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169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由两个电源(E1、E2)、三极管(Q1、Q2)、六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一个可控硅V和一个光耦O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生态屋的加热,并能自行监测。(*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监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
技术介绍
生态屋控制器设计理念是模仿符合人体更好生活、休息环境应运而生,应用信息 电子等技术模仿自然生态环境,能起到美容、护肤、养身之功效。以此把现有一些实用技术 整合成一个控制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分三个模块空调控制模块、中央控制块、人机互动 模块,三个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讯方式实现互相之间信息传递。但现有技术中,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系统还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生态屋的加热监测 电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由两个电源(E1、E2)、三极管(Q1、 Q2)、六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和一 个光耦0连接而成,输入端口 HEAT串联电阻Rl后连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上;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2,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 的集电极连继电器IDQ后与供电电压VSS相连,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的正极后接 于供电电压VSS ;继电器IDQ的输出端并接在可变电阻RV的两端,可变电阻RV的一端串联线圈Ll 后接输出端口 a,可变电阻RV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后接输出端口 b,可变电阻RVl的另一 端串联电阻R3后接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接输出端口 b ;光耦0的1号输入端接供电电压VSS2 ;光耦0的2号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5 ;电源El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源E2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6,HEATIN端口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优选的,电阻Rl的阻值为4. 7K。优选的,电阻R2、R3和R6的阻值为10K。优选的,电阻R4的阻值为0. IK。优选的,电阻R5的阻值为IK。优选的,供电电压VSSl为12V,供电电压VSS2为5V,上拉电阻R6的供电电压VSS为5V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生态屋的加热,并能自行监测。上述说明仅是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 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 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加热监测电路的驱动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加热监测电路的驱动电路原理图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生态 屋的加热监测电路,由两个电源(El、E2)、三极管(Ql、Q2)、六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 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和一个光耦0连接而成,输入端口 HEAT串联电阻Rl后连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上;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2,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 的集电极连继电器IDQ后与供电电压VSS相连,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的正极后接 于供电电压VSS ;继电器IDQ的输出端并接在可变电阻RV的两端,可变电阻RV的一端串联线圈Ll 后接输出端口 a,可变电阻RV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后接输出端口 b,可变电阻RVl的另一 端串联电阻R3后接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接输出端口 b ;光耦0的1号输入端接供电电压VSS2 ;光耦0的2号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5 ;电源El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源E2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6,HEATIN端口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优选的,电阻Rl的阻值为4. 7K。优选的,电阻R2、R3和R6的阻值为10K。优选的,电阻R4的阻值为0. IK。优选的,电阻R5的阻值为IK。优选的,供电电压VSSl为12V,供电电压VSS2为5V,上拉电阻R6的供电电压VSS 为5V。本技术的加热监测电路的具体电路阐述如下正常工作模式当CPU给HEAT端口高电平时,使三极管Ql导通即继电器吸合,加 热丝开始工作。RVl为压敏电阻作用为吸收电弧。故障监测当加热丝出现故障时,由于不能导通,所以由光耦0和可控硅V组成的 IC芯片被导通,则三极管Q2导通HEAT_IN端口产生一个低电平,则CPU判断加热故障。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电源(E1、E2)、三极管0il、Q2)、六 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和一个光耦 0连接而成,输入端口 HEAT串联电阻Rl后连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上;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2,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l的集 电极连继电器IDQ后与供电电压VSS相连,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的正极后接于供 电电压VSS ;继电器IDQ的输出端并接在可变电阻RV的两端,可变电阻RV的一端串联线圈Ll后接 输出端口 a,可变电阻RV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后接输出端口 b,可变电阻RVl的另一端串 联电阻R3后接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光耦0的3号输出端口接输出端口 b ;光耦0的1号输入端接供电电压VSS2 ;光耦0的2号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5 ;电源El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源E2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6,HEATIN端口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l的阻值为4.7K。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2、R3和R6的阻值 为 10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4的阻值为0.IK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5的阻值为1K。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供电电压VSSl为12V,供 电电压VSS2为5V,上拉电阻R6的供电电压VSS为5V。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由两个电源(E1、E2)、三极管(Q1、Q2)、六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一个可控硅V和一个光耦O连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生态屋的加热,并能自行监测。文档编号G01R31/00GK201876507SQ20102060228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屋的加热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两个电源(E1、E2)、三极管(Q1、Q2)、六个电阻(R1-R6)、一个可变电阻RV、一个继电器IDQ、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和一个光耦O连接而成,输入端口HEAT串联电阻R1后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2,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继电器IDQ后与供电电压VSS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的正极后接于供电电压VSS;继电器IDQ的输出端并接在可变电阻RV的两端,可变电阻RV的一端串联线圈L1后接输出端口a,可变电阻RV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后接输出端口b,可变电阻RV1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3后接光耦O的3号输出端口,光耦O的3号输出端口接输出端口b;光耦O的1号输入端接供电电压VSS2;光耦O的2号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电阻R5;电源E1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源E2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正极,负极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上拉电阻R6,HEATIN端口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魏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