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034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它是将两道机械加工工序合理结合,使其在加工工序中一次走刀便能完成车削与滚压两种工艺,提高配合质量,不但节约加工成本;采用滚压,降低锥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一至两级,提高锥孔内表面的硬度和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属于锥孔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目前锥孔加工技术所加工出的锥孔容易出现表面粗糙度过高、尺寸一致性差等技 术缺点。为了降低锥孔的表面粗糙度,后续工艺常采用磨床对锥孔进行磨削,增加此工艺不 但延长工期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中国专利CN201632807U公开一种锥孔滚压工具,其特点是在滚压头锥面上设置 有滚柱,滚柱的滚压面凸出滚压头的锥面,通过滚压面挤压锥孔内壁进行滚压,提高锥孔内 壁的光洁度。该专利的不足显而易见只具有单一的滚压功能,而不具备车削功能这一技术 特征。由此可见,要想获得理想的锥面效果需要增加一道工序,显然不符合节能高效的生产 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专门用于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 置,它不但能实现对锥孔的车削,而且同时能对车削后的锥孔进行滚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包括刀杆、硬质合金刀和支撑套,所述的刀杆 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支撑套套在螺栓上通过螺母与刀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撑 套的前半部横斜向贯穿设置有上调刀孔和下调刀孔,下调刀孔的下部向远离刀杆的方向倾 斜,上调刀孔与下调刀孔同轴对齐;所述的硬质合金刀贯穿设置在上调刀孔、下调刀孔中, 硬质合金刀柄部由微调螺钉固定,所述的微调螺钉与上调刀孔螺纹连接,在下调刀孔中设 置有压紧螺栓;与下调刀孔对齐且在支撑套与刀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外缘 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上调刀孔、下调刀孔的轴线与支撑套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 100° -110° 。所述支撑套与刀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凸台。设置凸台的目的在于,固定压辊。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支撑套的前半部横斜向贯穿设置有上调刀孔和下调刀孔,使硬质合金刀的设置 与支撑套的轴线不再是相互垂直,便于使用外径千分尺精确预调压光裕量,为精确加工锥 孔提供相应的技术保证;其中硬质合金刀柄部由微调螺钉固定,所述的微调螺钉与上调刀 孔螺纹连接,可通过微调螺钉方便调节刀尖的位置,不但减少更换硬质合金刀的频率,延长 合金刀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适应加工不同角度的锥孔;与下调刀孔对齐且在支撑套与刀 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压辊,该技术特征的优点在于,将两道机械加工工序合理结合,使其在加 工工序中一次走刀便能完成车削与滚压两种工艺,提高配合质量,不但节约加工成本,而且 加工出的锥孔尺寸一致性好。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良效果在于1、将两道机械加工工序合理结合,使其在加工工序中一次走刀便能完成车削与滚 压两种工艺,提高配合质量,不但节约加工成本,而且加工出的锥孔尺寸一致性好;2、采用滚压,降低锥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一至两级;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 性特点,通过压辊对锥孔的内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内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 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3、提高锥孔内表面的硬度,使受力变形消除,硬度提高HV > 4°,提高疲劳强度 30%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螺母;2、支撑套;3、微调螺钉;4、压紧螺栓; 5、压辊;6、轴承;7、硬质合金刀;8、刀杆;9、工件;10、凸台;11、上调刀孔;12、下调刀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包括刀杆8、硬质合金刀7和支撑套2,所述的 刀杆8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支撑套2套在螺栓上通过螺母1与刀杆8固定连接,在支撑 套2的前半部横斜向贯穿设置有上调刀孔11和下调刀孔12,下调刀孔12的下部向远离刀 杆8的方向倾斜,上调刀孔11与下调刀孔12同轴对齐;所述的硬质合金刀7贯穿设置在上 调刀孔11、下调刀孔12中,硬质合金刀柄部由微调螺钉3固定,所述的微调螺钉3与上调刀 孔11内的螺纹连接,在下调刀孔12中设置有压紧螺栓4 ;与下调刀孔12对齐且在支撑套 2与刀杆8之间固定设置有压辊5,所述支撑套2与刀杆8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凸台10 ;所述 压辊5的外缘与刀杆8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硬质合金刀7的刀尖与刀杆8轴之间的垂直 距离;上调刀孔11、下调刀孔12的轴线与支撑套2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是105°。工作过程工件车出锥孔后,根据加工需要调节本专利技术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中的硬质合金刀 7在上调刀孔11、下调刀孔12中的位置,使用外径千分尺精确预调压光裕量;旋转工件,将 车削滚压组合装置推进、推出锥孔,完成一次走刀。使用本专利技术,只需一次走刀便能完成车 削与滚压两种工艺。加工好的工件锥孔的内表面粗糙度降低一至两级,硬度提高HV ^ 4°, 提高疲劳强度30%。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包括刀杆、硬质合金刀和支撑套,所述的刀杆 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支撑套套在螺栓上通过螺母与刀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撑 套的前半部横斜向贯穿设置有上调刀孔和下调刀孔,下调刀孔的下部向远离刀杆的方向倾 斜,上调刀孔与下调刀孔同轴对齐;所述的硬质合金刀贯穿设置在上调刀孔、下调刀孔中, 硬质合金刀柄部由微调螺钉固定,所述的微调螺钉与上调刀孔螺纹连接,在下调刀孔中设 置有压紧螺栓;与下调刀孔对齐且在支撑套与刀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外缘 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刀孔、下调刀孔的 轴线与支撑套的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00° -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与刀杆相对的 一端设置有凸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它是将两道机械加工工序合理结合,使其在加工工序中一次走刀便能完成车削与滚压两种工艺,提高配合质量,不但节约加工成本;采用滚压,降低锥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一至两级,提高锥孔内表面的硬度和疲劳强度。文档编号B23P23/02GK102107359SQ20101061148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恒利, 王继杰 申请人:山东东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锥孔的车削滚压组合装置,包括刀杆、硬质合金刀和支撑套,所述的刀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螺栓,支撑套套在螺栓上通过螺母与刀杆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套的前半部横斜向贯穿设置有上调刀孔和下调刀孔,下调刀孔的下部向远离刀杆的方向倾斜,上调刀孔与下调刀孔同轴对齐;所述的硬质合金刀贯穿设置在上调刀孔、下调刀孔中,硬质合金刀柄部由微调螺钉固定,所述的微调螺钉与上调刀孔螺纹连接,在下调刀孔中设置有压紧螺栓;与下调刀孔对齐且在支撑套与刀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外缘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硬质合金刀的刀尖与刀杆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利王继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