附着在组合盖5上的微粒 会掉落在后续输送轨道上或是落入药品封装容器中,对药品造成严 重污染,这会带来严重的医疗后果。目前的组合盖自动输送装置(例如,振荡斗)都没有解决上述 问题,在将组合盖送入后续工序之前没有对组合盖进^于清理,去除 组合盖上的剥离微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荡斗装置,其在进行物件自动 输送的过程中,在物件进入后续工序之前完成对它的清理,清除其 上的剥离樣t粒,以防止这些孩史粒进入后续工序,对药品造成污染。针对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振荡斗装置,包括振荡斗,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振荡斗相关联的微粒清除装置。优选地,振荡斗内所容纳的物件(如,组合盖等零、部件)上 带有静电,此微粒清除装置为中和电荷提供装置,提供电和电荷, 将物件上的静电中和。优选地,本技术的孩i粒清除装置为风力清除装置,它朝向 振荡斗内所容纳的物件提供风力清除气体。具体地,本技术的微粒清除装置包括离子风装置,其设置 在振荡斗的上方,具有一个或多个朝向振荡斗内的第一离子风嘴。进一步,振荡斗的才艮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吸风嘴,第一吸 风嘴上设置有排气接头,振荡斗通过排气接头与旋涡气泵连接。此外,振荡斗顶部i殳置有输出部,此输出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离 子风嘴,输出部的底部设置有开孔,在开孔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具体地,第二离子风嘴朝向开孔,安装在收集槽上,收集槽的 底部设置有第二吸风嘴。本技术具有以下冲支术效果首先,与振荡斗相关联的微粒清理装置提供可与物件所带电荷 发生中和的电荷,使得发生静电中和后,物件上的剥离微粒自动脱 落。其次,这些脱落的微粒被振荡斗上方的离子风装置吹向振荡斗 底部。再次,到达振荡斗底部的包括脱落樣史粒的离子气流被设置在振 荡斗根部的第一吸风嘴吸出,进而通过连接于其上的排气接头排出 振荡斗。最后,物件被输送到振荡斗顶部的输出部时,通过设置在输出 部下方的第二离子风嘴进一步对物件进行清理,并随之利用旋涡气 泵将包括剥离微粒的离子气体吸出。通过上述两次孩i粒清除过程,可在物件进入后续工序前将其上 附着的剥离微粒清除,乂人而避免其进入后续工序并对药品造成污染。附图说明附图构成i兌明书的 一部分,用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图解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振荡斗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振荡斗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微粒清除装置的振荡斗的 一个实 施例,所示为主—见图。图4是图3中振荡斗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振荡斗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4亍i兌明。参照图1、 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振荡斗装置,其不具有微粒 清除装置,仅仅用于传送组合盖。参照图3、 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振荡斗装置的一个实施 例,其不4又可以进4亍组合盖的自动传送,同时还可以在传送过禾呈中, 在组合盖进入后续工序之前完成对组合盖的清理,将组合盖上附着 的孩i粒清除。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这种具有振荡斗装置,其包括振荡 斗3,振荡斗3安装在振荡部件9上。在振荡斗3上方安装有离子 风才奉(离子风装置)l。离子风棒3上连l妄有进气^妄头3,用于输入 洁净气体。振荡斗3的根部设置有开孔6,在该开孔6外焊接有第 一吸风嘴7。第一吸风嘴7上设置有排气接头8,通过排气接头8 与一个旋涡气泵(未示出)连4妄。振荡斗3的出口处具有输出部(物件输出通道)14,在该输出 部14的底部设置有长槽形的开孔15,并在开孔15的下方设置有收 集槽10。所述收集槽10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离子风嘴11和第二吸风 嘴13。第二离子风嘴ll自下向上朝向开孔15提供离子风。此外,振荡斗3包括形成在振荡斗3内部的螺旋轨道4,和形 成在才展荡斗3出口处的^T出部14。洁净气体通过进气接头2进入离子风棒1,经过离子风棒l后 产生离子,形成离子风。离子风棒l产生的离子的电荷(中和电荷)与组合盖(物件)5上的静电荷的电性相反。由于离子风嘴(第一 离子风嘴)la向下朝向振荡斗3内,因而离子风向下吹向振荡斗3 中的组合盖5。当离子风吹到组合盖5上时,与其发生静电中和, 这使得附着在组合盖5上的微粒脱落,并随离子气流向振荡斗3下 部运动。与此同时,设置在振荡斗3根部的第一吸风嘴7将脱落的 微粒抽吸并排出到振荡斗3外。以上所描述的是组合盖5的第一次孩t粒清除过程。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l展荡斗3的上方沿螺凝^九道切线出口 i殳置有两个 离子风4奉1,在4^荡斗3的下部,沿其4黄向中心轴线i殳置有两个第 一吸风嘴7。但事实上,根据实际需要,在振荡斗3上方可采用多种设置方 式设置一个或多个离子风棒,如横向设置、纵向设置、交叉设置 等。举例来说,在振荡斗3的上方也可以设置有三个离子风棒,其 以等边三角形的方式设置,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向整个振荡斗3内更 均匀地吹入离子气体,并覆盖较大的面积。另外,离子风装置的形 4犬并不限于一奉形,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例如环形等。同时,振荡斗3下部也可以多种方式i殳置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 吸风嘴,其分布在振荡斗3的外壁上。举例来说,在振荡斗3的外 壁上分别沿其一黄向和纵向中心线各设置两个相对的第 一吸风嘴,则 在振荡斗的外壁上共i殳置有四个第 一吸风嘴,这样可以更快速地将 振荡斗3中脱落的微粒抽吸出振荡斗3。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第一吸风嘴7可以多种方式与开孔6 相连,排气接头8也可以多种方式与第一吸风嘴7相连,如焊^接、 粘接、紧配合、螺紋连接等。举例来说,第一吸风嘴7被焊接到开 孔6上,并且与其保持同轴关系,排气接头8则采用螺紋连接的方 式连接到第一吸风嘴7上。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用部件连接方式。再例如,第一吸风嘴7—端可以以紧配合的方式压 入通孔6中,排气接头8可直接焊接到第一吸风嘴7上。在本实施例的振荡斗中,在进行第一《鼓粒清除过程的同时,组 合盖5沿螺旋轨道4被向上输送,逐渐到达振荡斗3的上部进而进 入输出部14,在这个过程中,组合盖5被整理为盖口向下的状态。 此时将进行第二樣i粒清除过程,对组合盖5进行第二次清理。离子风通过与进气接头12 —端相连的第一离子风嘴11进入收 集槽10,并向上吹向组合盖5的盖口平面,随之与其发生静电中和, 从而使附着在组合盖5上的微粒被吹离。被吹离的微粒掉落在收集 槽10中。第二吸风嘴13的一端通过收集槽10底部的开孔与之相 连,外部风泵(未示出)与第二吸风嘴13的另一端相连,通过此 风泵将收集槽10中的微粒吸出。在具体实施时,第二吸风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荡斗装置,包括振荡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振荡斗(3)相关联的微粒清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斗装置,包括振荡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振荡斗(3)相关联的微粒清除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斗(3)内所容纳的物件上带有静电荷,所述微粒清除装置为中 和电荷提供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清 除装置为风力清除装置,朝向所述振荡斗(3)内所容纳的物 件提供风力清除气体。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清 除装置包括离子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振荡斗(3)的上方,具 有一个或多个朝向所述振荡斗(3)内的第一离子风嘴(la)。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荡 斗(3)的根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吸风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盛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