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5074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包括下横梁、车轮箱,车轮箱下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下横梁与车轮箱之间通过销轴固定,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与车轮箱活动连接,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形式为液压独立转向的基础上增加了位置传感器,不仅实现了最大负荷下静止转向并且确保了转向的同步性及准确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起吊设备
,尤其是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 构。
技术介绍
龙门吊是一种大型起重机,横梁和立柱的结构呈“门”字形,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具 有较大的起重量目前造船厂、集装箱堆场等起重机分为两种,分别为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 (RMG)和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RTG)。龙门吊即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具有节能环保、可靠 性高、起重能力大、维修保养工作量小、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等优点,可是它最大的缺点是 不方便转移位置,首先在很大的负荷下实现静止转向很难,而且车轮之间还必须保持同步, 因此迫切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龙门吊在走行 转向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 构,包括下横梁、车轮箱,车轮箱下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下横梁通过转轴与车轮箱链接,下横 梁与车轮箱之间通过销轴固定,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推杆,推杆用电机驱动,所述的推 杆与车轮箱活动连接,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形式为液压独立转 向的基础上增加了位置传感器,不仅实现了最大负荷下静止转向并且确保了转向的同步性 及准确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横梁,2.车轮箱,3.销轴,4.推杆,5.位置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包括下横梁1、车轮箱2,车轮 箱2下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下横梁1与车轮箱2之间通过销轴3固定,所述的下横梁1上设 置有推杆4,推杆4为电机驱动,所述的推杆4与车轮箱2活动连接,所述的推杆4上设置有 位置传感器5。在转向时,用液压油缸将龙门吊顶起直至车轮全部离开地面,控制推杆4驱动车3轮箱2转向,此时位置传感器5的介入可以确保转向的同步性和准确性。 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包括下横梁(1)、车轮箱(2),车轮箱(2)下安装有车 轮,所述的下横梁(1)与车轮箱(2)之间通过销轴(3)固定,所述的下横梁(1)上设置有推 杆(4),所述的推杆(4)与车轮箱(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4)上设置有位 置传感器(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包括下横梁、车轮箱,车轮箱下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下横梁与车轮箱之间通过销轴固定,所述的下横梁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与车轮箱活动连接,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本技术在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形式为液压独立转向的基础上增加了位置传感器,不仅实现了最大负荷下静止转向并且确保了转向的同步性及准确性。文档编号B66C9/00GK201864470SQ20102060612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吴滨, 吴青, 宋云峰, 宋国民, 朱江, 林团 申请人:常州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门吊大车走行转向机构,包括下横梁(1)、车轮箱(2),车轮箱(2)下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下横梁(1)与车轮箱(2)之间通过销轴(3)固定,所述的下横梁(1)上设置有推杆(4),所述的推杆(4)与车轮箱(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4)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峰宋国民吴滨吴青朱江林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国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